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红楼]吾皇黛玉》 220-230(第8/28页)
之影,漫步过来,停在了他面前。
晴雯打量了他两眼,见他干愣着,也不拜见林帝,冷笑道:“陈状元,今儿还是充哑巴来的?”
听了这声音,陈芳洲愕然抬头,只见眼前的姑娘,正是前夜邂逅的那位。
她身穿真红对襟凤纹长袍,头上插戴金镶宝五尾衔珠大凤簪,柳眉凤眼,灼灼生辉。
“陛下?”
陈芳洲轰然跪地,埋头看着红艳的裙摆,下颌绷紧,浑身冷汗。
他怎么可以对文德帝肖想万千,这命是不能要了啊。
晴雯轻挑眉梢,冷笑道:“状元郎圣贤书读多了,眼神不大好了。陛下在南窗下坐着呢,你跪我是几个意思?”
“朕让你摘了垂纶冠,是想让晴相松散松散,见个闲客而已,你偏又戴了沉甸甸的正凤震吓人,怨不得他错认错拜。”黛玉拈着金签子,轻拨香炉里的灰。
这种从天跌下地,又从地升上天的拉扯感,激动的、窒息的、恐惧的,所有令陈芳洲疯狂的情绪,都绞缠在一起,让他的心在冰火两级不断反转。
谁又知道聪明绝顶的状元郎,此时吓得连自己名姓都忘了。
他唇角抖瑟颤动着,与涌动的情潮作着死命的抗争,骤然想起当日武英帝的叮嘱。
“陈芳洲,韩奇、朗达两个不过是滥竽充数的。你此去茜香,若谈判成功。苏丽尔姐妹、秦可卿三位美人凭你挑拣。
除了文德帝之外,还有一位,你不能起心动念,她就是茜香国的美人晴相。从前章明还折在她手里,连朕都畏她三分,更何况你。”
第224章 吾皇黛玉第两百二十四回
吏民泣道挽留林帝, 君臣协契论道因明
自诩聪慧的陈芳洲一入茜香,就接连碰壁,实在不是个好兆头。
虽然文德帝与晴相都是宽和仁恕之人, 但是他犯的错误非比寻常,而且还因急色之念, 惹恼了有窥心之能的晴相, 他暗悬着的心, 终究是死了。
圣人云: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先贤诚不欺我。
他心如死灰地躬身转向南面,恭恭敬敬地对林帝磕了个头:“小民陈芳洲叩见文德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黛玉听他声音有些哽咽, 瞥了晴雯一眼, 摇头暗笑, 看来晴宰相把人吓得不轻。
新科状元还未授官,说来刚撸掉了谈判使的头衔,又成了无辜“小民”。
她抬手笑道:“陈状元, 请起。”
陈芳洲迟疑着不敢起来, 眼见晴相伸手过来,作出相扶的姿态。
他哪敢造次, 噌地站起, 垂手恭立在侧。
晴雯开口道:“今日茜香闭殿廷议,臣已向朝堂百司, 传达陛下要与武英帝成亲的事了。群臣并无一人提出抨击和质疑, 也没有人出声要求另择新君。陈状元以为,此事是好是坏?”
陈芳洲微微蹙眉, 颇为懊恼, 对于茜香国百司畏君谦退之风,深为气愤。
自古以来, 明良相逢,常有龃龉。身为臣子不该崇严国本,廷争抗颜吗?为何没有反对之声呢?
他思量再三,将心一横,拱手对答道:“陛下,小民认为,在陛下治下,茜香国兵强海外,威行天下,广土众民对您奉若神明,朝堂百司慑于您的赫濯声望和不世功勋,才无人提出质疑。
茜香国表面上明良协契,朝野均欢,实则是吞声踟蹰不敢言。”
黛玉与晴雯对视一眼,抿嘴一笑:“怪不得人说状元郎是天下第一的聪明人,看事情就是比旁人透彻。依你之见,朕该如何应对呢?”
