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20-130(第11/25页)

你买鸡鸭去了?”

    赵家从来不会告知梨花的行踪,至于梨花做什么去了更是守口如瓶。

    村民们习以为常不会多问,但看到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鸡崽,喜悦还是露了出来。

    梨花笑道,“是啊,去了趟益州城,遇到卖鸡鸭的就买了些,到时让村长抱八只回去养…”

    之前每个村一只鸡,这次变成了八只,村民乐不可支,“花了多少钱?”

    总不能次次都让梨花掏钱。

    梨花说,“五百钱一只。”

    这在以前,村民定要骂老板是黑心肝,故意宰客,而如今,别说两贯钱,五贯钱他也乐意出,“到时让村长给你拿钱。”

    自打隐山村派人进城被抓,村长就怕他们有了钱不老实,做些危险事连累全村人,从而提议将钱财由人统一保管。

    他手里是没现银的,只能问村长要。

    梨花笑容灿烂,“好啊。”

    买人的钱她自己出,鸡鸭是大家的,自然该收钱,梨花同她寒暄几句就走了,村民往远处看了几眼才掩上门。

    赵广安在前劈路,心有不解,“怎么给他们那么多?”

    “这次御敌,大家都出了力,多卖些鸡鸭给他们,日子有个盼头不是?”

    族里的鸡鸭差不多快下蛋了,鸡生蛋蛋生鸡,往后族里应该不会缺鸡鸭,其他村就不同了,他们没有而赵家越来越多,终究不好。

    赵广安想了想,“也是。”

    西边已经闻不到血腥味了,乍眼往坡下瞧去,甚至看不出发生过一场激战,草除尽,砸人的石头也通通运回坡上,留下一片干净整洁的空地来。

    赵广安一惊,“谁做的?”

    高架上的村民回,“益州兵做的,说是下次岭南人再来,还用这个法子对付他们。”

    “对了,他们说兵营有投石器,让咱做一个呢。”

    可惜没有投石器的图纸,否则以老木匠的手艺定能做出来。

    村民略感遗憾,“十九娘,你去过益州营,可见过投石器的模样?”

    “没。”

    营里的将士忙着刨粮挖人,武器并没放在身边,倒是士兵们收到消息进山围杀岭南人时,她看到了士兵们用的盾。

    那玩意好像是铁制的,有点沉。

    山里人不会炼铁,制作盾的话,只能用木头或者竹子。

    但接下来凿路才是大事,制盾一事,只能往后延。如若不然,就得再买些人专门负责这事。

    压下这事,梨花先去给老太太报平安,估计石家人在村里,只字不提买人的事儿。

    赵大壮没看到赵铁牛人影问了句,梨花意味深长的指了下外面。

    隔墙有耳,赵大壮会意,说起另一件事,“李解走前同我说待他回来再让村民们回家,这几日,他们帮着把村里的草除了,给庄稼施了一遍肥。”

    不得不说,人多干活就是快。

    平日要忙好几天的活,两天就完成了,导致他到现在都不好意思。

    在老家,邻里家帮忙干活是要请邻里吃饭的,村民们不求回报,让他过意不去。

    他和梨花商量要不请大家吃烤饼。

    麦子的收成不错,这是他们在山里的第一个丰收粮,请大家吃个饼就当讨个好彩头。

    梨花无异议,“按堂伯说的办吧。”

    石家人还在,请客不好落下他们,族里烤好饼后,赵大壮给他们也送了些。

    石进不适应山里的气候,这两日又开始咳嗽起来,看赵大壮送饼来,问,“十九娘回来了?”

    十九娘不回,赵大壮不敢这么铺张浪费。

    赵广昌说他那个侄女是族长,大小事都得经过她同意才行。

    女娃当家这事在梁州屡见不鲜,尤其是凉县,最为推崇女子当家,但像梨花小小年纪就掌管全族的却不怎么常见。

    赵大壮将东西给服侍的仆人,如实道,“回来了,知道石老爷找她有事相商,她说换身衣服就来。”

    梨花并不想见石进,照她的想法,让赵广从把人打发了就行,殊不知树村的人告诉她看到赵广昌去过石进住处。

    看来,有些事躲是躲不过的,梨花这才来见石进。

    石家的帐篷宽敞,里头摆了张小桌,桌上放着茶壶茶杯,以及一盏烛灯。

    石进坐在矮凳上,不着痕迹的打量起面前的小姑娘。

    她大伯说了她很多事,有门人人称道的好亲事,男方退亲后,心高气傲的她受不了,气势汹汹的要找男方算账,日夜兼程,这才侥幸的躲过了戎州的灾难。

    跟赵光从说的相去甚远,以致他都快分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了。

    “十九娘可想喝茶?”

    梨花从小就不喜欢茶的苦味,“我不喝茶,石老爷有何事找我?”

    “朝廷舍弃戎州早有端倪,百姓被蒙在鼓里罢了,你怕是不知,合窳族的首领曾是北境武将出身,因一桩冤假错案被流放到岭南的,前年,北蒙攻占我朝五座城池,大有直攻京都之势,皇帝派了好几位将军都没能击退北蒙。”

    “

    皇帝让各州节度使出兵,大家不是称病就是以外敌来扰推脱,无法,只能提拨与北蒙交战最多的王家人,然而,旨意到达岭南,那位曾经忠心耿耿的将军竟要求以戎州作为报答…”

    他的眼映着烛灯的光,眼底情绪不甚真切。

    梨花语气淡漠,“朝廷同意了?”

    “北蒙首领骁勇善战,朝中实在无人与之匹敌。”

    梨花搭在膝盖上的手微微收紧,“所以呢?戎州百姓就该死吗?他们风雨无阻的种地,没短过朝廷半文苛捐杂税,最苦的日子里,骂的也是贪墨灾银的狗官…”

    百姓们一直相信皇帝勤政爱民,灾粮迟迟没消息是贪官污吏拿去了。

    有些人至死都是这么认为的。

    哪儿会想到皇帝从没往西南运过灾粮呢?

    梨花冷笑,“戎州既被舍弃,为何又有人先得消息跑了?”

    “口诛笔伐,皇帝也是怕的。”石进盯着小姑娘隐忍不发的愤怒,徐徐道,“所以给官员家眷和读书人透了风声。”

    官员的家眷活下来,官员就不会反,读书人活下来就不会骂。

    皇帝多聪明啊?

    梨花又是一声冷笑,“一国之君,罔顾百姓性命,纵然读书人饶过他,戎州的冤魂也不会饶过他。”

    岭南想要戎州,朝廷大可以提前放出消息,给百姓们走或留的选择,而不是让大家在饥荒里遭遇惨无人道的折磨…

    明明早就猜到的事儿,然而说起冤魂,她还是控制不住的流泪。

    石进叹气,“许是这样,所以各州节度使才反了吧。”

    皇帝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自然要遭报应的。

    梨花拂去眼角的泪花,“石老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