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90-100(第28/40页)
“他们不回来怎么办?”
“家人的性命握在衙门手里,不敢不回,而且衙门说了,只要他们买回粮就能免去兵役,带着家人在益州城里生活,除非是那些没心没肝的,正常人哪儿舍得罔顾家人的性命?”
这种人梨花身边就有,她没有和妇人说,“其他州府也乱了?”
“我也是听他们说的,东边的荆州节度使反了,自立为王,北境的也是。”妇人不了解各州局势,只道,“说是皇帝不仁,各州陆陆续续的要反呢。”
“益州呢?”
妇人哑然,这事她们私底下也聊过,益州肯定不会反的,毕竟离京城太近,一旦朝廷派兵,益州就夹在朝廷跟岭南中间了,于是,她笃定道,“益州肯定不会反,要不你当衙门为什么派我们来种地?就是为出兵镇压岭南人做准备呢。”
梨花可不信。
真想出兵镇压,戎州境内的士兵就不会跑了,想到这,她又问,“戎州节度使的兵呢?”
“投靠荆州了,要我说啊,戎州的战乱跟戎州节度使的不作为分不开,岭南人到戎州几天就控制住了局面,为什么?还不是戎州节度使贪生怕死”妇人捂着嘴小声道,“据说乱起来之前节度使就把家人全部送去荆州了。”
荆州属于中原地界,那儿土地辽阔而肥沃,是最富庶的地方。
梨花又问,“现在京城乱了吗?”
“不知道,去京城的人没有回来的,京城什么情况没人知道。”妇人道,“要不是丢了手实,我们也准备去京城的。”
朝廷规定没有过所不能离开住所百里,可只要走出益州城,总能想到法子的,妇人问梨花,“你阿耶就没想过带你们逃去京城?”
梨
花摇头,“不知道,我阿耶不怎么在我面前说这些事。”
也是,如果要是疼女儿,就不会卖女儿了。
妇人道,“你阿耶估计也是没办法,左右他会来你们全家就能团聚了。”
“是啊,我阿娘也这么说的。”
仍是差不多晌午梨花离开的,赵大壮他们在树后等她,见她过来,忍不住问道,“她什么态度?”
“不像昨天那么抗拒了,咱们先回去,找几个人在南边住下来。”
“碰到益州兵经过怎么办?”
“让黄娘子她们去,益州兵要是路过,就冒充这边村子的人,说看地荒着可惜,捯饬出来种庄稼的。”
第97章 097占村种地插秧
黄娘子官话好,遇到官兵询问不会露馅,可她毕竟是女子,万一官兵起了歹心
赵大壮怕出事,“要不要喊上你二伯一起?”
“益州的男子皆参军了,二伯露面的话会引起怀疑的。”
除了黄娘子,再从古阿婶她们里挑些人进村,用不着一锄一锄的开荒,直接撒种,有多少算多少。
看路边的荠菜还算鲜嫩,梨花弯腰掐起尖儿来,继续说道,“村里已经搬空了,她们下山的话,还得劳烦堂伯你带人弄个茅坑和草篷。”
赵大壮和李解无聊时用藤蔓编了个草篮子,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递给她装菜,“天黑我就带人进村。”
李解摸出刀,弯腰帮忙割野菜,接过话,“赵大叔,我和你一起。”
“你这趟去益州城也累了,在山谷休息两天,等秧苗长出来,帮着插秧吧。”
秧苗是李解他们出谷那天撒的,现在已经是鲜绿的颜色了,顶多再过一个月就得分苗插秧,赵大壮拍拍李解的肩,“到时有你忙的时候。”
山里气候较冷,农忙可能会晚一些,但收小麦和插秧挤在一起,有得忙的。
李解从善如流,“我不怕忙,就怕不忙。”
耕种时节要是得闲,秋冬吃什么?
赵大壮也点点头,“也是,日子太平了,不好好种地可不行。”
一路掐着野菜回去,到山谷时,篮子装得满满当当的,衣服里还兜了不少,老太太不知梨花出过谷,看她和赵大壮走在一起,欢喜的拉她去看鸭笼。
笼子用竹子搭的,就在小桥边,这个位置较为空旷,入口看守的人一眼就能看到这儿的情形。
“怎么样?”老太太一副不能再满意的模样。
这个时节没有枯草编草鞋,缝完竹甲她就闲下来了,因这几只鸭才找到点事儿做。
梨花猜到这点,自是赞不绝口,“好得很。”
老太太果真高兴起来,“你古阿婶她们的鸡笼弄好了吗?”
出谷前,梨花托人告诉老太太去古阿婶那边帮忙,夜里不回来睡,老太太明显信了。
梨花道,“没呢,早晚露水重,她们怕小鸡养不活,养在屋子里的。”
这是梨花胡邹的,不过糊弄老太太足矣。
老太太没有起疑,顺着她的话说道,“屋里暖和,养在屋里好,咱的小鸡也养在屋里的。”
好不容易买回来几只鸡,族里人很看重,便在灶房围了个矮篱笆,三只小鸡养在篱笆里的,老太太揭过这个话题,问起赵大壮垄田的事儿来。
去年开出来的荒地种了小麦,这两天又种了菽,没地儿插秧了。
赵大壮看向溪水旁湿润的地,思量道,“咱把小溪周围的地垄成田,挖出来插秧”
秧苗离不得水,溪水附近是最合适的,这事他已经跟族里的人提过了,因为秧苗长势好,这点地儿太窄了,想跟小溪对面的人商量在对面挖点地出来种,到时分些粮给他们,可现在要安排人下山,秧苗可以挪一些到村里的田间栽种……
他说,“三婶莫忧心,咱多的是地种庄稼。”
老太太纳闷,“哪儿来的地?”
赵大壮扶着她往灶房的方向走,然后说起山下的田地来,顺便提了一嘴让黄娘子下山的事。
普通人家不养妾室,对于黄娘子在赵家的身份,族里人识趣的装聋作哑,老太太也没明确说过什么,世道乱,老二拿钱替人赎了身就是赵家的人。
她皱眉,“她怕是经不住事儿,稍有不慎连累咱怎么办?”
“还有其他人呢。”赵大壮说,“实在不行,我让人在山上看着,一旦遇到危险及时回来报信。”
老太太不答,转身问梨花的意思,梨花轻轻点头,老太太道,“成,待会我和她说。”
既是为了族里好,黄娘子自然乐意,从戎州出来,她跟着赵家人干活,体力明显强了不少,即使遇到坏人,逃跑不成问题,她问老太太,“哪日下山?”
“村里光秃秃的,按大壮的意思,他们先下山搭个草篷,建好茅厕你们再下去。”
老太太和黄娘子说话的时候,梨花也跟古阿婶她们提了这事,原想着挑十几个人就行,但大家跃跃欲试都想去。
古阿婶说,“我家那口子以前是跑货的,经常去益州,我这官话说得一般,但益州话还算不错,让我去吧。”
秀儿婶积极举手,“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