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古代生活日常》 160-170(第14/24页)

和姑母、表妹则带着行李和带给家人的物品另坐一辆马车。

    是的,辛姑母和郭玉娘也跟着辛月一起去京城,一是辛姑母不放心辛月一人去这么远的地方,虽然有护卫保护,可护卫们毕竟都是男子,二是辛姑母想辛年了。

    辛年从生下来第一日起辛姑母就日日帮着照顾,满月之后宋氏忙着筹备开铺子做生意,小娃娃可以说是辛姑母一手带大的,辛姑母把辛年带到了一岁多,现在已经分开了快半年,辛姑母实在想他。

    正好现在已经十月,到了京城等十月中旬开始的丝织大会办完,便快入冬了,入冬了辛月本就要进京和家人团聚,自然不会再折腾着回一趟潍县,辛姑母和郭玉娘若是现在不随着辛月一起进京,便只能等入冬之后自己去京城了。

    她们留在潍县又没有什么走不开的事情要做,自然便此时随着辛月一起走了。

    出发之前,在药堂学徒的姜南星特意送来许多防身和治疗常见病症的药来,还不好意思的说:“这些药都是我求着阿爷制的,月娘妹妹你们放心的吃用,绝不会吃坏肚子。”

    姜南星为何有此一说?他自上回被黎山书院的先生劝退,挨了姜御医的打后,便被他阿爷送去了药堂做学徒。

    辛月也没想到,竟然会在苏大夫的仁心堂里见到学徒装扮的姜南星。

    辛氏商行有上千名工人,这么多的人,无法避免会有人生病,古代许多人却极怕生病,因为看病很贵,便是商行给工人的月钱颇多,也有工人生病之后不去看大夫,只用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偏方治病。

    偏方当然有管用的,许多人靠着偏方治好了病,辛月便不知道,但有那一直没治好的,请的假太久才传到了辛月耳朵里。

    辛氏商行的制度是辛月参照了现代公司制度制定的,所有工人没有一个不称道辛氏商行仁慈。

    辛氏商行允许工人请假的,如果是没有生产任务的时候请假便不扣钱,若是有生产任务的时候,请假的人回来能补上自己的任务也不扣钱,若欠了多少没补上,那便按量扣减工钱。

    那会是有一个染坊的工人请假了月余都不曾回来上工,辛祝这才报到了辛月这里,问请假这么久,是不是要考虑新招人来顶替这人。

    辛月问了一句那人是为何请假,辛祝回说是生病了,辛月忙带了些补身的礼品拉着辛祝一起去探望,这才知道这工人本只是小疾,却只在家用偏方治病,偏他用的偏方好似不对症,越治越严重,拖到现在已经起不了床。

    辛月忙去苏大夫的仁心堂请苏大夫来救命,刚好遇见了新入职的药堂学徒姜南星。

    姜南星背着苏大夫的药箱跟着一路跑,到了那工人家中,苏大夫上前去诊治,姜南星才有时间和辛月说起话来,道:“我才想着过几日休假去寻你,告诉你我在这家药堂做学徒,今日就先遇见了,月娘妹妹你与苏大夫熟识?”

    辛月点头说:“我家自搬来县城便是多劳苏大夫替我家看病诊治。”

    姜南星恍然点头,道:“难怪先前你病得那么重都能吊命许久。”

    辛月愣了愣问:“这有何说法?”

