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80-90(第3/16页)

   现在还不想…老村长咀嚼她话里的意思,“那四爷爷先替你守着这个位子,将来你什么时候想了就来找四爷爷。”

    老太太没听懂,不是聊老三吗?怎么又落到梨花身上?

    正要细问,被老吴氏抢了先,“三娘,盔甲怎么做啊?”

    “咱拆件盔甲看看,四奶奶,你和我阿奶是最会针线活的,得让你们多费些心思了。”

    没料到有自己的事,老太太顾不得其他,兴冲冲地说,“你铁牛叔身上的盔甲已经坏得差不多了,就拆那件吧。”

    妯娌两都是急性子,搁下碗就找赵铁牛去了。

    房屋附近几米已种上了青葵,两人手挽着手,沿着小道直奔石壁而去。

    找到人后,不由分说动手扒衣服,吓得赵铁牛嗷嗷大叫,“婶子,干啥呢?”

    “衣服脱了我看看。”

    “???”面前的要不是亲婶子,赵铁牛非打人不可,死死捂着左腰仅有的几块铁片,快哭的模样,“要坏了。”

    刘二和李解带着盔甲回来那天,他磨破嘴皮才让三娘给了他一件,如果坏了,就没了。

    他委屈道,“盔甲有什么好看的?”

    说话间,老太太故意挠他痒痒,赵铁牛无意识松手,老太太迅速拽住铁片往下一扯。

    嚓的一声,铁片掉了。

    赵铁牛愣住,老吴氏回过神,“没事的,婶子给你做件新的。”

    “怎么做?”

    还没研究呢,老吴氏哪儿答得上来,含糊道,“反正会给你做件新的就是了。”

    赵铁牛后知后觉想起梨花说的,兴奋大叫,“婶子会做盔甲?”

    “看看不就会了?”

    赵铁牛不矫情了,双手一抬,三两下就把盔甲脱下来给她们,“婶子慢慢看,看仔细了啊。”

    两人将衣服铺在地上,前襟后背最为简单,难的是双肩,肩头比寻常衣服宽,且凸出少许,底下的袖子略微大,到手腕处时,又缩紧了。

    赵铁牛捂着瑟瑟发抖的身体蹲在旁边,声音颤抖,“会了吗?”

    老吴氏不耐烦,“哪有”

    那么容易。

    话没说完,被老太太打断,“有什么难的?”

    赵广安每年都会挑些城里流行的款式样子给她选,面前的这件,分明是胡服嘛,她道,“老三就有两件,衣服料子还比这件好。”

    因梨花看得牢,家里带出来的衣物没有丢失,前两日降温,老三还拿着这件衣服比划来着

    老吴氏不相信,“三郎有?”

    “骗你作甚?”老太太扭头就要喊赵广安,转而想到他在家,手往地上一捞,“走,去我家。”

    可怜身上只着一件单衣的赵铁牛,他还指望两人把衣服还他呢。

    “三婶,四婶”

    两人头也不回,好像耳聋似的,附近摘树叶的人丢了件草衣过来,“先穿这个。”

    草是柔软的杂草,像蓑衣似的,赵铁牛急忙穿套上,“嫂嫂,衣服送我行不?”

    “想得美。”

    “”

    谁不知赵铁牛脸皮厚,其他人打趣起他来,“你嫂子可不像二十四郎好糊弄。”

    二十四郎是赵广安,当日按照年龄辈分重新排行后贪图新鲜的叫了段时间,进山又给忘了,赵铁牛反应过来,不满道,“堂弟自己要给我的”

    赵广安慷慨,凡是有的,乐得赠人。

    就说那两件胡服,什么时候放箱子里已经忘记了,老太太想要,他问也没问就拿了出来。

    两人全神贯注钻研衣服时,梨花找赵大壮商量烧炭事宜,位置就在公用的灶房,梨花说,“先把柴棍抱过去,看柴棍烧出炭的几率是多少,为日后做准备。”

    “我这就安排。”

    雾已经散了,乌云愈发低沉,然而到了傍晚也没等到雨落下来。

    倒是山上的李家人知道她们想烧炭,让梨花到时教教他们。

    没有不应的道理,可是十几根粗壮的柴棍烧完,只有两根成功了。

    且比烧之前短得多。

    围观的人没有不拧眉的,“难怪城里炭火卖得贵,这得烧多少柴才有炭啊”

    赵大壮拿着两根黑黢黢的炭,“点燃吗?”

    “嗯。”

    梨花在戎州囤了炭火,点燃没什么青烟,但这一块不同,火星子一起,黑烟滚滚,呛得赵大壮咳嗽起来。

    赵铁牛捂鼻,“不会是毒烟吧?”

    削竹片的二堂爷拍他,“不会说话就闭嘴。”

    梨花蹲在炭火前,眉眼在跳跃的火光下一动不动,“会不会是木头的问题?”

    “肯定是。”赵铁牛附和道。

    赵大壮忍住翻白眼的冲动,今天烧的是构树,能有什么问题?

    想了想,思量道,“要不抱几根槐树烧来试试?”

    槐木更粗壮,烧出来后,仍是细细的一截,赵大壮不泄气,“明天烧歪脖子木试试。”

    连续几天,木头烧了不少,取出来的炭却少之又少。

    其他几家见了,都说梨花败家,浪费的柴都够一家人过冬了,犯得着跟炭较劲吗?

    话传到赵大壮耳朵里,他让梨花别放在心上,曾老头说了,山里的冬天潮湿黏腻,柴火不易燃,有炭是最好的。

    梨花自然不会跟那些人较真,她回忆路上的情形,问赵大壮,“会不会是山里温度太低的缘故啊?”

    夏季烧柴,很容易就出炭了。

    赵大壮摇头,“堂伯不懂那些,你怎么说咱就怎么做。”

    如果是温度造成的,不是没有办法挽救。

    “堂伯,咱捡石子回来砌个大炉子吧。”

    “成。”

    有赵大壮打头阵,炉子两天就砌出来了,半人高的炉子,缝隙处糊了泥,这次梨花不挑木材,什么木头都往里面放,待燃起来就不管。

    火烧得旺,赵大壮一直守在炉子旁,当火熄灭后,他握着铁棍扒了扒,欣喜的喊梨花,“三娘,这次烧出来的炭比以前多。”

    其他人被吸引过来,往炉子一探头,惊讶道,“真的。”

    赵大壮把炭挑出来放筐里,“还烧吗?”

    “烧”

    怕三娘遭人笑话,赵广安天天带着孩子们下山拆房子。

    像老村长交代的那样,房梁,屋顶拆下来往谷里搬。

    房梁重,他特意劈成小段背上山,至于做屋顶的草,将未朽的挑出来搓成粗线缝草衣,腐朽的草则当成柴烧,偶尔碰到树上断掉的枝桠也一并捡回谷。

    几天下来,手背全是划痕,他自己都不知怎么弄的。

    第83章 083野人模样入冬

    老太太看得心疼,跑到老村长面前诉苦,有意让他选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