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陈迪从东大陆归来(二更合一,霸王票加更)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陈迪从东大陆归来(二更合一,霸王票加更)(第2/3页)



    不过一□□爬字的臭爹现在居然模仿王叔叔的左手书,模仿出了七八成神韵,确实是牛。

    朱标看着王袆的字,又看着亲爹模仿的字,脸板不住,笑了。

    为了面子,爹真的很拼,也真的很厉害了。等父子二人坦诚相见时,他一定要好好夸夸爹。

    王袆酒醒了之后,就完全忘记了醉酒后的事。

    朱标知道王袆这个弱点,才故意灌醉王袆。

    王袆摸摸脑袋:“我昨晚喝醉了?”

    朱标把王袆头发写的字和脚画的画拿出来,问道:“你说要送给景濂先生。”

    王袆做出一副“我想起来”(其实没有想起来)的表情,道:“送!别忘记告诉他,这是我用头发和脚画的!”

    朱标笑眯眯道:“好,我这就遣人送回去。”

    王袆得意洋洋。不愧是喝醉酒的我,这字这画真是神韵十足,一定能好好向师兄炫耀炫耀。

    王袆炫耀完之后,就去北京官学安了家。

    他去了一趟云南,风光是风光,就是身子骨颠坏了,生了一场病,累不得。

    北京比南京气候差,但这群人总觉得有朱标在的地方,生活就能过得好。所以朱元璋就让王袆去北京养身体,养好身体再回南京。

    王袆闲不住,一来北京就当起了官学老师。

    他自诩能文能武,又立下了三人灭一国的战功(王袆:我和燕云、康茂才合力嘎嘎乱杀!),学生们都很喜欢这个厉害的老师。

    朱标也把弟弟们交给王袆教导。

    虽然他自己也会教,但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智慧,能青史留名的大儒更是有其值得学习的地方。只要有条件,老师越多越好,这也是“兼听则明”的体现。

    在朱标的耳提面命下,弟弟们都很老实听话,王袆直夸朱标的弟弟们都是乖学生。

    朱元璋得到王袆的信时,差点把早餐的肉粥喷出来。

    朱元璋震惊:“我家那几个臭小子,乖?!”

    众所周知,朱元璋嘴中的“我家的臭小子”不包括标儿。

    马秀英笑道:“他们上学敢不乖,标儿一定会训斥他们。”

    朱元璋擦了擦嘴:“这倒是。既然他们学得进去,干脆让宋濂他们也去轮流教教,减轻标儿的负担。”

    马秀英赞同道:“他们长大了,也该学一学理学的一些东西,才好和理学的人交流。虽然他们心里不喜,还是得装一装。”

    “理学啊。”朱元璋脸色古怪,“季仁寿和朱升年纪大了,现在还到处乱跑。我看他们也别跑了,去北京让标儿帮他们养老好了。”

    马秀英哭笑不得:“北京的气候可不是养老的好地方。”

    朱元璋道:“有标儿在,北京就是比其他地方适合养老。”

    马秀英无奈:“行行行,你说了算。但也要老先生们同意,你可不能乱来。或许老先生们想回乡?”

    朱标惊讶地下巴都要掉了。

    有孩子的胡顺妃和没孩子的胡贵妃都被朱元璋这一手吓到,各个也比以前更加低调。

    最后他还在后宫让人开垦,种桑种棉,让妃嫔们除了上学,没事就在宫里种田织布。

    马秀英虽然自己节俭,但也怜惜郭宁妃和其孩子,便由着郭宁妃。

    他现在正在头疼,要怎么告诉朱标,他又多了一个庶弟。

    虽然大家语言不通,但大明幅员辽阔,不识字又乡音不同的人太多,大家都习惯了比划。

    徐达笑道:“我就是突然感染了风寒,哪需要标儿给我调理?”

    朱标十分喜欢这个好学的年轻人,送给他启蒙书本,让朱棣和朱橚教导他学习大明的文字和官话。

    “我想,学,做纸,和墨。”陈东问道,“可以,用什么换吗?”

    朱元璋理直气壮,我家皇后就喜欢种田织布,你们难道比我家皇后还娇贵。

    这样忙起来,后宫因进了许多新人而有些紧张的气氛,又变得平和了。

    “陈”是跟着陈迪姓,“东”表示他从大明东方而来。这个名字看似简单,对陈东而言,十分有意义。

    朱元璋想起皇宫里自己的庶子庶女,脸色不虞。

    那位年轻的巫师十分聪明,很快就学会了用毛笔和纸张,每天手不离笔,每天都会记录下一大堆东西。

    郭宁妃先夭折了一个儿子,又得了一个儿子,现在宝贝得紧,什么东西都要最好。

    而未来如何,谁也不知道。

    朱元璋道:“我看他们是一点都不想回乡,就想到处乱跑。”

    原本那些秀女贡女虽然知道自己生前不能当高位嫔妃,也是为了生下大明的皇子而争宠的。

    他们都知道,文人们不会支持他们现在教授的一套。所以兵营中那些没读过书、书读得很少,又对朱元璋非常忠诚的士兵们,成为他们最好的“弟子”。

    到秋季的时候,朱元璋终于能带着马秀英去北京过年,顺便把一众老臣也带去了。

    但他家标儿骂了“洪武皇帝蠢”,他立刻就放弃了“兵户制度”,改为民兵和兵役制度结合。等大明有钱了,就争取往标儿所说的“军队职业化”转变。

    朱元璋看到后宫那些女人不开心,他就开心了,批改砍人脑袋奏折的速度也更快了。

    朱元璋淡淡道:“标儿曾经说,孩子小时候就要教导。三岁看到老,三岁还养不好,就歪了。”

    朱元璋半点没有认为自己哪里不对。他对这些一直陪伴着他的女人,心中的温情总是不多的,是一个很典型的封建大男人。

    他和朱升现在都认为,让这些只知道听命令杀戮的兵了解自己为何要打仗,等“退伍”后就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说不准还能成为大明的基石。

    玉米!红薯!土豆!辣椒!西红柿!

    朱标笑道:“你们带来的粮食,已经足以交换了。”

    这样几个月过去,大明官场上下都换了一遍,朱标派去各地巡游的戏曲社都到广东唱戏了。

    不愧是我们泱泱华夏,日月大明啊。这道德感就是不一样。

    当下的人只知道现在,大明官场杀了这么多官员,居然能顺利过渡,没起多少涟漪。

    到达新大陆的时候遇到极端天气,被当地人救下并热情接待,这件事好耳熟啊。

    朱元璋以后宫嫔妃不多,不需要进那么多伺候的人为由,放出了一部分宫女,又停止往宫中进宦官。

    这东大陆,当然就是朱标心心念念的“美洲大陆”!

    朱标基于这件事与“感恩节”起源的超高相似度而惊讶。除他之外,所有人都对陈迪所作所为没有一点惊讶。

    靠着比划,大明人很快就和这几十个东大陆的人聊上了。

    陈迪一直坚信朱标所说的“东大陆”的存在,朝着东边一直前进,经历了许多险情,终于到了东大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