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成为诸侯王之后》 140-150(第8/16页)
大衍给予了离渊该有的排面,皇帝于大朝会上接见了离渊使臣。
前来的离渊使臣的样貌很符合当下大衍对离渊人的印象,身材高大魁梧,肤色偏黄黑,高鼻深目,结辫披发,毛发旺盛,几乎满脸的络腮胡,看着颇具凶相。这使臣的大衍话说起来有些瓮声瓮气的,不是很流利,但该表达的意思表达得十分准确,至少上至皇帝下至满殿朝臣都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离渊派遣使臣前来递交国书只有两个大目的,其一是向南边的大衍朝正式宣告大可汗换人了,乞罗扎汗已于二月下旬病逝,草原各部族共同拥立阿希烈为新汗王,已祭告天神,如今特来向贵国皇帝陛下告知;其二是新任汗王阿希烈希望能与大衍结成邦交,约为兄弟之国,彼此互不侵扰,互通互市,和睦相处。
此话一出,不得不说朝臣们受惊不小,因为以他们对离渊目前情况的了解,心中其实是更倾向于新汗王阿希烈会兴兵南下的,如今这使臣说什么?新汗王不仅不想动兵打仗,还是来交好的,这实在是有点反常了。
朝臣们第一想法就是怀疑离渊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还是离渊又发生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但无论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个时候多年在朝堂上混迹培养出来的政治素养让他们都稳住了面上的神色。
离渊使臣既然在如此正式的场合提出了建立两国邦交之事,不管答应还是不答应,当下大衍都要给离渊使臣一个回复。此事颇为突然,皇帝只是兹事体大,又过了一边场面话,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离渊使臣预想过这个结果,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再次强调了一次他们这次是带着离渊以及大可汗满满的诚心诚意而来的。
皇帝下令将离渊使臣一干人等安置在使馆,令人好生招待。且先不管离渊私底下是不是在打些什么别的主意,人家将礼数方面做的挑不出什么毛病,明面上更是声称是来与大衍建立邦交的,大衍这边就不能小气,要展现出大国气度与风范。
朝廷前头安排好离渊使臣,叫负责此事的鸿胪寺官员好生招待,也是为了拖一段时间,毕竟离渊突然一反常态跑来说要交好大衍,朝廷这边若是不将背后的原因调查清楚,也拿捏不好处理此事的分寸。
首先重点调查的离渊那边究竟是个什么情况。阿希烈在正月离渊祭天之夜成功反杀海克罗和都力之后,紧接着以雷霆手段清洗了那些死忠于海克罗和都力的部将亲信,狠狠震慑了一番草原诸部,将自己离渊汗王的地位与威信彻底奠定下来。这个过程有点长,从正月祭天之后一直持续到三月初,阿希烈率领兵马亲自上阵,将那些不服他的离渊贵族全都杀光,以鲜血铸就了他通往汗王之位宝座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之中,病重的乞罗扎汗终于撑不住了,在二月下旬从王庭传出他的死讯。当时正在清理最后一点海克罗和都力剩余势力的阿希烈从草原赶回王庭,正式继位大汗。随后这位汗王阿希烈就开始着手与大衍建立邦交的事情,自然离渊也有内部反对的声音,不过那些都被阿希烈给压下了。
“这个阿希烈手段了得,恐怕不输其祖父。”
东宫里,栎阳长公主百里澄评价道。太子与其余东宫臣属心中何尝不是这般想法。离渊有如此能主,对于大衍来说并不是好事。
可眼下离渊这位新汗王却无意与大衍开战,他的行事作风与以往的汗王大不相同,至少在对待大衍的事情上显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做法。在阿希烈之前,以往的草原汗王看待南边的中原王朝的态度就是一块肥肉,经常琢磨着要怎么啃下来一块大的。
乞罗扎汗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当年趁着前朝哀帝死后中原的混乱想要南下,只是最后被各路诸侯联手打回去,饶是如此他最后还是领着离渊骑兵劫掠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粮食和人口回去。大衍立朝之后,乞罗扎汗因为之前对大衍获胜的“功绩”,对外显示出的对大衍态度一直是看不起的轻蔑之姿,直到今上继位之后,离渊想要南下进犯的行径大多都被大衍强力阻击,离渊那边的气焰便逐渐没了一开始的嚣张。
可这么多年了,离渊正式向大衍提出建立邦交、约为盟好之国,这还是头一回。所以才说离渊那位新汗王真是很不一般,他似乎没有之前草原汗王对大衍的好战。
大衍这边也打探了离渊那边的情况。阿希烈做出这个决定连大衍这边都觉得难以想象,离渊那边就更不用说了,那些离渊人只觉得阿希烈这个新任大可汗是不是疯了。说得好听是建立邦交,但在崇尚武力好战的离渊人看来,此举跟离渊向大衍服软示好有什么区别?
离渊上层贵族很多强烈反对,不能接受,甚至因此使得有人认为阿希烈对内向自己人下手凶狠残酷、不讲情面,对外却软弱可欺,觉得他不配成为离渊的大可汗,继而产生反对阿希烈上位的呼声。但这些反对的声音都被“一意孤行”的阿希烈强行镇压下去,所以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太子詹事说道:“据说那位新汗王的生母是哀帝时被掳掠到草原的中原人。”
或许这是阿希烈想要与大衍交好的原因之一,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结果已成,朝廷这边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同意离渊提出的缔结盟好之国的请求,但有关互市互通以及一些其他问题的细节还是要再进行商议。
到底打仗是一件有伤人和之事。大衍这边才安生了三十来年,这时间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并不长,等于刚从哀帝之后的战乱喘过了气,内部各项才刚刚走上正轨,若起战事必然要受到冲击,而且如今朝廷的情况也不适宜将大部分的精力耗费在应对大规模的外部战争之上。
大衍这边很快给了离渊使臣回复,表示愿意与离渊建立邦交,但一些具体的事宜则是要详谈。而皇帝近来头疼之症愈发频繁,遂将此事交给了太子牵头去办。
太子,太子身体最近也不太好。
但此事事关两国邦交,更是牵涉到未来边境几十年的和平,兹事体大,不容轻忽。太子是国之储副,身份是足够的,由太子出面办成盟好之事是最适宜的,也是皇帝对外显示出对太子的看重,东宫无论如何都不能推拒此事。
这份差事并不算很难办,大衍和离渊双方都有停战修好之心,总体的基调是定下了的,剩下的大多是细节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只是繁琐了些,需要花时间、付出精力去慢慢磋商,而其中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谈是互市的问题。
离渊那边的态度是希望多开几个榷场,并希望能够从大衍淘换到更多盐、茶、粮食、铁器等物品。虽说是交换,离渊那边用草原上盛产的牛羊马等物来交换大衍的东西,但有些东西比较特殊,比如说铁器之类,不能说完全不给,但给多少也要控制在一个合适的量,而大衍这边也想要离渊的良马……
榷场是必然要开的。离渊这两年因为气候变化的原因,草原上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牛羊等牲畜都减产了,牧民损失惨重,要生活下去都显得困难许多。若是不通过榷场让离渊那边换取到足以令他们生存下去的物资,离渊骑兵还是会越境过来劫掠边民的。
可开几个榷场、开在哪里,如何管理,税率如何定,这些都是问题。
等朝廷与离渊彻底将建立邦交的事宜敲定,离渊使臣带着新出炉的国书回离渊时,时间已经来到了四月。
江都这边也收到了大衍与离渊定下盟约的消息,更收到了朝廷要在江都建立一个榷场的圣谕。这倒在意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