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成为诸侯王之后》 80-90(第6/13页)
封地里杵着这么一个怀有异心的庞然大物,百里漾很多时候也难免头疼。因为你不知道褚氏会在什么时候闹出什么样的幺蛾子来给你添堵, 而事实上褚氏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在百里漾就封的前三年, 褚氏明里暗里闹出来的幺蛾子就没有少过。那时候百里漾想要做些什么事情, 就会有各种阻碍冒出来。后面两年好了许多,百里漾不会容忍由褚氏一直掣肘他的局面, 设法收拾了几回褚氏的子弟和爪牙,削掉了部分褚氏子弟和拥趸的官职, 这才使得自己在江都能够逐渐放开手脚,任意施为。
“整日看着他们这样上蹦下跳的, 何时是个终结?”百里漾叹道。
褚氏与百里漾的立场不同, 从褚之彦将嫡长女嫁给定安王开始, 他们就注定了会这么一直争夺下去,直到其中一方彻底失势为止。他们之间属于是权力的斗争,是百里漾与褚氏背后的定安王的斗争,除非褚氏与定安王解绑,否则百里漾是不可能放过褚氏的。
“那一日必将不远,大王定能如愿。”范国相斩钉截铁道。
在范国相看来,怀郡褚氏就如困兽之斗。随着大王对江都的掌控日渐稳固,褚氏也蹦跶不了多久了。至于定安王,他远在定安, 不说这手伸不伸得那般长,即便是伸过来了,给他斩断了就是。江都,这是他们大王的主场。
范国相道:“当下的局面于大王而言只是小麻烦,真正头痛的当是定安王。”
他这么说自是有缘由的。
这就要说到当初定安王就封之前发生的一点往事。兴业?年,三皇子百里洪的十一岁生辰刚过不到半月便有朝臣上奏,请议皇子洪封王就藩事宜。大臣这么做依据的是高皇帝立朝后定下的规矩,皇子年满十二岁即封王就藩,理政安民。一年的时间去安排准备这件事情,算不上早也算不上晚。故而大臣这时去奏请此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皇帝也应允了。
按照步骤,接下来便是要选定封号以及封国。百里洪行三,在太子已正位东宫的情况,作为此代皇嗣之中第一个封王就藩的,皇帝对他就封的事情心中已早有安排,甚至为他划定了相当不错的封地,封号也拟了,只等着时候差不多了拟旨发出去。
前期一切进行得很顺利,但太顺利了就容易起波折。
因为在这件事情里,身为主角的百里洪却不乐意。一旦封王就藩,就意味着他要离开湛京,离开这个天底下最大的权力中心,这对于胸怀远志的他来说怎么可以接受?可他不接受也得接受,这件事情的决定权不在他,也不在其他人,而在皇帝一人。皇帝想让他出京就藩,他就不得不从。甚至百里洪乃至周贵妃都不能表露出不情愿,生怕皇帝惹得生怒,从而不喜他们母子。
皇帝总归对周贵妃和百里洪这对母子还是颇为喜爱的。在与周贵妃相处时,皇帝松了点口风让周贵妃知晓了他对这个儿子的安排。
出手颇为大方的皇帝预定划给百里洪的封地不仅地域广阔还多是富庶之地,其中就将怀郡包括在内。没有错,一开始皇帝给儿子封地的时候,设想的局面并非是如今的模样。在皇帝最初的构想里,怀郡以及周围的几个县是划给定安王的。
既是如此,这事情又是怎么发展成今日的模样的?