    姜南星笑了笑说:“苏大夫的父亲曾是我曾祖的徒弟,跟着我曾祖学医数年,是我阿爷的师弟,所以我阿爷才送我去苏大夫家的药堂做学徒。”

    “原来如此。”辛月没想到苏大夫和姜御医竟然还有这种渊源,那苏大夫应该叫姜御医一声师伯。

    那日苏大夫妙手回春,救回了那工人一条命,辛月因此做出一个决定。

    辛月习惯于现代的医保制度,既然古代没有朝廷牵头的医保,她便弄了个商行职工医保制度来,从商行每年的利润里提取一部分出来做职工医保基金,若商行的工人生病,便可去苏大夫家的仁心堂看病诊治,工人只需要出三成诊金,余下七成苏大夫拿来商行结账。

    辛月特意开了一次全商行职工大会,以这位险些丧命的工人为例子,警醒大家莫要瞎用偏方,病了一定要看大夫,莫怕看病费钱,所有工人都是商行的家人,商行愿意为工人们出大半诊金。

    至此之后,辛氏商行的工人有病便都愿意去仁心堂看病,而姜南星作为学徒,也时常被打发来辛氏商行结诊金,与辛月常常见面。

    辛月有一回因为吃过了炸物和辣椒,上火起了口疮,姜南星自持学了医术,便制了一副清火丸给辛月吃,辛月倒是很信任他,吃了他的清火丸,口疮虽消了,却拉了几天肚子,险些脱水。

    姜南星吓得不行,忙求助他阿爷,姜御医开了药一副就把辛月的腹泻不停治好了,而姜南星则被姜御医再次举着拐杖狠揍了一顿。

    这回姜南星心中愧疚,便没躲,实打实的挨了一顿狠揍,哭着抹泪说:“阿爷我知道错了,日后制药一定严谨,不出师前绝不给人吃。”

    出发前两日,黎山书院放假,沈砺拿着上回辛月与郭玉娘的作业来辛家,他说:“月娘妹妹,此去京城路远,千万多加小心,你

    未离开过贺州,许是会有水土不服之症,若有难受记得去姜家药堂求药。”

    姜南星送来的药里便有治疗水土不服的,但沈砺是一番好心,辛月便只是点头应好。

    沈砺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本薄薄的册子来,笑着说:“我知晓月娘妹妹不喜金银,偏爱美食,我长在京城,也知晓些京城美食所在,皆都记录在此册中,月娘妹妹得闲之时可去寻找品尝。”

    君懂我!

    辛月瞧着这礼物,简直喜出望外。

    要知道现代人出去旅游,第一件事便是搜索当地美食,辛月以往和父母旅游,便要在某书、某评上收藏一堆当地美食店地址。

    可这古代就没有这种便利了,辛月此次去京城,可要待上三个月,等过完年,元宵节后才会动身回潍县,这么长的时间若不用来吃遍京城美食,岂不是白去了京城!

    接过沈砺的美食推荐书,辛月如获至宝,瞧着沈砺的眼神如看亲人,若是现代辛月都要脱口而出一句爱你了!可这是含蓄的古代,辛月只能说:“多谢沈家哥哥,这上面的美食我定会都品尝一遍,沈家哥哥有何想念的美食?若能存放数日的,我便买了带回潍县。”

    沈砺闻言笑着摇头,说:“不用,等冬日书院放假,舅公便要带我与表哥回京城一趟,许是到时返程,还能与月娘妹妹结伴而行。”

    “啊,那好。”辛月闻言点头,说:“那等二位哥哥回了京城,我们再见,到时候拉上我哥哥,我请客做东,去京城最好的酒楼设宴请你们。”

    沈砺闻言却说:“不妥不妥,到了京城,我们才是东道,该我请你们才是。”

    不管谁请,反正说好了等沈砺与姜南星回了京城,便要约着一块儿吃饭。

    此次远去京城,一路上山林众多,有山便可能有匪,还好辛月有四个武艺高强的护卫相随,可木辰他们毕竟是皇上派来保护她这个县主的护卫,他们皆是近卫军出身,如何能把他们当成镖师来用?于是辛月又请了相熟的张大郎带着镖队随行押运布料。

    路上几次遇见了山匪,辛月与姑母表妹被护在马车里不曾露面,山匪便都被张大郎带着兄弟们一起收拾了,偶有人数众多,张大郎他们应付不了的,木辰便会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