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10-220(第10/16页)

,生病也能找着药吃。

    对此,大家感激不已,哪儿会将赵广安拒之门外。

    梨□□直回了山谷,朝阳初升,谷里全是忙碌的身影,放牛的,赶鸭的,挖地的,施肥的

    阳光金灿灿的洒在田野,仿佛度了层金辉。

    地里的人朝梨花挥手,“三娘,咱的麦子结麦穗了。”

    麦子绿油油的,刚结的穗泛着青绿,还是瘪的不明显,但族里人脸上笑容灿烂,“今年会有好收成呢。”

    有几块地前年种的就是麦子,去年种麦子时,族里人接受今年收成会差许多的事实,哪晓得麦子长得并不差,看麦穗收成可能比去年好。

    怎么能不高兴?

    梨花不太懂农事,却也为好收成感到喜悦,“那到时咱蒸包子吃。”

    赵家的粮仓囤满了,赵家上下都知族里不缺粮食,但财不外露,在外人面前,他们从不炫耀,“包子太浪费了,摊几张饼尝个鲜就好。”

    曾家和孙家的人也在地里,知道赵家低调,忍不住调侃,“甭管吃包子还是吃饼,十九娘难得回来,快让灶房给她煮几个鸡蛋补补身子要紧。”

    最近天气暖和,鸡鸭猛猛下蛋,赵家光是蛋就是囤了上千个了。

    族里人反应过来,急忙扯着嗓门喊灶房的媳妇煮鸡蛋去。

    赵大壮在田里看秧苗的长势情况,得知梨花回来,淌着泥就过来了,“三娘,泥鳅来找过你两三回了,说让你回来过去一趟。”

    “我回家换身衣服就去。”

    这身衣衫简单轻便,但料子细软,饶是她盘了发髻也会被一眼看出是女子。

    她想换身粗布衣服让自己看起来像个男娃。

    出乎意料的是,翻遍柜子里的所有衣衫,竟全是绵布和绸布的新衣。

    刘二媳妇背着孩子在院里晾衣服,看她进屋许久不出,隐隐有些担心,“三娘子你受伤了?”

    “没。”梨花苦着脸,“刘二婶,我的衣服都在这儿了?”

    刘二媳妇不解的走到门边,见她盯着柜子上的衣服发愁,“怎么了?”

    梨花这两年正是窜个子的时候,除了老太太缝制的衣衫,族里也送了几身衣服过来,她们知道梨花身娇,特意挑的好料子,且颜色都是小娘子喜欢的艳色。

    梨花拿起最面上的衣服,“这衣服一看就是小娘子的。”

    “三娘子本来就是小娘子呀。”刘二媳妇疑惑,“三娘子不喜欢?”

    “不是。”

    料子好,穿着舒服,谁会不喜欢?她道,“罢了,我外面套件竹甲吧。”

    想到什么,刘二媳妇指柜子,“三娘子是不是嫌竹甲重,柜子里有藤甲,窦娘子送来的,三娘子穿那个吧。”

    藤甲是用某种藤蔓的结节穿孔编织而成,结节光滑而细密,比竹甲和盔甲轻,是隐山村给梨花的年礼,因梨花不在家,老太太收进柜子里了。

    刚刚找衣服梨花就看到刘二媳妇说的藤甲了,以为老太太无聊打发时间编的,不料是窦娘子送的。

    款式和衣服差不多,但极其轻便,她抖了抖藤甲,“能防武器不?”

    “防的。”刘二媳妇说,“三东家亲自试过的。”

    知道是给梨花的,赵广安让赵书墨穿着,他亲自拿刀砍了几下,赵书墨

    的形容是有点疼,但那是挥刀的力气所致,没有留下刀伤。

    刘二媳妇说,“是窦家大娘子编的。”

    隐山村尽是妇孺,竹甲和盔甲太重,穿着不利行动,于是就编了藤甲。

    见识过藤甲的效果后,她也准备给孩子编一件。

    眼下已经攒够藤蔓和结节了。

    梨花转了圈,很是满意。

    赵三壮去灶房那边准备粮食去了,梨花走出院子,见赵大壮匆匆忙往后边竹林跑,她问怎么回事,赵大壮背着身朝她摆手,“估计峡谷那边出事了,三娘,你先去望乡村,峡谷的事儿交给我就行。”

    望乡村离得远,且与他们的来往最少,他怕梨花去晚了出事,还说,“闻五他们在前边等你。”

    山里有多少难民他不清楚,为了梨花的安全,多派些人跟着准没错。

    不知谁报的信,赵大壮健步如飞,梨花也不再耽搁,抬脚就往外面跑。

    过石桥后,就见闻五他们全副武装的站在路边,脸色肃肃。

    “荆州已乱,十九娘让大东家沿途笼络难民,怎么还会有这么多难民到山里来?”

    昨晚他们守在后边石路尽头,防止难民进峡谷扰民,这会儿还是白天难民就来了,夜里恐怕不太平。

    梨花说,“见到我大伯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望乡村杀难民的事儿你们知道多少?”

    树村的人提及这事时,认为望乡村的人怀恨在心向荆州难民报复,但如果是那样,望乡村就不会让杀人的消息传出来,所以她猜里边出了什么事。

    闻五正要说话,石桥后传来赵三壮的声音,“三娘,你忙你的,我装了粮食就去东高村不等你了啊。”

    差点忘记还有这事,梨花喊,“多叫几个人陪你。”

    “好。”

    梨花跟闻五他们走了,路上,闻五告诉梨花,“泥鳅与我说了,有些难民得了失心疯,像老鼠似的啃门吃,完了钻出去偷笼子里的鸡,村里人恼羞成怒,这才把人给人杀了。”

    梨花震惊,“啃门,偷鸡?”

    闻五点头,“我问他那些难民死前容貌如何,他说脸上长红色的疮”

    嗜血者的脸上也长疮,且会化脓。

    “他们怎么处理尸体的?”

    “担心尸毒蔓延,村民们将尸体烧了。”闻五想亲自去望乡村看看的,然而峡谷人手不足,他不得不留下来,“十九娘,你说难民会成嗜血者吗?”

    “不好说,东高村外面也聚集了大批难民,有些难民虽然容貌无异,但闻到血腥味就异常兴奋,频频偷看我和李解”

    她和李解杀过人,匕首上的腥味重,那些难民定是闻到味儿了。

    “那怎么办?”闻五语气渐凝,“要全杀了吗?”

    一旦激怒难民,他们抱团攻村就麻烦了。

    梨花说,“趁他们还有理智前送去戎州交给罗四,闻五,这事交给你们能办好吗?”

    已经成了一条船上的人,闻五知道利害,“先生去吗?”

    “去,到时我若得闲,和你们一起。”

    除了送人,还得送些粮食和肉过去,她说,“接你们家人的事要往后延了。”

    “没事的。”

    现在这么乱,要他们回家接人也不敢,益州或许不如山里自在,至少有将士保护百姓的安危,闻五道,“十九娘记得这事就好。”

    第218章 218村民染病惧怕

    都是一条船上的人,梨花怎么可能忘记他们的事儿,说道,“忙完这阵子还是乱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