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70-180(第6/18页)

留下赵广安紧张的拉过女儿询问,“她们没打过你吧?”

    “没。”赵文茵看她不顺眼,阴阳怪气是有的,动手却不曾有过。

    赵广安松了口气,“你阿弟是男儿,挨几下没什么的。”

    然而他心里仍然酸酸胀胀的不舒服,他其实很少给儿子买衣服,可能布庄掌柜看他出手阔绰,劝他再买两件就送个小玩意,恰好那个小玩意入了他的眼,他就会顺手给儿子买件衣服。

    没想到就这样买的衣服,儿子却一直记着的。

    他朝漆黑的院里看了看,问女儿,“你阿弟不会想不明白投河了吧?”

    床上的邵氏听到这句,啊啊啊尖叫的跑了出去。

    被褥里的赵文茵伸手抓了下,抓空后,忐忑起来,“不不是我,是三婶做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老吴氏气急打了邵氏,但要她打个小姑娘,她有点下不去手,“三嫂,你说怎么办吧?”

    “送去戎州跟着老大吧。”老太太原本想撵出去任其自生自灭的,念她让自己活得比妯娌久的份上,决定放她一马,“三娘,你说呢?”

    赵广昌在戎州没有固定住所,赵文茵跟着他注定要吃些苦头的。

    梨花说,“送去望乡村吧。”

    赵文茵不敢相信梨花这么轻易就放过自己了,揉了揉发疼的胳膊,大气也不敢出,就怕梨花反悔。

    老太太皱眉,“会不会太便宜她了?”

    “不会。”梨花笑了下,“大伯母拎不清,有人拎得清的。”

    她偏头看向赵大壮,“堂伯,明早劳烦你送她去望乡村,告诉四郎,这是最后一次,再有下次,我会让李解杀了她。”

    赵文茵身子一颤,不知是怕了还是冷的。

    赵大壮点头,“好。”

    送走了赵文茵,还有个邵氏呢,梨花说,“把我阿娘也送走吧,她想做个好三婶,我成全她。”

    她对邵氏素来就没什么感情。

    在那段记忆里,赵广昌提出卖了她,邵氏不曾担心过她的处境,而是担心她是否能卖个好价钱。

    母女情分浅薄,何苦强求?

    处理完这事,梨花准备扶老太太回屋睡了,老吴氏仍愤愤不平的,“天杀的,遭了无妄之灾不说,连遭的灾也比旁人凶?”

    赵广安过意不去,上前赔罪。

    老吴氏睨他,“做错事的是你媳妇,跟你有何干系?”

    她瞥了眼心绪平复下来的妯娌,“算了,冲她连婆婆也诅咒,我不怪她了。”

    “”老太太瞪她,“你说什么?”

    “不是吗?但凡你平日多留意留意,不至于眼皮子底下出了歹人都不知。”老吴氏是有点气老太太的,家里不睦,老太太有大责。

    老太太被堵得哑口无言。

    一场闹剧就这么结束了,老吴氏走出院,碰到姗姗来迟的老秦氏,她顺着胸口,气喘吁吁道,“他们说,他们说我时日无多是广安媳妇故意吓唬我的?”

    有些人胆子小,没病也吓出病来了。

    冬天本就冷,这把年纪要是生病,很难熬过年底的。

    老吴氏拂手,“知道就行了,三娘已经处置了她们,往后莫要再提了。”

    “为啥不提?我要是胆小就被吓死了,那她不就如愿吃席了?”老秦氏攥紧拐杖,咬牙切齿道,“广安媳妇呢?”

    “追书墨那娃去了。”老吴氏道,“你说咱一把老骨头了,怎就被个年轻媳妇骗了呢?”

    有句话刚刚她就想说了,“你不觉得丢人?”

    “”老秦氏噎住。

    丢人也不是她们的错啊,她们信奉神明,哪儿晓得会有人借此大做文章?

    老吴氏扯她衣服,“这么冷的天,快回吧。”

    翌日,梨花睡醒后,发现邵氏竟然没随赵大壮离去,而是端着个盆,准备去小溪边洗衣服。

    她的脸还肿着,走路的姿势也太不对。

    昨晚送老太太回屋后,想出门找找赵书墨,老太太拦着不让,说邵氏绝不会不管赵书墨的。

    一手拉扯大的儿子,再疏远也排在侄女前面的。

    “三娘醒了?”老太太从灶间探出头,见她望着邵氏的背影,解释道,“你娘寻死觅活的不肯走,你堂伯的意思是让她待在谷里洗衣服做饭,这样你阿耶轻松些。”

    “阿弟呢?”

    “天不亮就和你阿耶出去了,带了十天的干粮。”

    第173章 173百姓投靠有粮者,八方来靠……

    天再冷些就不宜出门了,所以赵广安想赶在冬雪前给药材施一遍肥。

    她问梨花,“三娘接下来有何打算?”

    “要去趟峡谷,给堂叔他们送些菘菜,顺道把织出来的布拿到益州城卖了”

    “那阿奶给你装干粮。”老太太拿过墙边的拐杖,风风火火地往灶房去了,嘴里不忘说道,“你堂婶她们做了野菌馍馍,香得很,我给你多带些。”

    整个秋天,族里囤了上千斤野菌,有些晒干后存放在库房,有些则剁碎后和着粗面盐巴等调料烤成了馍馍。

    顾及还有李解,老太太装了四十个烤馍。

    另外煮了二十个鸡蛋鸭蛋。

    梨花现在出门爱背布袋子,但东西太多,布袋塞得胀鼓鼓的不说,还沉得勒肩膀。

    “阿奶,太多了?”

    “哪儿多了?你和李解都是正长身体的时候,饿肚子可不行,而且你古阿婶离村多日,给她带几个烤馍尝尝鲜也好啊。”老太太还给梨花装了五六个细面馒头。

    知道赵广安出门就要好几天才回来,她昨晚就揉好面搓了面团剂子放蒸笼里,天不亮就起床蒸着了。

    馒头已经亮了,老太太嘱咐,“配着热水吃啊。”

    梨花提了提布袋的绳子,担心绳子断了,“阿奶,馍馍为何这么重?”

    摸着硬邦邦的,跟石头似的。

    “这样才管饱啊。”老太太看袋子沉甸甸的,朝外喊李解,“李解个子高,袋子给他背着吧。”

    “不用。”

    李解推了辆车,车上装了几十颗新鲜的菘菜,还有两百多斤烤熟的菘菜叶。

    到峡谷后,

    将东西交给赵申,梨花就去看姑娘们织的布。

    许是工艺越发精细,这批布更加绵软细腻,矮妇不在,春花她们没了主心骨,便天天任劳任怨的织布。

    知道梨花要进城,春花殷切的问矮妇什么时候回来。

    梨花道,“城门戒备森严,她一时半会估计回不来,你有事找她吗?”

    春花连连摇头,月光斜过梭机前的姐妹们,又轻轻点了下头,“我的胭脂快用完了,小娘子进城的话,能否帮忙捎盒胭脂回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春花以色侍人多年,爱打扮的习惯改变不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