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100-105(第14/16页)
最新款,剩下了都给家里带了回来。
虽然不能接打电话,但是用来看个视频小说等等,也挺不错。
而且小巧,就手掌这么大,方便携带。
苏长寻颇为尴尬:“属实是这电视剧太好看了,特别是你饰演的这个角色。”
文弱书生,君秋澜怎么看都不像文弱书生啊。
君秋澜轻笑,“改日给先生全部下载过来吧。”
苏长寻还想再问,见到君秋澜眼底的疲色,还是歇了心思。
他找了小厮,给君秋澜送来一张薄毯:“这雨啊,估摸着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你就在这儿歇了吧。”
君秋澜颔首:“劳烦先生用对讲机跟我爹娘说一声。”
虽然已经很晚了,但是爹娘等不到他回去,恐怕也睡不踏实。
幸好爹娘都知道他今天是在苏先生这里穿越了,天上又在下雨,多半也猜到原因了。
“成。”
对讲机拨通,君郁果然还没睡。
君秋澜解释了两句,说明天早上就回去,君郁这才跟妻子沉沉地睡了过去。
这就是有家人等待的温暖。
伴着雨水打在屋顶上的白噪音,君秋澜这一觉睡得很踏实。
早起的时候,天上的雨还没停,只是下小了一些。
苏长寻让刘同给他送了早餐。
一碗红薯稀饭,一叠豆腐乳。
君秋澜乐不可支,昨日在收获的红薯,今日就煮上了,还有这豆腐乳,苏先生到底是有多爱吃?
吃过早饭,君秋澜也没耽误时间,今天还有别的事情,也要回现代去跟傅宵吃午饭,耽搁不得,他给苏长寻打了声招呼,就准备回去了。
苏长寻家里的牛车被征集去拉粮食了。
没办法,这地方穷,家里能有牛的,都得是挺富裕的人家了。
君秋澜撑着油纸伞,漫步在回家的路上。
城里。
从去年的年底到现在,段文一直在出钱修缮道路,不光是为了方便行车和行人,也是为了市容市貌。
现在大部分道路都已经铺设上了水泥。
经过一夜的雨水冲刷,地上光洁如新。
穿鞋踩踏上去,也不会沾染脏污。
这些路修好之后,段文也发了政令,自家屋门口这块地,都是要负责打扫干净的。
平日里也只能看见一些灰尘,如今是灰尘都见不到了。
君秋澜走在街上,也观察了周围。
下了一整夜的雨,百姓的脸上都多了喜色,注意观察的话,就能发现他们身上都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也没有了那一股隔着老远就能闻到的汗臭味。
可见,不是大家不爱干净,属实是没有这个条件。
还有另外的事情,让君秋澜露出了笑意。
许久没开门的那些粮铺,今天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铺面,开始兜售粮食。
君秋澜去打听了一下,粮食的价格跟之前差不多,但生意并不如何。
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每年秋收,都是粮食价格最低的时候。
现在还没到秋收的季节,但是红薯收获了。
昨日,基本上是整个边城周围的村子集体开始挖红薯。
这红薯的产量,已经不是秘密了。
无数百姓都在感慨,这粮食居然比官府当时发下来粮种时说的产量更高。
等到地里还有常规的粮食收获,再等个把月就差不多了。
到时候就不担心饿肚子了。
再加上,昨夜的瓢泼大雨,几乎是大大地缓解了百姓吃水用水的困难。
谁也不知道这场雨又要下到什么时候,万一像上回那般接连下好几日呢?
这粮铺,要是再不卖粮食,就等着砸在手里吧。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至于这场雨,是否跟他有关系,君秋澜也琢磨过了。
有的事情,并不是一定要去寻求一个答案,能下雨,能让百姓活下去,这就够了。
除了城,城外的路就不如城里的干净整洁了。
到处都泥泞不堪。
君秋澜一脚踩在稀泥里,布鞋很快就被浸染湿了。
他也只能加快了脚步。
对于一个稍微有些洁癖的人来说,真的很难忍受自己的鞋子上的泥巴比鞋底子还厚。
更忍受不了鞋面进水,把袜子都打湿那种黏腻的感觉。
说来也是奇怪了。
从前身为太子的时候,京城的道路也未必有多好,他也不能出门总是坐轿子,该踩一脚水的时候,还是没办法避开。
那时几乎是习以为常,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回府之后,赶紧换下来便是。
反倒是来了贫苦的边城,他现在反而是处处都不习惯了。
城里到村里的这段路,君秋澜走过很多回了。
只是这回的心情有些不同。
虽然地上泥泞,惹人厌烦,但是田里的庄稼好似就十分喜欢这场雨了。
一夜的雨,没有压弯稻谷的腰身,反而是让他们吸饱了水,今日变得更加苍翠了。
“既白?怎么现在回来了?”君郁也撑着伞,正准备出门呢。
君秋澜:“儿子还是得先回家,不然明天又得回苏先生那边了。”
多少是不方便的。
虽然苏长寻知道了他的秘密,昨夜也算是详谈过了,但他在苏长寻面前,也不可能像是在爹娘面前这么自在。
君郁点点头:“赶时间吗?不赶时间的话,不如与爹一起去里正家里一趟。”
“发生什么事情了?”君秋澜问:“爹为何在这个时辰出门?”
君郁笑了笑:“没什么事情,昨日把村里的公田都给挖了,做了一整夜的统计,今日得要准备分发给村民了。”
村民们早就翘首以待了。
昨日就算是再怎么小心翼翼地挖红薯,也总有被挖断和挖坏的。
这些都不易保存,里正就干脆拿了粮食,给大家煮了一大锅的红薯稀饭。
每个人都分到小半碗和一小块红薯。
甜滋滋的,大家吃得可高兴了。
如今又下了一夜的雨,看架势,应该还没有雨停的意思,君郁还得去跟里正商量,他们家这三块田什么时候挖。
红薯耐旱,而且已经到了丰收的时候,跟其他粮食不同,这雨要是一直下,要谨防红薯烂在地里了。
但是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粮食存放在哪里?
村里昨天收获的粮食就够多了,之前不知道产量,也没准备周全,昨日大部分都被拉到村里的祠堂里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