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吾皇黛玉: 220-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红楼]吾皇黛玉》 220-230(第1/28页)

    第221章  吾皇黛玉第两百二十一回

    史枕霞鹤袍入幕府, 李宫裁遗恨结子完

    妙玉心知史湘云聪慧灵秀,胆识过人,加上她性格豪爽开朗, 不拘小节,非常平易近人。而自己孤僻清高, 难以亲近。若有那个话口袋子相伴, 听她叽叽咕咕, 谈诗论道,人生也少些寂寞。

    “陛下果真善解人意,若湘云妹子能来扶桑, 我求之不得。”妙玉见黛玉为自己思前想后, 考虑周全, 一扫忧戚之色,索性“得寸进尺”,又开口道:“既然陛下送了文臣过来, 不如再多送一位武将给我。”

    黛玉当即道:“永龄不能给你!”

    茜香国军备精良, 船坚炮利,但是将帅之才奇缺, 永龄就是唯一的希望了。她可舍不得送出去。

    妙玉知她对永龄寄予厚望, 自然不敢夺人所爱,暗笑一声, “我哪里敢要她呢, 只把尚凌风、关千雪两个,挑一人给我吧。”

    黛玉轻吁了一口气, 点头道:“我把关千雪给你。原本程司马牺牲后, 论资排辈应当是她当大司马,可我为了永龄, 并没有将她晋升。如今跟着你,倒是可以圆她的元帅梦了。”

    “有湘云统领幕阁,千雪执掌兵马,我也再无后顾之忧了。”妙玉得偿所愿,忍不住双手合十朝天拜了拜。

    唯恐黛玉迟了讯息,妙玉还亲捧了纸笔来,催着她连夜写调令。

    希望自己回到扶桑之时,文臣武将已经各司其职了。

    夜里她们同榻而眠,午夜梦回之时,妙玉忽然翻身将黛玉抱住了,眼角淌下许多泪来,呜咽的声响,听着委屈至极。

    “妙玉,你怎么了?”黛玉揽住她的肩背,轻轻拍了拍。

    “我梦见他了……”妙玉望着黛玉,哽咽难语,“那只傻狐狸,再也变不成人了,连话也不能说。我只能替他抱抱你。”

    黛玉心里不是个滋味儿,长叹一声,将她抱紧。

    翌日清晨,她们辞别诺敏各自归国,未免妙玉长途奔波,黛玉让花木兰号先送她回扶桑,再调转直沽港,接自己归国。

    妙玉登车先行后,有侍女向诺敏禀报。

    “可汗,比姬李夫人想求见林帝,在帐中日夜咆哮吵闹,不肯消停。”

    诺敏半眯着眼睛,讥诮道:“这还用我教吗?堵上她的嘴,绑上她的腿,不就老实了。”

    黛玉摇头一叹,拦住那个侍女,对诺敏道:“我去看看她吧。”

    “小心疯婆子咬人。”诺敏提醒道。

    “她不会的。”黛玉让茜红女儿军守在帐外,只身进了圈禁李纨的帐篷。

    囚笼中的李纨,还穿着比姬的诰命服,她见黛玉进来了,声嘶力竭的叫喊戛然而止,慌忙将姑姑冠戴上,强撑出贵妇的尊严。

    黛玉见她的肚子已经显怀了,一时有些愣神,还不知她怀的是谁的孩子,闷声道:“李夫人想对朕说什么?”

    李纨抚了抚衣袍上的褶皱,紧绷着下颌道:“林姑娘,看在我曾是你大表嫂的份上,还求你带我去茜香。”

    “你是中原的叛徒,也是鞑靼的叛徒,我茜香没有收容叛徒的义务。”黛玉一想到贾兰当初的所作所为,心里越发气闷,严正拒绝了李纨的请求。

    从他们母子自风雨飘摇的贾府离开,彼此走的就不是一道路了,更何况他们还是叛国求荣的逆臣贼子。谁也不想沾染她们半分。

    “我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求生,倒不知自己何罪之有?要我刑囚一生。”

    李纨拧着眉头说:“林姑娘抛弃故国,权掌茜香,又摆脱中原羁縻,独立于西海,不也是叛国之行?

