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古代生活日常》 170-180(第4/25页)

便变了脸色,惊讶的问:“你父皇在民间真有遗珠?”

    周祺眼角跳了跳,见母后脸上纯然是听闻了八卦的好奇,并无什么怒气,他心中愈发无奈道:“母后,那种世家诋毁父皇之语,如何能当得了真!”

    郦太后忙收起了八卦之心,尴尬的讪笑两声,问道:“你说要我收女,若不是皇室流落在外的血脉,我朝与周边诸国又从不联姻,那是为何?”

    周祺解释道:“是一朝臣之女,便是刚才那进贡的布料辛氏丝坊之主,因她大义慷慨,进献了许多股份与我,还帮我收回世家土地,我先前封赏她为县主,但想来总觉得亏欠颇多,母后不是一向遗憾未得一女吗?此女聪慧难得,容貌也生得好,母后见了定会欢喜,若母后收她为义女,朕便能封她为公主。”

    郦太后虽长居深宫,在先皇驾崩前也不曾得居高位,但并不是个没见识的妇人,那辛氏有蚕种,是什么样的富贵前景,她自然懂,这么大的财富那女子却能送出近半数给她的皇儿,就冲这个郦太后也不会拒绝周祺的提议,便说:“好好好,那我生辰那日你请她来,我便当场收她为女。”

    等郦太后用完晚膳,皇上便告辞离开,皇上一走,郦太后便让心腹宫女把她珍藏的首饰拿出来,那宫女闻言羡慕的说:“那位县主真是好命,得皇上看中,还能有太后娘娘为义母。”

    郦太后选中几套适合年轻女子穿戴的,让宫女帮她单放起来,准备到时候送与她的未来义女做见面礼。

    郦太后确实很想要一个女儿,她算是先皇难得信任的后宫女子,但在先皇选中她儿子为继承人之前,她在后宫一直不招人眼。

    这后宫的女人,人人都想要一个皇子傍身,日后才好有依靠,但是一个就够,过犹不及,她一个没有背景的小家之女,若是有了两个及以上的皇子,必会被人注意,成为宫中的靶子。

    就好像虞贵太妃,她生了三皇子本来还一直是后宫透明人,三皇子不是很聪明,兄弟之间斗法本也没人拉上他,可偏偏虞贵太妃又生下了九皇子,三皇子便被有心人撺掇,傻乎乎的凑进了争夺皇位的陷阱里,失了皇子身份被贬为庶人不说,如今还被圈禁着呢。

    若是当初郦太后第一胎生的是公主,她便敢再冒险生一胎,拼个皇子,但第一胎已经是皇子,若再生一个皇子,她怕护不住孩子们,便再也不敢怀孕生子了。

    她入宫前便通一些药理,自生了周祺之后便一直避孕。

    现在听儿子说要送一个聪明漂亮的女孩来给她做女儿,郦太后也有些期待起来。

    辛月还不知道她刚做了半年县主,马上又要升职了,坐着宫中的马车被安全的送回了家。

    和宫中内监道谢又送了个荷包之后,辛月进了家门,家中不论爹娘、姑母、兄妹,都有些挂心她为何入宫这么久不归,现在见她平安回来,才都放心下来,辛姑母立刻起身说:“月娘这一日都没吃饭,怕是饿了吧,姑母给你煮碗面条去?”

    辛月的肚子里被玉米和红薯塞得满满当当,而且这两种食物没那么容易消化,她半点都不饿,还有些胀气呢,连忙摆手说:“姑母莫忙,我在宫中吃过饭食了,今日什么都吃不下了。”

    听到辛月说在宫里吃了饭,家人都十分惊讶,辛长平先开口问:“皇上留你们用膳了?”

