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50-160(第18/26页)

时,老吴氏天天牵着牛出谷拉树根回来晒,夏末就不行了,一天忙下来就说膝盖疼。

    “待会我给你拿些鸡蛋给她补补。”赵大壮还有好多事想问梨花,一时之间往了从哪儿开口。

    倒是赵申插话,“三娘,春花姑娘她们织了好几尺布,芳娘子天天问起你,说你答应她去益州城卖布”

    “她没闹腾吧?”

    “没,她自己也织布,姑娘们谁要休息她就催个不停,生怕耽搁了卖布的生意。”赵申没做过生意,不懂矮妇的那种急切,“三娘要不要去峡谷瞧瞧?”

    大家虽然还是住在榕树的板根里,但布置变化很大。

    桌椅木床等家具已经布置齐全了。

    “这次就不去了。”梨花说,“栗子林那边忙,我得回去看着,你和芳姨说,布织好我就带她去益州城。”

    “好吶。”

    赵申先跟着赵大壮去灶房拿了粮种,想着梨花许久没回,没着急离去,而是和赵大壮一起陪梨花回家。

    “三娘,闻五说荆州让岭南人做村长欺压咱戎州人是真的吗?”

    关于荆州的难民村,村里天天都在聊。

    聊什么的都有,而且越说越玄乎,到最后荆州的暴雨都说成冤魂索命了。

    他好奇不已。

    “是真的,村民们不知道村长是岭南人,所以才默默忍受着。”梨花还要去趟荆州,毕竟,赵广从到现在都没回来,总得再去一趟。

    把戎州百姓的骨灰带回来。

    梨花说,“荆州和岭南人达成了共识,咱戎州老百姓就是傻子,不过现在不会了,他们再栗子林安了家,以后再也不会受那些屈辱,对了,岭南人没有进山吧?”

    “没有,你走后,山里太平得很。”

    起初,他们以为益州军退回益州城,岭南人肯定会迫不及待的攻占这片地。

    谁知道岭南人没有丁点动静,到时有些大胆的益州百姓盯上了永乐村的稻谷想偷偷收了,不过被他们吓跑了。

    赵大壮说,“会不会是李解把岭南人的尸骨丢在戎州城吓唬到他们了?”

    “不好说。”

    益州和荆州似乎都有所往来,不过从荆州对戎州百姓的态度来看,荆州跟岭南人的来往更密切些,竟让岭南人堂而皇之的进入荆州。

    相较而言,益州似乎更忌惮岭南。

    双方约定不能越界,所以岭南人偷偷摸摸的进来。

    她说,“我让李解他们去戎州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有消息回来,堂伯,你让族里时时备着干粮,李解他们回来估计待不了几天就又走了。”

    “干粮一直都备着的。”

    从青葵县开始,族里就没缺过干粮,无论是菽乳饼还是烤饼,足够几十人吃上十天半个月了。

    没办法,一旦遇到危险,说跑就跑,带干粮始终要比带粮食省事得多。

    赵大壮说,“李解他们去戎州干什么?”

    赵广昌去戎州的事情族里已经知道了,也知道十六郎和山英婆全家都死了,对于山英婆的死,赵大壮觉得死有余辜,梨花去荆州是隐姓埋名去的,山英婆说出梨花的真实身份,要不是梨花应对得好,全部的人都要死在那儿。

    山英婆年纪大了,不怜惜梨花一个晚辈,反而出卖她。

    梨花杀她,实属正常。

    这件事传开后,老头子就要他好好跟族里人说说,梨花不是滥杀无辜的人,既然对山英婆动手,肯定是山英婆做错了事情,族里人如果因为这件事就跟梨花生分,就把那人逐出去。

    赵大壮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从天灾到现在,梨花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能让大家活下去。

    哪怕收留窦娘子她们想的也不过是人多能应付岭南人。

    所以他没有问山英婆她们的事儿。

    梨花回,“找岭南人的踪迹了,戎州辽阔,岭南人不可能大规模的驻军在某一处,肯定会分开驻扎,我让大伯寻找岭南人的踪迹,然后让李解追上去杀了他们。”

    多杀一个岭南人,往后进山攻打她们的岭南人就会少一个。

    死的岭南人越多,她们就越能有机会回戎州。

    赵大壮拧眉,“李解他们打得过吗?”

    第158章 158捡地种药有片地适合种药材……

    赵大壮不好战,更不想招惹岭南人。

    在他看来,偏安一隅已足矣。

    梨花看他露出忧色,解释道,“打不打得过,李解会自己判断的。”

    赵大壮仍有困惑,“三娘怎么突然想对付岭南人?”

    峡谷那边还有大片未开垦的地,让益州兵去开荒不好吗?

    梨花抬眉,眼眸清澈坚定,“岭南造反,攻陷戎州前已经跟附近几州达成了共识,咱们老百姓不懂,只能任他们玩弄压迫”

    她顿了顿,“山里消息闭塞,长久下去,咱们恐怕又会沦为他们权势交易的棋子。”

    戎州遍野的死尸不就是这样造成的吗?

    她看着赵大壮,“堂伯,我希望他日我们再逃荒时,知道往哪儿走能活命,而不是像去年那般满怀期待的奔向益州最后却差点遭到驱逐”

    所以,她要了解其他几州的动向。

    回想起去年遇到益州兵时的惊慌恐惧,赵大壮愣了许久。

    赵申没什么阅历,见赵大壮沉默,也安静下来。

    片刻,赵大壮低低叹气,“是堂伯目光短浅了,山里虽太平,始终抵御不了千军万马,只守着这片山谷,迟早会失了警惕之心”

    山里安宁,竟让他忘了戎州的真相。

    百姓在官府眼里贱如蝼蚁,蝼蚁想偷生,唯有先养精蓄锐壮大势力。

    他说,“李解他们人手够不够?等稻谷脱粒舂成米,我带人去戎州接应他。”

    “戎州具体的情形还不知,堂伯,你操心村里的事儿就好,甭管乱成什么样,粮食才是咱活命的关键。”

    说着,她想起那对互看不爽的李家兄弟两,“李家兄弟在哪儿?”

    “南边竹林里,他两天天吵,族里人嫌烦,就在南边给他们搭了个竹棚。”提到兄弟两,赵大壮眉头稍稍舒展,“前两天动作笨拙,手被烫了好几个疤,这两天好像摸着门道了。”

    兄弟两都不会打铁,梨花就让他们学。

    依葫芦画瓢也能学会。

    梨花挑眉,“哦?他们这两日打出武器来了?”

    “那倒没有,我让你三壮叔给他们了几块烂铁,他们烧融锤打,打成了一块完整的铁。”

    融铁需要高温,李家兄弟自己造了个铁炉,时时都生着火的。

    赵大壮说,“铁的形状有点奇特,你四爷爷看了后说能做铁锅用。”

    梨花诧异,“铁锅?”

    “咱之前不是在锄头上烤肉煎饼吗?铁器加热快,烧铁锅的话可能会更省柴火。”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