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郎君的彪悍夫郎: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柔弱郎君的彪悍夫郎》 50-60(第12/16页)

农陶丰年搓了搓粗糙的手,犹豫着开口:“前些日子,我看你们每回拉着车子出去,回来时车都空了这番椒,真这么好卖?”

    八月虽然热,但晨间露水重,陈淮安还没回答他,就感觉嗓子有些痒意,他忍不住压着嗓子咳了几声。

    几乎是他咳嗽声刚起,屋里就出来一个劲瘦的身影。

    陶十七手里拿着一件外衫,不由分说的给他披上,也不管有没有外人在,他关切道:“让你多穿些不听,这下好了。”

    语气虽是责怪,但动作确是心疼。

    说着又给他倒了一碗温水:“放了蜂蜜,喝了润润嗓子。”

    陶丰年姓陶,虽然关系有些远,但按理来说和陶十七还算族亲。

    现在他却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等着陶十七忙,也不敢打扰陈淮安喝水,更不敢催促他回答。

    陈淮安接过温热的碗,喝了一口,清甜的味道润湿喉咙,确实舒服不少。

    他对上众人呆愣的视线,有些不好意思:“咳~这番椒味辛,但没有茱萸苦涩,不管是做菜拌面都很好入口,镇上的酒楼、杂货铺都很喜欢,确实卖的不错。”

    这话是回答先前的问题,陶丰年听了急着追问:“那我们现在跟着你种还来得及不?”

    陈淮安点点头:“来得及,这番椒生长周期短,这茬儿种下,正好在霜降前收。”

    他顿了顿,为了让大家更放心,补充道:“而且,这番椒在我们这里还比较少,每亩产值至少是菜籽的两倍。”这还是没有加工后的估算。

    “两倍?!”张莲声音发抖:“那我家地全种上!”这样岂不是抵得上两年的收成。

    “别急,我话还没说完,”陈淮安不得不打断他,给他泼了盆冷水:“这番椒是个‘金贵’的,耐不住水淹,所以大家上茬儿种过水稻,排水性又不好的田,都种不了。”

    “啥?”张莲愣了愣,心情跌倒谷底:“我家多是旱地,唯有两亩肥田今年刚种了水稻,这下岂不是”

    院子里的人都是村里条件困难的,多是因为田地薄的多,肥的少,现在听了陈淮安的话都有些失望。

    陈淮安宽慰道:“大家别急,地薄没关系,咱可以养,这番椒反而在旱地还好活些。”

    大家这才重新振奋起来。

    他语气带着认真:“既然大家都愿意跟着我干,那我先说好,这番椒我按照每斤十四文的价格收,这个价是油菜的两倍。”

    他把碗里的水喝完,被陶十七自然的接过去,又去到厨房兑了些温的。

    张莲看两人这自然关切的互动,忍不住小声跟旁边的赵招娣说道:“赵姐姐你看,这十七哥把陈二哥照顾的真好,跟捧着个宝贝疙瘩似的~”

    赵招娣也笑起来,她能感觉到她这弟弟变了不少,但好在是往好的方向走的,现在日子也过的如此好,是好事。

    陈淮安看着陶十七忙碌的身影,眼里都是笑意,但嘴下的话却十分严肃:“当然,如果有觉得卖给我不划算的,也可以自己找路子卖,但到时候价格卖的不好的,就自己负责,与我无关。”

    大家纷纷交头接耳算起来,这油菜籽价格每年在每石九百文左右浮动,按斤算下来,才七八文,陈淮安这价格确实公道。

    “还有,”陈淮安的话并没有说完:“每年年底,辣酱卖出后,除去成本,利润的三层,按照各家卖给我的番椒分量给你们分红。”

    “分红?这是啥意思?”一旁的赵招娣终于忍不住开口。

    陈淮安微微一笑,更直白的解释道:“就是额外的钱,卖的好,大家分的就越多,当然卖的不好,就少些。”

    这话如一个炮仗,炸响在大家中间,众人终于坐不住了。

    “我家有三亩旱地,都愿意拿来跟着陈二哥种番椒!”张莲虽然是个哥儿,却敢第一个开口。

    赵招娣紧接着开口:“我家能拿出四亩!”

    剩下的陶丰年和另外两户,也终于表态。

    陈淮安看着激动不已的众人,终于安心下来,这带领大家致富的步子,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最终大家敲定下细节后,陈淮安准备跟着大家去地里,帮忙看看哪些地能用。

    陶十七这时候走过来,拿着斗笠和水壶:“把这两个带上,太阳大了,别晒着。”

    众人抬脚走在前面,纷纷装作看不见。

    陈淮安乖乖接过陶十七给他准备的东西,也嘱咐道:“那你记得给自己煮两个鸡蛋吃,别饿着肚子下地。”

    他这番忙起来就没功夫给两人做早饭了。

    陶十七点点头:“行,那煮好我给你也送两个来。”

    陈淮安拢着披着的外衫,看着众人快走远了,迅速在陶十七嘴边亲了一口,赶忙跟着走出去。

    赵招娣走在最后,看他跟上来,拿出一个油纸包:“二弟,早上做的油饼子,你吃着垫垫肚子。”

    陈淮安愣住,这看着就像特意给他准备的,他看着女人关切的眼神,最终还是接了过来:“多谢。”

    过了几日,田地都看好后,大家开始积极翻地,准备播种。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这边陈淮安却愁眉不展。

    他坐在油灯下,面前摆着一张纸,新买的毛笔沾上墨,不断的在上面写写画画,涂涂改改。

    陶十七看他坐在那儿,已经有半个时辰没动地方,一直唉声叹气,似乎有不小的麻烦。

    他轻轻走上前去,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满了字,中间几行还被着重圈了出来:

    “鲜货易烂,要急收。”

    “作坊太小,产能不足。”

    “订单有限,销路不足。”

    陈淮安对着纸上的难题,想了又想,张莲他们期盼的眼神历历在目,犹如实质般沉重的压在他肩上。

    “太晚了,明日再想?”陶十七低沉的声音打破屋里的沉闷:“万事开头难,咱们一件一件解决。”

    陈淮安从思索中脱离出来,侧身看他:“话是这么说,但是这些问题不解决,我总怕让大家空欢喜一场。”

    陶十七上前捧着他的脸,轻轻按揉他的眉宇:“别急,有我呢。”

    说着他指着纸上的问题说道:“收货的问题算小事,到时候在霜降前提前通知大家采收就行,作坊太小咱们就找工人扩建,销路不足,咱就扩大销路,这些问题总能解决的。”

    陈淮安又看着纸上自己写的内容,前两个确实好解决,就是这订单问题有些棘手。

    现在种植的人一多,辣椒产量就翻倍,镇上商户就那么几家,很难吃下这么多辣椒。

    如果订单不足,就只能砸在农户自己手里,基本会赔的血本无归。

    所以扩大市场就要开拓隔壁小镇,甚至县城的市场,但是他们人脉有限,这事儿不好办。

    陶十七看着他的目光落处,知道他的忧心,他暗自思索着,心里已经有了成算,等他先去探探情况再给阿淮说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