    “只留了我,皇上果真如爹爹所言,吃穿用度十分朴素。”辛月摇摇头,想起那位被连总管带走的张氏丝坊少东家,也不知道他现在如何了。

    来京城后这几日在忙着筹备丝织大会的事情,还一直没有时间同爹爹与哥哥聊她的新想法,今日正好爹爹和哥哥都休假在家,辛月便说:“爹爹、哥哥,我有重要的事情想请教你们。”

    辛长平还以为是辛月入宫发生了什么事情,宋氏和辛姑母自认帮不上什么忙,也不凑过去,于是辛长平便带着儿女去了自己的书房。

    都坐下后,辛长平问女儿:“今日在宫中发生了何事?”

    辛月想着爹爹便是在户部任职,想来应该也知道些内幕,便说:“我与那张氏丝坊的少东家一起入宫,说来也怪,他一路都十分紧张害怕的样子,我还以为他是因为初次面圣所以这般,谁知皇上只不过问了一句他家既是江州最大的丝坊,为何才有两种布料入选,那张经便突然瘫跪在地,举报了江州蒋家与徐家侵吞税银。”

    辛长平在户部只做厘清田地之事,倒是亲家杨怀德在带头清算各地商税,两家住得近,又在一处做事,他们倒是常常同去同归,现在家里人多拥挤,杨怀德才不再过来,先前还常常过来蹭饭呢。

    辛长平确实有听杨怀德说过江州税银有蹊跷,他们查出的外地绸布商人贩布

    纳税的数额和江州产丝、织布的税额对不上,相差甚远。

    现在听辛月说起这事,他恍然道:“竟然真是江州织行搞鬼,既然这张氏丝坊的少东家吐了口,想来此事一出,户部有得忙了。”

    可不是,追缴历年所欠税银,这可是个大工程,不知道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年文书要翻呢。

    不过此事和辛长平关系都不大,他是厘清田地的牵头人,便是杨怀德那边人手不够,要调人帮忙,也不会调动到他头上。

    和女儿就更没什么关系了,辛氏商行如何纳税辛长平都知晓,绝无半点隐匿的,所以女儿说有要事要问,必不是此事。

    辛长平便问:“月娘,你说有重要的事要请教我们,是何事?”

    辛盛也好奇的看过来。

    辛月便说出她考虑了许久的一件事情:“爹爹、哥哥,你们记得你们去京城后,我与江、韩两家达成合作之事吧?”

    辛长平与辛盛都点头,京城与潍县通信不便,他们是事后才从女儿的家信上得知此事,但不论是辛盛还是辛长平,都不觉得女儿这般做不对。

    虽然江、韩两家与自家颇有私怨,但一是终究没有伤害到自家什么,冤家宜解不宜结,既不是生死仇敌,便没必要抓住不放。

    二则是江、韩两家有回头之心,他们愿意上交土地给朝廷,此乃大事,那点小恩怨在朝廷大事面前,便该放过了。

    辛长平闻言便说:“月娘此事办得甚对。”

    辛盛也点头附和道:“妹妹做得好。”

    辛月倒不是要向爹爹、哥哥求认同,她只是以此事为引,说出她思量许久的一件事,道:“自那之后我便在想,当年明相以海贸之利,诱使安州世家和皇室宗亲上交土地,如今皇上要继续收土地之策,可海贸之利已经被安州世家和皇室宗亲固化了份额,皇上还能拿出什么来与世家交换?”

    辛长平有些惊奇的看着自己的女儿,他本以为女儿要与他请教的是商行之事,怎么也没想到竟然谈及的是国事。

    倒不是他看轻自己的女儿,只是女儿去年才开蒙读书,虽是儿子在负责教导女儿读书,但辛长平也常过问女儿的读书进度,知道女儿如今最多也就是一个蒙学生的水平。

    他知道女儿在经商方面素有天才的奇思妙想,但他现在依然十分惊愕,大概就相当于现代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突然和父母开口畅谈国家大事。

    辛盛也有些惊讶,但是在离开潍县之前,他与爹爹科举分析考题时都没有避着妹妹过,想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