只因周贵妃在得知皇帝对儿子的安排之后,面上欢喜不已,同时心里也计较开了。既然不能动摇皇帝遣子就封的决心,那就在这件事情上为自己尽力争取更多的好处。怀郡褚氏的名头天下皆知,儿子又即将就封,到了封地上避免不了要与褚氏打交道,若是能够将褚氏拉到儿子的这条船上……
世家大族的名头还是很吸引人的,哪怕褚氏现在看着有些没落了,可那到底也是屹立了上百年的存在。周贵妃也是出身大族的,只是比起强盛时的褚氏还是差太多了。要拉拢这样的家族,一般的东西可打动不了他们。
思来想去,周贵妃想到了联姻。一个正妃之位,就不信褚氏不动心。而褚氏也确实动心了。新朝初立,褚氏的地位着实有些尴尬。褚氏的目标不仅是要保住现有的地位,他们还要想办法恢复家族之前的荣光。将家中女儿嫁给三皇子百里洪成为正妃,使得褚氏直接与皇室建立最亲密的关系,便不用再担心褚氏会被百里氏彻底清算,甚至,他们还可以谋划更多。
双方各自都有自己的谋算,但最终一拍即合。双方达成合意这件事情是私底下进行的,周贵妃并不敢让皇帝知道她在私底下已经谋划好儿子的婚事。但怀郡在外,消息一来一往的,不知怎么的,这件事情还是泄漏出去让皇帝知晓了。皇帝的恼怒可想而知,气过之后,他却当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情,转头将原先划定给百里洪的封地重新改划,等到正式下旨的那天,周贵妃母子两人傻了眼,看着皇帝笑吟吟的脸,母子俩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是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乖乖认了。
这些事情没有多少人知道,百里漾能知道是因为这是皇后告诉他的。皇帝将原本划给定安王的怀郡划给了他,造就了如今的局面。对于定安王来说,这是皇帝给他的教训;于百里漾而言,这算是一次考验。
起先刚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百里漾只是单纯地以为这是皇帝给定安王自作主张的惩罚,可到后来,他渐渐地发现这不只是皇帝为了惩罚定安王的随手为之,还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考验。若是连一个封地之内的家族都压不服,皇帝也不会对他有其他的期待了。
正是因为如此,百里漾在对待褚氏的问题上不能有一丝的松懈,也更不能手软。而现实的情况也更像是他与定安王借着褚氏在隔空斗法。他们之间的争斗,从百里洪生出问鼎之心的那一刻开始就避免不了,也从百里漾就封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就江都目前的局势而言,优势在百里漾,褚氏已经不能如之前那样随意给他使绊子了,相反,褚之彦还得小心着别露出什么辫子马脚给他揪着发落了。
以上,这四月之中江都的庶务经由范国相的处理并没有产生什么问题,接下来范国相要说的是有关离渊的问题,这个比前面的那些更为要紧许多。范国相先递给百里漾一份战报,上面详细记载了此前离渊来犯的情形与战况,并附有军功名册以及抚恤名册。百里漾之前在湛京也收到过一份战报,但并不妨碍他此时再看过一遍。
离渊来时是突袭,边境的将士初时仓促迎战吃了一波亏,但守关的将领反应迅速,及时调动士卒进行反击,将劣势扭转,成功驱逐了来犯的离渊骑兵。一场突袭战,对抗过后产生伤亡是必然的,有人因斩获而立功得以升迁,有人则因伤致残或者干脆失去了性命。
战争是残酷的,因为它必然伴随着伤亡。而翻开抚恤名册,上面的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的逝去。
“亡者厚恤。因伤致残者伤愈后发放定额三倍的银钱,遣其归家,名下田亩免除五年赋税,除本人外,再免去家中一名成丁的徭役。”百里漾看过抚恤名册之后,对范国相说道,“此事责成靠得住的官吏去办,有伸手的,立斩不饶。”
百里漾知道底下的官吏会趁机给自己捞油水,这种事情不说在江都存在,乃至在整个大衍潮都是相当普遍的。这是由于当下的时代以及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大环境如此,百里漾杜绝不了。
你捞一点小钱养家,百里漾不知道可以不去管。可你要是大捞特捞,把自己养成一条贪婪流油的肥虫,那是他不能容忍的。他更不能容忍的是有些人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