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大明主导丝绸之路(二更合一,一百二十九万营)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大明主导丝绸之路(二更合一,一百二十九万营)(第2/3页)

一个人是侯爵,国公牛叉,排挤你,嘲笑你!

    今天,周德兴再次遭遇了嘲笑。

    周德兴抹了抹嘴,冷笑:“我确实比不过你们,但我儿子强啊。你们呢?汤和你的儿子汤鼎呢?徐达你的儿子徐辉祖呢?”

    汤和:“……我儿子也名列前十!”

    徐达:“……我儿子年纪小!”

    周德兴冷哼:“前十?你儿子是我儿子的手下败将。年纪小?你儿子是我们三人中唯一没有火焰袍的人,孤立他!”

    汤和看了徐达一眼,然后不顾手上还有西瓜汁,拍着大腿哈哈大笑:“对,只有你儿子不是标儿手把手教导的第一批弟子!”

    徐达脸一下子都黑了。

    他立刻道:“老大!”

    朱元璋用屁股挪动椅子,后退一步:“你叫老大也没用,规矩就是规矩。”

    徐达道:“常葳、陈理、明升三人怎么就可以算作第一届!”

    朱元璋道:“常葳成绩一直保持前五,标儿的学生们一起向标儿请愿为常葳发袍子。陈理和明升身份特殊。张士诚的儿子们将来也有袍子。你要不先去叛个国,然后投个降?”

    徐达:“……”你信不信我他妈真的反了你!

    朱元璋不信,徐达也不信。所以朱元璋继续吃瓜,徐达气得想揍人。

    虽然后几届的学生也有袍子,但标儿手下第一批学生穿的袍子和后面人的袍子能一样吗!能一样吗!

    徐达快被自己晚婚晚育气死了。我以前为什么就不想结婚呢!

    周德兴扳回一城,肆意嘲笑徐达。

    汤和原本和徐达一起嘲笑周德兴,现在也和周德兴一起嘲笑徐达。

    反正都是兄弟,嘲笑谁汤和都开心。

    朱元璋时不时煽风点火,就差没喊“打起来打起来,我要看血流成河”。

    羽毛球场上,刘基和李善长因为一个球算不算分数也吵了起来。宋濂和叶琛正在劝架。

    廖永安放下暖手炉,试着抽打陀螺,怎么抽都失败。

    季仁寿和朱升站在正在敲东西的朱标身旁,好奇地询问这些器材的作用。

    高丽一众大臣噤如寒蝉。

    “首先,解决这里的问题。”

    但跟随标儿,花云还是很高兴的。

    秩序和理念,都在大明海军的航程范围内。

    “看什么呢,过来吃饭了!”马秀英高声道。

    他接下来,要推广纺织机,将纺织工坊改成纺织厂。

    未来大明的战场基本都在海上,这群学生将是大明第一批受过新式教育的海军将领。

    朱标抬头看着墙上挂着的地图:“通过南洋,向西方的门户也打开了。我们的市场很大很大,只需要认认真真和和平平地做生意,就能赚得很多。”

    朱元璋不仅让燕乾回到朱标身边,还把花云也派了来。

    他们惧怕高丽王的惩罚,居然行刺高丽王。

    朱标想,现在这个大航海时代是大明开启和主导。他希望新的丝绸之路,仍旧和以前一样,是一条共同繁荣昌盛之路。

    朱元璋仍旧有些担心:“他们和你配合少,不如文正和文忠贴心。要不让文正或者文忠留下来一个?”

    朱标在推行井田制的时候就租了许多田地种棉花,后来朱元璋又左手倒右手,赏赐了朱国瑞许多田地。

    他现在就要用机器挤垮南方的纺织工坊,收割南方经过多次迁徙,仍旧剪不断理还乱的当地豪强势力,让他们破产。

    朱元璋皱眉:“真的不多选一个?”

    ……

    朱标站起来,手放在眉前仰望天空:“今年北京的雪居然也来得这么早,好兆头啊。”

    洪武五年结束了。

    “来了!”

    经过工匠们的琢磨,和纺织女工们的摸索,朱标得到了新的织布和纺纱工具。他不知道这些工具比起历史中的珍妮纺纱机和飞梭是好是坏,但织布的效率已经提高了五倍左右。经过近一步摸索和改良,织布的效率可以高达十倍。

    若几十年后,□□广一带,恐怕就有许多豪富的良田变成经济作物,但现在,各地都在种粮食,工坊并未多兴盛。

    朱标哭笑不得:“李叔叔就罢了,徐叔叔年纪还不大吧?好啦,有徐叔叔就够了。小将我这里又不缺。”

    这些田地除了普通种粮食和交税充盈国库之外,大部分都种上了经济作物。现在还有小部分田地成为新粮种的试验田。

    现在正好是推广纺织业的时机。

    朱标道:“你随意。不过现在最好别搬,因为南方还不安稳。”

    们都忙着种地果腹,豪强们正在被拆分,大部分人都忙于生计,物资还未充裕到小手工业者兴盛的时候。

    之后朱标会卖机器,指导他们改革工厂,并且逼迫他们加入纺织协会,制定最低薪资和最高工作时间等业内规则,将工业化第一步的秩序定下来。

    纺织机械的改良一直在进行。华夏以前有过水力织布机,只是没有普及。

    朱标终于选了一个人,朱元璋才满意。

    直到马秀英和李贞一边说话,一边带着扛着羊的李文忠和朱文正进来,他们才停止了吵闹,准备吃晚餐。

    高丽王选长相俊秀的贵族子弟入宫伺候,名义上是培养心腹,实际上是满足需求。

    朱标目前纺纱织布的原材料是足够的。

    李贞听着朱标的期望,先露出向往,然后道:“但许多国家都很短视,他们恐怕不想和别人一起繁盛。”

    朱元璋显然也知道这一点,他只是抱怨而已。

    朱元璋道:“你是个能打的文臣,可以给标儿当护卫。”

    李贞参观完海军基地之后,非常认可这件事。

    至于周岁,他才十六,洪武六年十二月的时候才满十七。

    朱标道:“不是已经定了让徐叔叔来帮衬我吗?大明开国功臣第二第四都在北京坐镇,我还有什么不满意?”

    这时候朱标推广纺织机械,将纺织业推入机器时代,不会影响到普通的利益,反而会让他们收益。

    他带出的第一批学生虽然大部分毕业,但毕业后很多人都选择留在北方受他调遣。

    廖永忠冷笑:“你说是就是?证据呢?”

    后来这群贵族子弟惑乱后宫,弄出了人命。

    现在他不怕了。有本事就反扑一个啊。

    工业化是为了让过得更好,血腥野蛮的扩张不可取。这不符合我们华夏的传统。

    就算是正哥,朱标也会逼着他干活,一个都别想逃。

    朱标摇头:“他们都想立功,我怎么能约束他们?趁着他们还能打,就多潇洒一下。将来他们打不动了,还是要来帮我干活的。”

    可怜的徐叔叔,自家爹弄个“朱国瑞开国功臣第一”,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