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70-180(第11/18页)

后,将官员家眷尽数接入王都,小娘子官家出身,却居于益州深山,要么不满益州王,要么想为家族筹谋更大的荣耀。

    无论哪种,都不是他们能过问的。

    庞大娘看李解面色不快,立刻抽了自己两嘴巴,“瞧我这嘴,又说错话了,叫小郎君看笑话了。”

    李解微微颔首,“走吧。”

    东高村经过两次大的地动,数次小的地动,村里的茅屋全垮了,夏日野草疯涨,到这会儿已跟荒山没什么两样了。

    除了进村的山路,小路全被荒草遮住了。

    庞大娘心有戚戚,“往后咱就住在这儿了?”

    出城时太阳尚且刚爬上山头,这会儿已往西山去了。

    在益州城住了这么多年,竟不知城郊还有这么偏远的村子。

    李解自不会说他故意绕了远路,走了大半天,好些人都露出疲态,他把梨花留下的馍馍分给大家,解释道,“庄子住不下了,要不是你们苦苦哀求,十九娘也不会揽下这种事。”

    人牙子连连点头,“咱给小娘子惹麻烦了。”

    见他有自知之明,李解继续道,“这儿以前是东高村,地动时,村民死的死跑的跑,你们若嫌这儿晦气,告知十九娘可自行离去。”

    明知小娘子回庄子运粮食去了,众人哪儿舍得走?

    “这儿挺好的。”掌柜媳妇指着四周荒野道,“位置偏了些,但离官道远,不怕岭南人北上时进村烧杀抢夺,我看四周以前是田地,咱拾掇拾掇,还能种点粮啥的。”

    掌柜认同道,“那边还有竹林,圈起来养鸡正好。”

    庞大娘已经好多年没做过农活了,去王都的路上,她不是没去田间扯过稻穗,可猝然听到日后的安排,她隐隐担忧,“你们会种地吗?”

    在王都,浪费粮种是要坐牢的。

    小娘子心善,却也接受不了浪费粮种之人吧。

    “会啊。”一个三十左右的妇人站出来,“粮种撒进去,浇水施肥就行了。”

    “在那之前,得先建个住所。”李解打断妇人的话,“十九娘会带匠人过来帮大家建屋,你们先商量是否要跟人同住,然后选位置,先将附近的草除了”

    不过梨花最快也要后天才能到这儿,李解说,“谨防下雨没地住,你们先砍些树搭草篷。”

    赵家搭草篷的手艺是最娴熟的,竹子,树枝,藤蔓,手里有什么他们都能用上,李解没什么经验,便选择最稳固的树干做承重的桩子。

    好在有十几个人懂,帮着挖坑编草,到半夜时,勉强搭起了个草篷。

    李解双手满是老茧,不觉得疼,做过重活的人不同,手心磨起了水泡,坐下后就无声的掉眼泪。

    荒野的夜晚不怎么宁静,蛙声虫鸣此起彼伏的,李解躺在推车上,望着漆黑的夜空,认真听庞大娘给人戳血泡。

    “你没去过王都,没见过何谓尸横遍野,要是见过,断不会觉得这点痛要人命”

    人牙子靠柱子坐着,喟然长叹道,“是啊,幸亏咱命大,否则死在王都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王都的街上天天都有死人,我至今都怀疑是瘟疫”

    庞大娘侧目,“是瘟疫吗?”

    她从早忙到晚,出门的时候少之又少,以致王都的许多事都不清楚。

    “是吧。”身处荒山,不惧官府问罪了,人牙子胆子大了许多,“街上出现死尸后,王都的各大医馆就关门了,理由是药材紧缺,待收到药再开门问诊,但有心人都知道是官府要求医馆这么做的。”

    王都住的全是达官贵人,药材自然要紧着贵人,哪有普通百姓的份儿?

    庞大娘唏嘘,“王都的百姓可怎么办哟。”

    “谁知道呢?”

    有件事他没和梨花说,那就是王都的死尸闹得满城风雨,有人觉得是节度使称王引了天怒,那些人死于报应。

    他跑出王都时,城里已有人准备掀了益州王的统治

    ,回归正道呢。

    庞大娘叹气,“瘟疫传开,益州这边恐怕也要遭殃的。”

    “那有什么办法呢?咱不认识大夫,买不到药,瘟疫来了,只能等死啊。”

    “啊?”庞大娘焦虑起来,“小娘子也没办法吗?”

    黑夜里,无数双眼睛齐齐看向草篷外的推车,李解感觉到了,不慌不忙道,“小娘子神通广大,瘟疫难不倒她,不得得看你们是否值得救了。”

    “我们既答应为小娘子效力,自当竭尽全力,还请小郎君替我们美言几句,真到那时候,不必理会我们的生死,救这些孩子即可。”

    是啊,为人爹娘,永远把孩子看得比自己重。

    人牙子没有子嗣,讪讪出声,“我我还想活,小娘子要是备了药材,能否给我点。”

    李解道,“只要你们死心塌地为小娘子办事,她不会亏待你们的。”

    那是不是表明小娘子囤了足够多的药材?

    人牙子的心落回实处,“小郎君,你说明天咱们做什么得好?”

    已经过了撒麦子的时节,纵然用赵家培育新苗的法子也需先烧炭,更别说现在还没垦地,培育出了麦苗也无处种。

    想了想,他说,“大家不是有锄具吗?明天把倒塌的茅屋清理出来,然后砍些树回来晾着”

    “好吶。”人牙子响亮的应了句。

    李解补充,“明天还得挖个茅坑囤肥,往后种粮后用得着。”

    “行。”

    这么多人,李解不敢睡死了,阖着眼没,迷迷糊糊到了天亮。

    阳光从东山洒下来的时候,梨花正穿过石门,守门的人看她面露倦色,不由得问,“怎么这时候回来?”

    这儿离永乐村远,梨花去益州城都会在永乐村住一晚再回来。

    不应该是这时候啊。

    “有点急事所以先回来了,我二伯可在谷里?”

    “昨天去戎州了,说是你要他寻盐,天一亮他就带了二十个益州兵出谷了。”

    动作这么快,梨花又问,“闻五他们呢?”

    “你不是说修路吗?他们跟你堂伯商量后,决定今天动工,这会儿估计在院里收拾家伙呢。”

    闻五他们想囤年货了,但需完成梨花交代的事儿,眼瞅着冬雪将至,他们便想赶在下雪前把去永乐村的山路修好,然后专心致志的打猎。

    梨花点点头,走向吊篮,慢慢下去。

    梨花先去了趟老村长家,告诉赵大壮她又买了一百多个人益州人,且准备安顿在东高村。

    赵大壮会意,“那我让你二壮叔装几斗粮,再拿些干粮”

    “还要开荒的锄具。”梨花怕闻五他们也走了,颇为着急,“在去村里喊十几个汉子,让他们穿上盔甲跟我走。”

    “有岭南人?”

    “不是,其中有两个人以前跟我打过交道,那时我阿耶穿的是益州官兵的盔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