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70-75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70-75(第11/18页)

你的上位者?”

    霍潋心头一梗。

    他当然想要粮食,有粮食,他才能养出强壮的士兵,他才能不怕打仗啊,他才能让将士们能在战场上多活下来几个啊。

    至于上面那个人坐的是谁,他是真的不关心。

    或者说,与其以后幼主上位,被后宫和外戚干政,他宁愿选者君秋澜。

    朝堂上乱成一锅粥,后宫和外戚,都能是什么良善之辈吗?

    君秋澜继续说:“你又如何能保证我在拿到权力之后,不会卸磨杀驴,还会一如既往呢?你是否也会担心自己功高震主,被我忌惮呢?”

    霍潋又是心头一梗。

    自古,武将要么马革裹尸,要么被皇帝忌惮,死相惨烈。

    于他而言,马革裹尸,就是他最好的归宿。

    君秋澜叹息,“这个事情太复杂了,或许你们可以去找苏先生聊一聊,聊一下那个理想中的世界,他或许有些想法,或许能让你们理解。”

    苏长寻……

    其实苏长寻之前就来找霍潋说过几句话,稍微聊过一点。

    说得很隐晦。

    霍潋不笨,能听懂,苏长寻心中有大抱负,可他的抱负想要施展,那也同样需要一个载体。

    君秋澜就是这个载体。

    造反,也得要师出有名。

    不是随便一个读书人登高一呼,就会有人响应的。

    毕竟是诛九族的大罪。

    这要说起来,跟他这个武将,也没什么区别了。

    只是大家的目的不同罢了。

    “还是先来说说,这人头税的事情吧。”这才是最让段文头疼的问题。

    君秋澜嘴角挂上了一丝笑意:“一字诀——拖。”

    怎么拖,也是要有窍门的。

    他继续说:“旱灾不会只旱一座城,这人头税,不会有任何人想交,师兄大可跟临近的几座城的知府商议,你们一起拖,法不责众,并且,你们要同时上书,表明此次旱灾的严重程度,哪怕只有三分旱,也得要表达出十分旱灾。”

    要一看就惨烈,要百姓活不下去的惨烈。

    还要言辞激烈,请求上面发放赈灾粮。

    上位者现在想要钱,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这消息也都是有滞后性的。

    它不能像另一个世界那般,前一刻发生的事情,下一刻就可以全网皆知。

    只要他们联合在一起,表明旱灾的严重性,这光是来回传递消息,都得是几个月的时间。

    真要派钦差下来查证消息?这路上不又得耽搁几个月?

    几个月加几个月,快的话都到冬日了,慢的话都到明年了,谁知道明年的年景如何?

    这一年,不就拖过去了?

    而且,上头的人,其实也害怕乱起来。

    旱灾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好几座城颗粒无收,百姓要饿死了,这个时候再添苛捐杂税,那不就是官逼民反吗?

    真要闹几场起义,上面的人也头疼。

    派人平乱,不也得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吗?

    朝堂乱归乱,但朝臣也不是没脑子的用脚思考。

    段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还是师弟有办法。”

    这个办法虽然不能一劳永逸,但是目前的危机,算是解除了大半。

    君舒婉也出了个鬼主意:“去年咱们这里不是闹过一场瘟疫嘛,俗话都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我们可以稍微传递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出去,让那些人不敢来查。”

    段文忍俊不禁:“只怕这消息传出去之后,边城的百姓先人心惶惶了。”

    去年疫情的时候,他还没上任,却也知道去年的疫病处理结果,是历来情况最好的一次。

    就连他前一任知府,还白捞了一笔政绩,原本只是平调去稍微富裕一点的州府做知府,后来听说是高升了半级。

    可即便是如此,去年的疫病死亡人数还是上千。

    疫病啊,令人闻风丧胆的。

    段文继续说:“如果真传出消息,恐怕跑商的人都不敢来了。”

    到时候边城还会造成物资紧缺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里缺粮食啊,要是没人拉粮食过来,不是更麻烦吗?

    君舒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抱歉知府大人,我出馊主意了。”

    君秋澜见不得妹妹这般,他思索片刻。

    “婉儿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好好执行的话,也是有可行性的。”

    “师弟但说无妨。”

    君秋澜笑了笑,慢慢解释。

    他们自己人知道没有疫病就行了,只需要把这个消息给传递出去。

    城里的百姓,可能就是稍微恐慌一阵,再由官府出面,说明是有人以讹传讹。

    可这个时候,疫病的消息已经传远了。

    本地的官府可管不上外地的百姓,他们要去外地传消息,这是他们的事情了。

    没有人拉物资过来,他们本地也不是不能多组建几支商队,他们自己去外头拉回来,也是行得通的。

    而且这些都是暂时的。

    疫病不会一直有,再怎么样,就算再惨烈,大家都得病了,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是好是坏,都会有个结果。

    到时候那些人估算着时间,想到边城缺乏物资几个月,难道不会冒险一试吗?

    消息真真假假,民间又如何能完全分辨。

    君舒婉眼前一亮,“还是哥哥比较聪明。”

    君秋澜莞尔:“是婉儿聪明,要不然我也不会想到这些办法。”

    段文和霍潋都点了头,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特别是段文,“你瞧瞧,你本就是天生的领导者。”

    侧门表达自己的态度。

    君秋澜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转头又看向霍将军。

    “红薯的种子,我尽可能地给你想办法多弄点过来。”

    这下,霍潋的眼睛也亮了。

    竟是不顾身份,直接对君秋澜抱拳行了个君臣之礼。

    “君公子,此前我说过的话算数,若是你有想法,我霍潋愿带着十几万兵马追随于你。”

    顿了顿,他又有点难为情。

    “就是到时候还劳烦君公子替我想想办法,把是京中的老母亲,以及两个孩子,还有族亲们都接出来。”

    武将在外,家眷留京,那就是人质。

    真要起事,霍潋不可能对家人不管不顾。

    不要说什么忠孝两难全的狗屁话,他守卫边关,打仗,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家人能安居乐业吗?

    他们霍氏,几代忠臣良将,就出了他这一根反骨啊。

    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