    诺敏公主恣情重欲,招惹的一群男人似饥鼠一般,为她驱遣卖命,最后靠裙帷上位为可汗。与我延揽英才收纳良俊图谋权势,又有何分别?我不过是不走运斗败了,才教你们得了意。”

    听了她一腔怨愤不平之言,黛玉蹙眉阖了阖眼,星眸一展,冷笑道:“我成为茜香国的王,从流程到结果都符合中原、茜香两国律法,从政以来,一直为中原捍卫海疆,屏藩南粤,从未危害过两国的主权利益。

    茜香国之所以独立,是因为已经具备了独立自主的军事、经济力量,不必依靠中原的帮扶,相反可以用先进的技术回馈中原。茜香的独立也得到了中原及西海各国的承认,从法理上无可指摘。

    诺敏为了实现草原和平,拒绝与哥萨克人通婚,不惜嫁给仇敌以维护部落统一,清剿叛军,缉拿刺客。亲自主政掌兵,约束草原各部,保持与中原的和平臣属关系,让百姓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她的所有选择,都占据了大义,自然能够收服人心,成为草原上人人敬服的汗王。

    而你李氏一族,卖身投靠侵略者,剃发迎降,以冀胡虏之欢心,换取富贵权势。你们背弃了圣贤道义,数典忘祖。还勾结中原叛军,肆行刺杀鞑靼汗王,破坏和平前景。你半生蝇营狗苟,只求利益权柄,心中哪有半点家国责任?”

    方才还理直气壮的李纨,听了这一席话,面皮陡然僵硬,死死抿着唇,眸中泛起一丝惭意。

    当初她在贾府那条大船快要沉了的时候,选择带着儿子贾兰大归娘家,原本也是自保之举,倒也无可非议。

    后来仕途不顺,久滞难晋的父亲,希望另辟蹊径,投靠鞑靼,以换取高官厚禄。她精于算计,乐于敛财,也不愿再过孤衾冷枕的孀居生活。在权衡利弊之下,才与父亲走上了这条背离故国的捷径。

    然而时至今日,方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儿子铤而走险,断臂换来的爵位金印,还没在怀中揣热乎,就命丧黄泉。她一生的荣耀时光,也在那一刻土崩瓦解,化为齑粉,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一直不说话,空气似凝滞了一般。她抬头看向黛玉,只见她姿仪潇洒,气度高华,眼角眉梢清贵中透着威严,闲雅中蕴着敏捷,单看这份形容,就是她难以望其项背的了。

    妄想与她比,简直不自量力。

    她絮絮说起过往,试图为自己失败的一生作结。

    “想起从前在贾府中,我处处是个可有可无的透明人,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王熙凤身上,看着威重令行的弟妹,如胶似漆的夫妻俩,让我如何不羡,如何不嫉?

    王熙凤是霸王,严苛待下,我就只好做佛爷,宽纵奴仆。在那个深宅大院里,没有权力,寡母遗孤,只能把钱看真了。

    我一概吃穿用度都算在公中,分文不花,每月领着二十两的月例,余剩的钱足够我们母子过一生了。

    可当我见识了草原上掠夺过来的财宝,堆山填海之多,便是做续弦做比姬,撒开了手也花不完,还只是无厌。

    我意识到没有权力的护持,那些钱也是保不住的,于是又拼命夺权,惟利是命。为了兰儿的前程劳碌不休,心疼肝断,早忘了“百姓”两个字怎么写。”

    眼泪顺着她的眼角流下来,濡湿了初生的细纹。李纨啜泣了许久,再度抬头质问黛玉:“难道单纯追求权力与财富也不行吗?一定要把芸芸众生的悲喜,也挂在自己心中吗?世界上有那么多自私自利的富翁,也有不少妄自尊大的酋长,为何不能多我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