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御前女官》 70-80(第6/21页)
丞提前打好招呼,这瓷器不许让他们私下运出去一件,另外,让县尉调集一些人手,给我守好了,我倒要看看,这些人还敢不敢围在门前叫喊。”
从她这弄去几十万两银子,这钱是那么好吞的?她要他们全都吐出来。
左玉有些迟疑,“姑姑,会不会太狠了?万一他们不开窑怎么办?会不会生乱子?”
赵长宁嗤笑道:“好言好语的就容易蹬鼻子上脸,你还想挨一次骂?”
左玉一想到那些商人恶心的嘴脸,还有他们骂的难听话,二话不说转头就走。
这次过年就不太热闹,安义也随着船回了玉京,宋环和周淼都不在,清清冷冷的。
年未过完,已经有人开窑,十中有五皆废,这让赵长宁也忍不住心头的怒意,这些人真是没完没了地贪。
真当她是泥捏的?
得知废窑不再被朝廷承担,这些人虽有些怒意,骂骂咧咧的,但也忍下了,因为皇上真的下旨今年也不需御贡瓷器,这真是晴天霹雳。
至于尚好的几窑,品质也十分一般,没几个能看得过眼。
但这些人之所以全不在乎,因为以前反正有人兜底,好坏没差,差的也有银子拿,但现在似乎不一样了。
有些人选择默默回头,决定不再敷衍了事;有些人却依旧不改,仗着有窑,胡作非为。
而赵长宁寄予厚望的郑婵,却异军突起,每一窑都顺风顺水,不止白瓷更上一层,青花也炉火纯青。
她看着面前胎薄如纸,光影照人,釉色如玉、绘制着葡萄纹的玉壶春瓶,露出难以置信的眸光。
“这当真是郑婵烧出来的?似乎比之从前的任何一个都要好。”
明秋用力点头,“姑姑,哪怕是在大庸,这对玉壶春瓶也价值不低啊。”
赵长宁惊叹起来,“我记得她父亲的窑,离城里有些远来着?”
“嗯。”明秋道:“我们还劝她不要老是跑那么远,没想到,她父亲的窑,竟然如此神奇。”
赵长宁很想去见识见识,她有预感,这个小姑娘,会给大庸的瓷器,带来另一场变动。
郑婵跪在窑前的空地上,念念有词。
她等念完后,还流了几滴伤心泪,随即起身,才瞧见赵长宁等人。
“姑姑?”她不好意思的抹眼泪。
赵长宁上前拍拍她的肩,“想爹爹了?”
郑婵点头,目中多有留恋,“爹爹的窑,总让我觉得他好像还在,我一想到他,我就浑身是力气。”
赵长宁没有言语,只默默陪着站在一边,郑婵比她幸运,记忆中,她的爹爹似乎只有醉醺醺、凶巴巴的样子,不过,这些也都很久远了。
或许,这就是郑婵能屡屡成功的原因。
“郑婵,你想不想做魁首?”赵长宁的语调清清淡淡,如同冬日里的一杯温茶,醇香浓厚,“或许从此以后,再没有钧窑、汝窑、磁州窑,只有景德镇瓷都之名。”
郑婵面色惶恐,有些尴尬,“姑姑,其实我也没有这么大志向……”
“不,你有。”赵长宁笑道:“你若想将你的叔叔伯伯堂兄们踩在脚下,那你必须有,我答应你,那一日,我一定向皇上为你请封,如何?”
郑婵一听到什么叔叔伯伯堂兄,登时满脸怒气,目中的火快要喷了出去。
她咬紧牙关,拳头攥紧,“姑姑,我会好好努力的。”
过了正月,赵长宁终于收到了皇帝的旨意。
主要讲了三点,第一便是户部欠的五十万两,会一次性下发;第二,她送回去的红夷大炮,他很喜欢,问她想要什么赏赐;第三,这次的事儿做得很漂亮,回京后,会升她为正五品,从此与百官同立朝堂。
赵长宁长长吁了口气,她很满意这个奖励。
开春后,这些商户终于发觉了不对劲,这钱再不像从前那么好拿了。
但此时已经下不了赵长宁的贼船,也有人想往外运,都被拦了下来。
大家终于发现,这个女书令似乎并不是好说话的主,只是从前没看清。
赵长宁不在乎有人骂她,她只在乎自己的任务,能不能完成的漂亮,至于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将来有的是钱给他们赚。
此刻她也意识到,比起权力,钱还是不太够看,这些人再怎么蹦跶,也逃不出她的手心。
越靠近权力,就会发现,这是越发令人迷醉的东西。
明秋是最高兴的,因为钱一下子就充裕了,再也不用一分钱掰成两份花,和那些商户们争吵,也有了底气。
那些早就看不顺眼的烂人,哪怕送来还算不错的瓷,说不要就不要,哪怕他们跪下求她。
她们牢记姑姑的话,这天,是该变变了。
二月还未过完,就已经积攒了三万件瓷器,而且精品不在少数,这让赵长宁十分高兴。
当然,也对被坑的钱越发恼火,之前这些人到底是有多敷衍?好好的瓷不烧,专为坑钱?
与此同时,去往玉京的船也开始返航,和安义一起回来的,居然还有许婆婆。
许婆婆看到赵长宁,围着转了好几圈,“瘦了,瘦了好多,是不是没好好吃饭?明轩跟我说你还喝酒呢,哎,女孩子要注意身体啊……”
赵长宁虽面色淡淡的,但心里还挺高兴。
清明还未过,方文海在广州又开始催了,说是风向不等人,要开始运送瓷器了。
赵长宁知道,也是时候回京了,她坐不了船,陆路可比水路要长多了,得提前出发。
她将明秋和左玉留在了景德镇,托府台大人照看,另外答应二人,会派人前来替换,如今都过去这么久,宫中选拔的女官,想必不少了。
等回到玉京,已经过了六月,天儿热了起来,些许蝉鸣在枝丫间叫唤,玉京的一切都还那么熟悉。
赵长宁不敢耽搁,在水儿巷稍稍休整洗漱后,便赶紧进宫复命。
没想到,和她一起到的,还有广州市舶司的好消息。
紧赶慢赶,精益求精地六万件瓷器,带回了二百七十万两白银,利润之丰厚,令人咋舌。
方文海胖乎乎的身影都快要飘起来了,昂首挺胸,抬手阔步,整个人自信无比。
“女书令,为皇上办差,可真不泳意啊。”他抹了抹额头不存在的汗,“缘分嗷,咱们这都多久没见面了?一回来,还像是约好的。”
赵长宁听他忽然蹦出来的家乡话,没忍住笑起来,“是啊,不容易。”
方文海嘿嘿一笑,“待会儿见了皇上,您可要多为咱们市舶司说说话,这么些年,市舶司做的活儿也不比别人少呢……”
二人一边寒暄一边往勤政殿去。
沿路不少人看到后,都有些激动地喊一声“姑姑”,也算是给足了面子,让赵长宁十分受用。
勤政殿外头似乎也没有变化,石灯一如既往擦得干净,角落的杂草也依旧茂盛着,因早早就通知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