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90-100(第10/40页)

挖就能看到新鲜的笋尖。

    法子是黄月教的,这些时日,族里囤了不少鲜笋。

    孩子们嘴馋,活蹦乱跳的跟着要求帮忙,整片竹林,满是坑坑洼洼的痕迹。

    傍晚时分,大家收拾箩筐回去时,山顶上突然响起几分熟悉的哭嚎。

    多田娘竖起耳,“好像是元家人。”

    众人屏住呼吸,一会儿后,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离元家离开山谷不过半日光景,元氏兄嫂就崩溃了,说老两口灌了冷风,浑身僵硬,动弹不得。

    和老村长当时的情况一模一样,怀疑老两口中风了,问赵家有没有药,送些药上去。

    多田娘问老吴氏,“怎么办?”

    老吴氏怀里抱着个小筐,里面装着几根细笋,她轻轻拨了拨,“问我干啥?问三娘去啊”

    梨花正往草衣上缝竹片,她五指不灵活,一下午也就缝了前襟后背两处。

    多田娘找来时,她几乎没有丁点犹豫,“四爷爷的药早就吃完了,哪儿有剩的?”

    “那我给他们回话去。”

    “等一下。”她将竹子针别进衣服里,起身站了起来,“我也去。”

    元家走后,李家就把绳子收了,现在又放了下来,恰好垂在了地上,梨花拿起看了看,跟不远处赵大壮说,“堂伯身上有刀吗?”

    赵大壮立刻从腰间取了把短小的匕首递过来。

    梨花又让人去搬木梯,站在最高处将绳子剪断。

    元家纠缠不休,急起来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所以必须想好应对之策。

    赵大壮剪断绳子时,梨花跟其他叔伯说,“李家没讨到好处,只怕不会善罢甘休,咱得让人守在这儿才是。”

    赵青山站上前,“这简单,我们轮流守着就行。”

    光是看着还不行,谁知道李家会不会接绳子从其他地溜下来,梨花补充道,“顺便再安排两个人巡逻,一旦发现情形不对就喊人。”

    第93章 093野心勃勃矛盾增大

    风雪一来,空气里满是冰刀子,白天尚且瑟瑟发抖,夜里更难熬。

    梨花摩挲着剪下来的绳子,沉吟道,“还得想法子出去一趟才行。”

    李家明显盯上她们了,受凛冬所迫,苦于不敢进谷,可等积雪一化就不好说了,而且他们有没有收买附近村子的人也不知道,所以必须出去。

    赵大壮担忧,“入口的石阶覆满了积雪,摔下来肯定会受伤,石壁门目前也打不开。”

    梨花道,“泼开水。”

    滚烫的水泼上去,总能将石壁门缝里的雪灭了。

    看她已有打算,赵大壮没有阻拦,问她哪日出谷,他让人备好水。

    隐隐猜到她出谷跟李家有关,其他人没有多问,而是争先恐后的举手,“我让人把石阶的雪铲了。”

    “我和赵武扛石鼎,再挑些炭,到时在入口烧水”

    “那我和二兄负责挑水”

    “我和赵八郎卡着门,这样你随时能进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事无巨细的安排起来,梨花说起自己的想法,“我带李解和刘二叔出去,快的话天黑前回来,天黑我们要是没回,你们就把石壁门关了。”

    既然出去,肯定要造访附近所有村子,试探他们对赵家的态度。

    商量好后,大家就回去准备年夜饭了。

    晌午剩了大半盆骨头汤,蒸好的米饭往盆里一倒,搅几下就是香喷喷的肉汤饭,刚挖的冬笋切成丝,和牛肉片一起放在瓦片上烤。

    噗噗噗的声音一响,所有人都忍不住咽口水。

    嫌瓦片烤肉太慢,赵铁牛将洗净的锄头架在石堆上,底下烧几块炭,牛肉熟得又快又香。

    老太太就爱锄头上烤出来的肉,哪怕嚼不动也喜滋滋的往嘴里塞。

    “铁牛,咋想到的?”

    看赵铁牛的法子有用,族里人将锄头都拿了出来,妇人们默契的堆好石子,待锄头往上一放,全是炭烤的香味。

    赵铁牛将新烤熟的肉夹进梨花碗里,骄傲道,“嘴一馋,自然而然就想到了。”

    牛肉切得很薄,肥瘦相间的肉最好吃,老太太却独爱瘦的,说是利于磨牙。

    前几天,老太太掉了一颗牙,面上装得云淡风轻,到底还是很在意,不知从哪儿听来的磨牙能延缓掉牙的速度,往日时不时吃点东西,最近天天都得嚼块肉。

    赵铁牛给老太太夹肉,“三婶,你多吃点。”

    大家围着锄头,一排一排的,整齐又有序,老太太望一眼,不经感慨,“不知明年过年是何光景。”

    “明年咱能吃上自己种的粮,肯定比现在好。”赵铁牛回答道,“等天气暖和了,咱去外面看看能否捕到兔子啥的回来自己养,那样年底有吃不完的肉。”

    随着干旱蝗灾,山里的动物消失了许多,见老太太仍有些失落,赵铁牛又道,“实在不行,抓些蝗虫囤着也不错。”

    夏日囤的蝗虫到现在还有呢。

    想到夏日抓蝗虫的情形,老太太笑了,“那可不行,蝗虫一来,地里的庄稼就白种了。”

    “也是。”赵铁牛自己吃了块肉,高兴得眯起了眼,“咱不是有过所吗?逼急了,咱就假冒身份去益州城买肉吃!”

    不吃肉浑身没劲,还容易浑身发凉,这是赵铁牛自个琢磨出来的,他家娃儿小,晚上一家人挤着睡的,装炭的泥炉就在床边也不保暖,可自打吃了几回肉,夜里睡觉暖和得很。

    他问其他人,其他人也是如此。

    话落,他不禁看向梨花,“三娘,你说呢?”

    逃荒以来,梨花肉眼可见的瘦了,

    黑了,跟往日那个粉雕玉琢的女娃相去甚远,可细看,眉间仍有娇养出来的娇艳,加之她一口流利的官话,混进益州城不是问题。

    梨花跪坐在蒲团上,双颊在火光下盈盈发亮,她细嚼慢咽的说,“到时再说吧。”

    当务之急,摸清楚李家的目的再说。

    赵铁牛谄媚的点头,“记得捎上我啊。”

    他有黄金,不缺钱了。

    梨花没应,倒是赵广安泼他冷水,“你戎州音太重,一到城门估计就被益州兵识破了,所以还是别给三娘添乱了。”

    整个冬天,他们仍在学习官话,这样都不行的话,必然不是他们的问题。

    赵铁牛道,“是不是教得不行啊?”

    几片牛肉下肚,赵广安话多起来,“就是学堂的夫子来教也改不了你的口音。”

    “那怎么办?”

    “老实在谷里待着,我陪三娘去益州城。”

    “”赵铁牛怀疑他故意的,不满的撅起嘴,“你一走,族里的娃怎么办?”

    “找点活打发他们不就好了?”

    赵广安没觉得孩子会绊住他,经过他不懈努力的告状,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