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文德皇后传: 15、胜败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文德皇后传》 15、胜败(第1/2页)

    长孙无忌还在门外说着什么,听见妹夫扬声道:“你自己走就是了,有什么可辞行的!”

    一天来八百回的,也不曾见辞行过一次,今天啰嗦什么。

    门打开,露出内兄圆圆的脑袋:“我是想跟你借几个府兵使使,我们家也要收租赋了。”

    舅舅不在,庄园的典计只怕也要作妖,高家的庄园小,养不起部曲,也不能配府兵,手里没有兵使,总是镇不住人的。

    李世民忙道:“随便你,就带去你们府上用吧,不必还回来,年下流寇多,叫他们给你们守着门户,别招了贼。”

    长孙无忌答应着,又起了坏心,逗妹妹:“嫣儿,娘正在家里炸鱼酥呢,你要不要回去吃?”

    “我去拿!”李世民忙不迭道:“我跟你回去拿鱼酥,嫣儿,你在家等我。”

    无忌转而逗妹夫:“你一来一回就凉了,鱼酥凉了不好吃的。”

    “我快马去,快马回,很快就回来,嫣儿,你等我啊。”

    说罢他急忙起身,就要换衣服出门,长孙嫣噗嗤一声笑出来,李世民一头雾水,不知道她笑什么,在回头,内兄也笑倒在地。

    长孙嫣这才饶了他一句话:“我阿娘年下才炸鱼酥,这离年下还有十几天呢,你去哪里偷鱼酥来?”

    李世民松了口气:“那等年下我给你取去就是了。”

    他点了几个府兵,备上甲胄兵刀,跟着内兄走,长孙无忌就笑:“怎样,这回可是我帮了你的大忙。”

    李世民是个懂感恩的人:“等忙过年下这阵,我请你吃五个烧饼夹炙羊肉。”

    无忌就等的这句话,连忙点头:“成交!”

    三日后,各典计都将租赋分红送了来,比之往年只多不少,只是城西的庄园,因着李贵作梗,一时间寻不到合适的典计。

    李世民就将新妇拉到身前:“以后府里的事情,都由二娘子做主,谁要是敢欺负娘子年轻,欺瞒罔上,别怪我手里的刀兵不长眼。”

    众人忙答应不迭。

    长孙嫣这才又给了他好脸色。

    她打点府中产业,惊讶不已,李家光在晋阳太原两处,就有五个合计十几顷地的庄园,并有十几家店铺,收成都很好,听说老家还有个八顷地的大庄园。

    高家也只有一个几百亩地的庄园,并两个铺子,就能养活一大家子了,时而还有余粮,日子过得很是宽裕。

    李家这合计二十多顷庄园,在加上这么多铺子,所得的钱粮,只怕花都花不清。

    李世民也不无得意:“除了河东的八顷地是祖产,其他都是我爹娘这些年来经营的,我们库里的大钱,绳子都放烂了,也没有用完。”

    还是之前他娶妻,阿娘叫人抬出来两车,撒着用了些。

    说到公婆,长孙嫣提醒他:“如今你病也好了,家里年景也好,你该给公爹写封信,报个平安了,公爹一个人在外面任上过年,怪可怜的。”

    这也说中了李世民心事,只是没好意思提,如今妻子给他把笔墨纸砚都备好,他就装作一副不情愿的样子,写了一封信,又整理出满满两大车财物装好,派了一队卫兵,又请了私家镖局,两方人马护送去怀化郡。

    杨玄感的起兵虽然在军事上威胁不大,在政治上却意味着严重的后果。杨玄感公开宣称杨广是昏君,罗列了他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的种种失政之处,宣布要“废昏立明”,这使他的统治威信又一次巨大下滑。

    如果他能仔细思考一下杨玄感对他的指责,那么他的命运还有挽回的希望,因为杨玄感对帝国政治的病灶判断得很准,然而杨广却根本不愿意回想这个逆臣的那些狂悖之词,他不相信别人会比他英明。

    他坚持自己的判断,认为是征高丽失败,才带来这一切后果,因此只有征服了高丽,他就能挽回声望、挽回民心、挽回自己的前途和命运。{1}

    大业十年,皇帝下诏再次征发天下兵,攻打高句丽。

    再一再二不再三,这正好是第三回。

    消息一出,天下惶恐,大隋军民们已经见识到了皇帝的高超指挥技巧,王薄所作《无向辽东浪死歌》的含金量还在上升,谁会愿意去高丽送死呢?

    甚至有人传言,当年先帝发兵伐陈,陛下只是挂名元帅,实际是高颎指挥全军,方才得胜。

    连长孙无忌这种曾经对皇帝无脑崇拜的世家子弟,也察觉到了不对,私下里和妹妹妹夫讨论时,也连连摇头:“想来当年伐陈之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能尽信。”

    长孙嫣与丈夫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用罢晚饭,长孙嫣在佛前做晚课,今日念《大悲咒》。

    观音菩萨低眉慈目,俯瞰众生皆苦。

    李世民是不信佛的,他年少生病,父亲去佛寺发过誓愿才好,为了还愿还捐了尊佛像,逼着他在佛前磕了几个头,也算是做了佛门弟子,但他心底里还是兴趣缺缺。

    事在人为,指望佛祖做什么。

    依他看,都是骗钱的把戏罢了。

    不过他是很喜欢他的妻子念佛的,她的声音好听,念起佛经来更加好听。

    李世民盘腿坐在妻子旁边,看着她背脊挺直,双目微阖,双手交叠,与面前的观音菩萨正相对。

    一时间竟不知谁才是观音。

    长孙嫣做完功课,侧头看着她的丈夫,他望着佛像前的袅袅香烟,似是在回忆什么。

    “陛下自前岁决定征高丽起,便广发河北山东百姓服劳役,入海建船,农夫们日夜泡在海水里,下半身都溃烂生蛆,死者十有三四。”

    “因为工程太急,到了秋收时分,也不放百姓们回去收麦,农户们家中只有妇孺,麦子收割不及时,到下了雨,都将麦子们烂在地里,一年辛劳,就此白费,几乎连饭都吃不上。”

    这都是他去涿郡一路亲眼所见,百姓们吃不到饭,就要落草为寇,抢吃抢喝,长此以往,天下必乱。

    他正在心里思忖,要不要把母亲的遗言告诉妻子,却听到妻子说:“我既然已经嫁给你,无论你要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李世民喜出望外,要扑过去亲妻子一口,却已经被她用手指顶住下巴。

    长孙嫣看着丈夫的眼睛,一字一句道:“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这句话,我也替你记着。”

    隋军纷纷在路上逃亡,皇帝几次下诏征兵,到临渝宫,祃祭黄帝,斩杀叛军者以衅鼓,依旧成效了了。

    人心二字,不是兵刀可以降服的。

    李家也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长孙嫣的族叔长孙顺德。

    他也在征兵之列,为了躲避兵役,不去辽东送死,逃到晋阳,听说族侄女嫁到唐国公府,现下正与丈夫管着府里事务,漏夜投奔而来。

    寻常亲戚投奔,也不过添副碗筷,可这是逃役戴罪之身,谁敢收留,长孙嫣顿觉胸闷:“就说我们夫妇已经歇下了,叫他吃了闭门羹就走吧。”

    李世民却不同意:“既然是你的族叔,那也是我的长辈,怎么能给吃闭门羹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