陈芳洲踌躇片刻,见帝相二人面色平静,方道:“陛下当主动提及逊位让贤之事,并申饬宰相乃至百司罔顾国法,动摇茜香立国之基。帝王制诏失宜,理当由宰相封驳,司士纠理。
若有百司黎庶攀辕扣马,挽留陛下,则视为真心认同陛下成亲之后,亦可长缵皇图。若无人扳椽卧辙,陛下也不必强留了。”
话一出口,说不后悔是假的,但陈芳洲还是说了。林帝既要、又要、还要的想法,本就是建立在绝对实力之上的产物。
但是民心所向的并不是强权,而是国安物阜,文修武偃,词清讼简。只要君明臣良,致治之隆,百姓根本不会介意皇帝婚否,甚至更希望励精图治的陛下,能有良人相伴。
“陈状元所言极是,茜香国朝堂百司作风务实,因无有祖荫而得官者,枝节牵绊少。彼此也不以清流自居,君子自命,一切凭实绩说话。这一点比中原朝廷要好得多。”
今日晴雯在崇政殿一试,黛玉已知二帝成亲无有障碍了。相对于百司曲言负心之论,黛玉很欣赏陈芳洲的耿直,难免提点他两句。
“中原朝廷素来分门立派,各有山头,朋党之争,士庶攻讦屡禁不绝。像陈状元这样的贤俊,将来少不了被各派争夺。若你想为生民立命,坚守松筠之节,名垂竹帛,朕可以为你遮风挡雨。”
闻言,陈芳洲眸光闪动,鼻尖一酸,心中大受鼓舞,唯有在这一刻他才满血复苏,完全摆脱了最初彷徨忐忑的不安和垂死挣扎的不甘。真切意识到,茜香之旅不虚此行。
他连忙撩袍跪下,向林帝行三叩九拜大礼,以谢知遇之恩,郑重道:“学生唯坚臣节,上奉英主,至死不渝。”
天下未定之时,虏寇交煎,武英帝多仰仗能征善战的勋贵子弟。
而今河晏海清,像陈芳洲这样庶族寒门、布衣百姓出身的文官,秉刚劲之性,有忠耿之清,端方特立之臣,才会是朝堂的中流砥柱。黛玉知道,禛钰这是给她送臂膀来了。
翌日,黛玉训诫百司不得动摇国本,郑重下诏逊位,颁布另择新君的法令。之后留下权杖,起座离开。
以应邀参加滇南七月二十三日海灯会为由,命紫鹃驾辕载书,搬离茜香王廷。
陈芳洲、韩奇为此还牢骚了两句,林帝此举太过仓促,没有给百司及民众,足够的反应时间,恐怕达不到万民苦留的场面。
唯有晴雯知道,黛玉是真心维护茜香的国统,潇洒放下权柄,所思所虑已开始转向中原朝堂。待她完成了甄选新帝的任务,也会辞官离开茜香,追随黛玉履职中原。
从闭殿公布婚讯,到朝会逊位离宫,中间满打满算也不过只隔了一夜。黛玉料想自己会安静离开,压根不会有人拦驾挽留她。哪知车驾才驶出宫外,车轮就转不动了。
“陛下,有人拦驾……”紫鹃才回头告知情况,手里的马鞭就被百姓抢走了。
黛玉蹙眉,疑心是陈芳洲真的设了“扳椽卧辙”的滑稽戏,撩开车帘的瞬间,手指一颤,蓦然呆住了。
目之所及都是填街塞巷的男女老少,远处也是人头攒动,百姓们众星拱月一般汇聚过来,蜂拥堵道,把黛玉的车驾围在当中。
又是抱车轮拽车围,又是手挽手做人墙,还有百司还挨个儿上前行叩拜礼。
“陛下,您践祚不到五年,茜香国从积贫积弱的海外酋邦,在您治下再无人收劳役之累,也无人受饥寒之苦,您兴学办场,陶铸人材,使茜香成为西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