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30-140(第8/29页)

片静谧之色。

    不忍败坏他的兴致,梨花补充了句,“峡谷湿润,合适的话,多种些稻谷”

    赵申兴致高涨,“稻谷好,五谷我最喜欢稻谷了,不过麦子也得种,往后有个急事,咱烤些饼,农忙吃饼就行了,还有豆子,菽乳饼裹腹,囤些以备不时之需”

    梨花从来不知赵申如此能说,进村还叽里咕噜的。

    从庄稼到果树,就没赵申不想种的。

    奇怪的是,梨花竟不觉得烦,“堂叔,你条理清晰,峡谷的事儿给你打理怎么样?”

    “啊?”赵申一愣,“我行吗?”

    “三壮叔和你一起,你们商量着来,若那样还拿不定主意就回来问我,怎么样?”

    谁不想得到重用?赵申挺直胸膛,学得势的刘娘子,“行,保证不让三娘你失望。”

    赵铁牛应付不了勾栏院那群人,不如叫回来凿路。

    事情落定,梨花让他明早过去换赵铁牛。

    说着,远处突然跑来个黑影,还没看清,黑影就跪在了自己跟前。

    “三娘,我不走,你别撵我好不好”赵漾花着一张脸,眼泪汪汪的抱住她的腿,“我是赵家人,你们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梨花蹙了蹙眉。

    赵广昌志得意满,将妻儿全带走了的。

    赵漾上车那会,老太太没出来,但让赵四娘偷偷塞两张饼给他。

    祖孙一场,老太太多少有点舍不得这个小孙子。

    因元氏,老太太平日对赵漾极为严苛,真到分别时,心里还是难受的。

    “你怎么回来了?”梨花扶他起来。

    小孩子执拗,抱着她的腿不肯撒手,“你不赶我走我就起来。”

    还威胁人呢,梨花忍俊不禁,“你不起来我就赶你走了啊”

    “我不走!”赵漾撅起嘴,攀着她的腿站起,“我就是不走。”

    这时,赵大壮从小路上跑来,“这孩子,不知怎么溜下车的,我看着石家的马车下山驶进官道往梁州方向走没了影儿就想去永乐村看看稻谷,半路,他突然蹿出来,抱着我就哭”

    “我没辙,只能带回来。”

    老太太看到小孙子灰头灰脸的,骂了大半天。

    给赵漾换衣服也不干,就坐在土坡上等梨花。

    这两日不吃不喝,他都怕赵漾饿死了。

    梨花让他好好站好,“你娘她们呢?”

    赵漾身上穿着宽大的蓑衣,斗笠在奔跑时掉了,不知哭了多久,眼睛肿得都看不到眼珠了。

    “娘和阿耶走了”他打了个哭嗝,“阿耶坏,阿耶坏,三娘,救阿姐,救阿姐”

    说着,眼皮一掀,直直往后倒去。

    赵大壮眼疾手快的抱起他,“他发烧了”

    赵漾回来就不太好,老太太给他熬了药也不喝,嘴里反反复复念叨梨花的名字。

    竟是想让梨花救赵文茵?

    赵文茵怎么了?赵大壮一头雾水,“三娘,我先抱他回去。”

    都是赵家子孙,赵大壮不可能坐视不理,“石家的事儿我让赵武和你说。”

    赵武来得快,说话像放鞭炮,噼里啪啦的,“世家的车顺着官道朝益州城方向驶了大约四里就往对面那座山去了,咱等了会儿,确认马车没折回来才去的永乐村……”

    “田间虫子泛滥,稻苗要死不活的,我们抓了半天虫,引了活水进去,堂兄说效果好的话就这么办。”

    “本来要施肥的,但村口的茅坑全是草,舀不出粪来。”

    小路铺了石子,走路咯吱咯吱的响,梨花问,“永乐村的豆苗如何?”

    “结豆子了,不过还没指甲盖大,估计要等四十来天才黄。”

    “春韭和青葵呢?”

    “春韭烂在地里了,青葵收回来了,另外还挖了许多艾草,今年雨水好,村里又没住人,到处都是苦蒿艾草…”

    路走多了,有的人落下膝盖疼的毛病,拿艾草水热敷膝盖能缓解疼痛。

    开春以来,大灶房天天都烧艾草水,敷了膝盖再泡脚,好眠得很。

    “苦蒿能驱蚊虫,且长得快,往后每个月都能下山收一茬”赵武喋喋不休,“都说山里清苦,我倒觉得日子不错,大壮兄说了,忙完隐山村的围墙,咱就随他四处收粮去”

    “益州这么多村子,总有庄稼无人收的情况”

    梨花也是这么想的,益州百姓往北逃命去了,春日种的豆子稻谷肯定来不及收,她们下山捡现成的就行。

    赵大壮把赵漾交给老

    太太就整理赵申挑出来的东西了。

    鸡鸭鹅是活的,他问梨花,“鸡鸭鹅养着还是杀了吃?”

    “鸡鸭杀了炖汤,鹅养着,我买了猪油,盐,粗面,给其他村分点。”

    树村和富水村的人慷慨,上次几只鸡鸭尽数给了钱的,窦娘子她们手头拮据,拿不出钱,应承梨花等鸡鸭下蛋敷出小鸡小鸭就还她鸡鸭。

    梨花答应了。

    窦娘子她们知道作恶的是岭南人后,愿意继续待在山里跟她们共进退。

    出于这份心意,梨花当然不会斤斤计较……

    她提醒,“别忘了跟村长要钱。”

    逢树村巡逻的人经过,笑梨花,“怕我们赖账不成?”

    村里的地捯饬出来了,树木的枝桠也剔了,夏日电闪雷鸣也不怕了。

    现在身心轻松,笑容明朗了许多,“村长不管账了。”

    “为何?”

    “他潜心钻研犁呢。”村民道,“你们不是有牛吗?套上犁,耕田会轻松得多”

    “村长会做这个?”

    “不会,所以才研究啊”

    “做出来了吗?”

    “没呢。”村民说,“你家以前不是有犁吗?你二伯过去比划了半天,村长画了图纸,你四爷爷给他打下手,两人关着门,谁都不让进。”

    老村长为族里操劳了大半辈子,去年又差点死了,如今做些喜欢的事儿也好,梨花道,“做出来了我花钱买。”

    “都是邻居,说什么买呀,农忙你把牛借我们使使就行。”

    赵家有牛,有马,鸡鸭成群,他们巴结都来不及,怎么会明算账?

    想起什么,村民收了笑,“三娘,能否卖我们两只兔子啊”

    梨花懵了,“兔子?”

    赵广昌猎回来的兔子养活了三只,出谷时,连笼带兔抱去给赵娥了。

    她答应给赵娥一只,哪儿能卖?

    见她好像不知道兔子生崽了,村民高兴的把兔子生了八只崽的事儿告诉她。

    梨花诧异,看向赵武,后者点头,“瞧我这记性,这么重要的事竟忘记说了,两只兔子都是前晚生的崽,怕它们饿死,你奶煮了盆米汤喂它们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