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30-140(第19/29页)

情形。

    四娘跟四郎和离,已不是明家媳妇了,但那天,她哭着给她饼,说日后不能在跟前伺候,让她好好保重。

    说实话,刚下山的那两天,浑身都透着兴奋劲,可不知哪天起就没劲儿了,她开始惦记那倾斜漏雨的茅草屋,屋前的庄稼,庄稼地里长高的草,草里啄食的鸡

    穷日子过惯了,要她想象日后的富裕生活时,她竟什么都想不出来。

    那时候,她就觉得山里没什么不好,梨花没读过书,却还是有远见的,梨花要出了事,赵家肯定会没落,男人靠力气能活,女人就遭罪了。

    看牛家村的女人就知道了。

    所以,为了四娘和孙子们,她决定让十六郎劝劝她娘。

    这儿的事梨花并不知,她问石进准备去哪儿买粮,她坐他的车去卖酱。

    石进不知她如此厚颜无耻,“你不怕我把你卖了?”

    “荆州王治国有道,不会允许人口拐卖这样的事儿发生”梨花不是没见过世面的,荆州王圈地为王,并不得民心,想坐稳那个位置,首先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对拐卖人口,威胁荆州安宁的事绝不姑息。

    治国有道?这马屁拍得,石进大概知道她的过所怎么来的了。

    他委婉的拒绝,“我这两日身体不适,要在村里调养几日”

    “那就没法了”梨花又问,“那能否把马车借我用用?”

    “”石进第一次不想和人说话,冷冷道,“不借”

    说着话时,坡下来了人。

    一群衣衫褴褛的人被几个管事驱着进来,几乎都是男子,一个个面庞黝黑,脊背佝偻,走路颤巍巍的,像六七十的老翁。

    “他们活不过今晚。”石进言之凿凿。

    梨花的目光落在难民们的脚上。

    山里枝桠荆棘碎石膈脚,他们干了一天活,脚背的伤口外翻,糊满了泥。

    犹记得去年赶路,地面滚烫,族里好些人受不了,找老太太借鞋穿,而这些人的脚背血肉暗红,肿得老高,梨花不知他们怎么熬过来的。

    石进目光如炬的盯着她,“你不可怜他们?”

    同为戎州人,看到他们遭迫害,她竟如此淡定?

    梨花接过赵广从递来的粥,反问,“石老爷同情他们?”

    牛五郎和难民有血海深仇,石进可不敢乱说,“人各有命,我同情他们作甚?”

    梨花眼底晦暗不明,“谁说不是呢?”

    一群人进了后院,很快,一阵阵凄厉的哀嚎从后院响起。

    刘二坐在梨花身侧,不知什么时候把手捶了下去,紧紧捏成了拳,赵广从也不埋头喝粥了,望着远处山野,连连叹气,“不都干活了吗?”

    怎么还虐打呢?

    管事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待会就好了。”

    然而,声音持续到了半夜。

    梨花被安排到后院西侧最靠里的位置,屋里只有一张床,梨花睡床,赵广从他们在屋里打地铺。

    后院是睡觉的地儿,梨花她们进屋后,火盆里的炭就叫人熄了。

    整个后院黑漆漆的。

    梨花躺在床上,待屋里响起均匀的呼吸声时,她轻轻掀开被子下了床。

    刚套上鞋,黑暗里响起赵广从压抑的气声,“三

    娘?”

    梨花僵住,“二伯没睡着?”

    “睡不着。”赵广从拖着木头枕往床的方向挪了半寸,“三娘,益州战败,咱们也会像牛家村的难民这样吗?”

    住着随时会坍塌的茅草屋,起早贪黑的干活之余还要忍受村长的毒打。

    梨花穿好鞋,开始绑裤脚,“不知道。”

    “咱们就一老百姓,又没做伤天害理的事儿,你说老天爷怎么就容不下咱们呢”赵广从声音微哽。

    上次来,知道难民过得苦,却不知里头还有这些事,“佟管事要我和你说,趁早办完事回去,看他意思,估计怕络腮胡报复咱”

    梨花绑完左脚绑右脚,动作微滞,“他什么时候跟你说的?”

    “吃完饭,我去井边打水遇到他了”

    梨花想了想,能让佟管事忌惮不说的,整个村里就牛五郎了。

    牛五郎喜怒无常,没他不敢做的事儿,梨花回,“改天替我谢谢他,我要去趟村里,二伯一起吗?”

    “”村里死气沉沉的,赵广从不想去,但梨花要出了事,他们也别想活了,想清楚利弊,他戳了戳边上的刘二,“我和刘二陪你”

    赵铁牛睡得跟头猪似的。

    就差打鼾了。

    赵广从怕弄醒他大吼一嗓子惊动其他人,就没叫他。

    他迅速穿好鞋,问梨花,“偷偷去吗?”

    这间屋建在山坡上,从后门出去,沿着山壁走就不会惊动牛五郎他们。

    不过,他提醒,“村里燃着炭火,有管事巡逻,咱们很容易暴露”

    “我们光明正大从前院下山”

    “村长看到咱们怎么办?”

    “不到天亮,他不会从刑房出来”梨花见过牛五郎这样的人,一旦发怒,不把心里的火泄完不会完事。

    屋里有油灯,梨花让赵广从燃上,率先走了出去。

    刑房在东侧,没有窗,门关得严严实实的,里头的哀嚎让人不寒而栗。

    梨花瞥了眼就收回了目光,“走吧。”

    前院已经收拾干净了,凳子整齐的摆好,碗筷竟然有序的叠在箩筐里,院里只剩两个火盆还亮着。

    不知谁在外面罩了罩子。

    火光黯淡了许多。

    到院里时,碰到一妇人从灶间出来。

    四目相对,妇人怔了下,“小娘子要出去?”

    梨花鼓起腮帮,“一睡觉满脑子都是血淋淋的手”

    大胡子的事儿都传遍了,妇人虽没亲眼看到,却也知道血腥得很,问梨花,“小娘准备去哪儿?”

    “四处转转”

    “有些难民不老实,小娘子小心点。”妇人的手还是湿的,在衣服上擦了擦,叹着气走了。

    院子没有围墙,左右两侧都有路通向村里,梨花想了想,抬脚跟上她,“阿婶哪儿的人?”

    妇人的声音绵软,跟管事们的有出入。

    妇人抬眼看她,没有隐瞒,“老家淮洲的,去年发大水,和小姑子来荆州讨生活,听小娘子的口音,益州一带的?”

    益州山多,地域狭长,口音也复杂。

    妇人跟益州人打过交道,和梨花的口音很像。

    梨花弯眉,“阿婶真厉害。”

    妇人被夸得不好意思,“我也是随便猜的。”

    戎州百姓在哪儿都如过街老鼠,而梨花能得村长优待,肯定不会是戎州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