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文德皇后传: 11、留别妻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文德皇后传》 11、留别妻(第1/2页)

    私底下,李渊却和妻子夸耀:“咱们三娘嫁去柴家后,功夫越发厉害,二郎也不差,对他们夫妻两个也不输的。”

    窦瑾自然得意,也不看看谁生的。

    只是念及次子,李渊不免叹息:“只可惜两位长孙大人去的早。”

    这两位长孙大人就是二儿媳长孙嫣的父亲和二伯,他们兄弟两个在朝中为官,很得皇帝信重。

    夫妻俩对儿女们的婚姻,都是有安排的,长子建成要袭爵守业,就为他求娶了持家有道的郑氏女。

    次子世民不得袭爵,但他长于弓马骑射,靠家里的门荫,做个千牛备身不成问题,但要再往上走,就少不得要指望岳家两位长孙大人的助力了。

    谁知道天不遂人愿,婚事刚定好,两位长孙大人就接连过世,这点帮衬便没了。

    窦夫人倒是很看得开:“父母岳家都是外力,儿郎们若有本事,自己的前程自己去挣就是了。”

    幸福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由李三娘子率领的娘子军成立不足十日,便要各自散去。

    就在长孙嫣已经可以不必在场边溜圈,甚至能在背后骚扰李二郎的时候,就在她已经可以勉强拉开弓,射出第一支箭的时候。

    阿贞姐姐要随丈夫回河东老家,秀宁姐姐要随丈夫回长安了。

    短暂的相遇相知之后,不知何时何地还会重聚。

    分离前的晚上,李三娘特意设了案几香炉,三人于月下祭拜,义结金兰,还煞有介事的请李渊夫妇上座,给他们磕了个头。

    窦夫人很高兴,她很乐意看到女儿和儿媳们相处融洽,还备了红封给她们:“来,给我的三个女儿。”

    她特意将红封在丈夫面前晃了晃,意思是你没有准备吧。

    谁料李渊捋捋胡须,慢悠悠地从袖口里掏出三个红封。

    窦夫人颇为惊讶:“你们阿耶平时万事不挂心的,没想到还知道要备红封。”

    姐妹们更高兴了,李二郎却不乐意,抗议道:“光女儿们有红封拿吗?女婿们就没有了吗?”

    他已经很自觉的做了女婿了。

    窦夫人只骂他贫嘴,一家人乐作一团。

    翌日一早,建成及三娘两夫妇拜别长辈,由二郎送出城去。

    儿女们一走,窦夫人难免伤怀:“我这几个儿女,总是聚少离多。”

    守得住夫妻情分,就守不住母子情分。

    尤其是她最近几日身上总是不好,恐儿女们担心,也没有表现出来,还是二儿媳心细,看她用饭不香,请了大夫来瞧,说是染了风寒,她原本说不打紧,但还是叫儿媳压着躺在床上歇息几日。

    长孙嫣服侍婆母用药,一面安慰她:“父母爱子之心,虽隔千里不能断绝,您只需好好保养身子,总有一日阖家还能团聚的。”

    “就是,”李二郎不知道从哪里伸出个脑袋来:“更何况还有您的二女婿守着您呢。”

    他接过妻子手里的空药碗,回禀母亲:“大哥和三姐传了信来,他们已经到了长安和河东了,嘱咐您和父亲好好保养身体。”

    窦夫人嗯了一声,看儿子的眼睛一个劲儿往儿媳身上瞟,心里暗笑:“我身上已经好了,二郎,把你媳妇领走吧。”

    李世民一喜,立马答应一声,一把把娘子抱走了。

    转眼三月,天子御驾抵达辽东,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亲征高句丽。

    正月时,他就已经下诏征集天下兵集于涿郡,开始召募百姓为骁果,修辽东古城贮备军粮。

    但河北山东的情况比杨广预想的更差,粮食已经无论如何都征不上来了,只能从全国各地调粮。

    山西的李渊收到了诏令,他作为押粮官,运送山西粮草去涿郡。

    河南的杨玄感也收到诏令,在黎阳郡督运河南粮草。

    同样的命令发布给不同的人,得到的反应也大不相同。

    李渊叹了口气,他自幼丧父,虽然有个世袭的国公爵位,又是先皇后的外甥,当今天子的亲表弟,但官运并不算好。

    无他,当年他被皇后姨母养在宫里时,与大表哥杨勇交好,结果大表哥被废,二表哥上位,自然对他不喜。

    因此他前些年一直被外放到下面当刺史,虽然在下面过得并不差吧,但并不接近朝堂核心,甚至于今年年初他才调任卫尉少卿,刚才从文职转了武官。

    如今天子有诏,不敢不从,他即刻就要出发,妻子窦氏自觉夫妻一体,自然要相随。

    次子李世民也跃跃欲试:“倘路上遇到贼寇,儿可以为阿耶做先锋官!”

    长孙嫣见阖家都要去,自然也要跟随,不过话一出口,就被三人一致驳回:“你不能去!”

    自从皇帝开始打高句丽,山东河北反军四起贼寇横行,绝不能带着刚过门的新妇去那边,太过危险。

    长孙嫣不同意:“婆母近日身体不豫,我要跟随服侍,我就坐在车里,不出去见人。”

    窦夫人就笑:“我不过是咳嗽两声,早就好了,不必操心我。且以前你公爹出外任,我都跟着的,没有事的。”

    长孙嫣忙道:“既然如此,二郎出外任,我也要跟着的。”

    李世民哄她:“我去是给阿耶做前锋的,这一路舟车劳顿,你又身体不好,倘若生了病,我还要担心你。若耽误了粮草,阿耶也要吃罪。

    你就留在晋阳,我送你去舅舅家,你不是也想你阿娘吗,正好你可以多陪陪你娘,这样不好吗?”

    长孙嫣一听有理,但她到底舍不得丈夫,临走前,给丈夫收拾了半日行李。

    李世民心中得意,别看妻子平日里围着母亲转,关键时刻还是想着自己的,就听到娘子说:“我总惦记婆母的身体,你随行在外,要多留心。我叫大夫包了些婆母常用的药材,也写了几个药方,你都带上,路上婆母若有不适,及时给婆母熬药医治。”

    长孙嫣没意识到丈夫的失落,只是继续嘱咐:“你的脾气急,急起来就爱犯头风,在外面要格外小心,动大怒前,先想想家里还有娘子等着你。”

    李世民又坐回去,低声答应。

    “春夏两季的衣裳鞋袜,我都给你包好了,若是到了秋季你们还回不来,我就托人给你送秋衣。”

    长孙嫣向来话少,今日却絮絮叨叨的说了半日,她说一句,李世民就应一句,仿佛日后的许多年,他们夫妻都是如此一般。

    末了,她握住丈夫的手,望着他的眼睛:“我会想你的。”

    在那之后的许多年,李世民都无法忘记那个时刻,他新婚一个月的妻子,说她会想他。

    可惜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想他了。

    一家人出发前,李世民送妻子归宁于舅家。

    高士廉已经知道情况,叹了口气,嘱咐外甥女婿:“劳烦告诉亲家,把粮草运到就回,一定明哲保身,明哲保身啊!”

    李世民抽了抽唇角,深觉妻舅大人和他老爹真是对好亲家,如此默契,连说明哲保身这四个字时的语气都一模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