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古代生活日常》 110-120(第11/14页)

砂锅里也能瞧见几个和鱼片里同样的辣椒,可这菜看着就没有那被红油包裹的鱼片刺激。

    沈砺试探的咬了一口,果然如辛月所说,是咸味,略带点甜和辣,沈砺还是第一次吃到这种复合了几种味道的菜,这猪肉瞧着肥腻,可肥肉的部分吃到嘴里并不觉得腻,反而因为富含油脂而炖得黏糯,吃起来更有口感。

    沈砺便笑着说:“月娘妹妹说得没错,这菜里这点辣让它的口味更丰富了,吃起来确实有独特的风味。”

    沈砺就着红烧肉吃下了不少的米饭,自我感觉自己已经习惯了辣味,末了便又试图尝试挑战那水煮鱼片,不过大概是两道菜辣的等级相差太远,挑战以沈砺再次咳得满脸通红告终。

    辛月瞧着他这样子都觉得可怜,忙冲了碗糖水来递给他解辣,劝道:“想来沈家哥哥是不善吃辣的人,莫要再为难自己了。”

    沈砺喝下一碗糖水才觉得口腔与喉咙里火热的灼意减轻了些,一双眼睛因为咳嗽得厉害冒出了些泪意,抬眼望向辛月说:“可若是放弃,我的人生岂不是如月娘妹妹所说要少了许多乐趣?”

    辛月被沈砺的眼神看得心软,这么漂亮的少年眼眶泛红,眼角微湿的望着自己,再是铁石心肠的人都不能狠心,更何况辛月本就是个容易心软的普通人。

    辛月想了想便说:“姑母用这红椒做了几罐酱,待会儿沈家哥哥带些回去,平时吃饭若是觉得少了滋味,可以拌点这辣酱进去,从少到多,循序渐进,许是慢慢就能和我们一般吃辣了。”

    “多谢月娘妹妹。”沈砺放下喝尽了糖水的碗,双手朝辛月拱手道谢。

    漂亮的少年眼角的水渍还未干,却露出个笑容来,脆弱和明朗两种不相干的情绪同时展现在这样一张脸上。

    辛月忍不住把他一声声的妹妹自动转换成姐姐,看着沈砺的眼神竟透露出些跟看辛年那般类似的宠爱来。

    等姜南星和沈砺告辞离开时,辛月果然极大方的把自己平时很宝贝的辣椒酱分了一大罐给沈砺带走,而沈砺回去之后也果然按着辛月说的,每顿饭都给自己添一点辣椒酱就着菜。

    姜南星有时觉得伙食寡淡蹭上一两勺,沈砺虽不拦着,可若是见姜南星挖得多了,眼里不自觉的会冒出一点心疼来。

    靠着简王的威慑,江韩两家果然不再敢提要辛家蚕种的事,甚至还派了家中小辈带着赔礼上门道歉,不过辛家并不想和这样的人家来往,并未接受他们的示好。

    辛月没搭理江韩两家的主动示好,却主动拎着礼品去杨家拜访了杨家的老夫人。

    杨老夫人虽被叫做老夫人,其实也就是五十出头的年纪,她出身富贵,一生顺遂,脸上没有多少岁月的痕迹,面相温婉可亲,年轻时定然也是个温柔的美人。

    因为辛月是个小女童,她怕辛月和自己一个老太太相处不自在,还特意把孙女杨芸娘喊出来陪着辛月坐。

    辛月上回见杨芸娘,还是五月底杨欣娘的生辰宴,后来才听说她娘亲与杨叔叔和离,辛月自然不会傻乎乎的去戳人伤口,没提她娘亲的事,而是笑着说:“芸娘姐姐,上回你送我的那两盆西洋红椒,结的果子被我姑母养的鸡吃了。”

    杨芸娘一听,忙担忧的问:“没事吧?那红椒也不知道有没有毒。”

    辛月摆手说:“没事,没有毒,鸡直到被我姑母杀了做菜,一直活蹦乱跳了好几天,我瞧鸡吃了没事,那红椒又红通通的怪好看,便自己也尝了尝。”

    “你……”杨芸娘张嘴想训斥辛月几句,可又反应过来这毕竟不是自家的妹妹,才止住改口说:“月娘妹妹,你胆子太大了,要是吃坏了可怎么办?”

    若真是没见过的植物,辛月定是不敢拿命去做赌的,可这不是自己心心念念的辣椒嘛!辛月讪笑一声,忙说:“知道了,我以后定不会这么鲁莽了,不过芸娘姐姐,那红椒竟然是辣的,比茱萸还辣,而且味道还要更香,结的种子我让我三叔在老家种了许多,今天给你带了些用红椒做的辣酱,你若是能吃辣,可一定要尝尝,真的特别好吃!”

    贺州山多水多,气候较为潮湿,尤其是每年的雨季,便是天上挂着大大的太阳,衣裳也不一定能够晾干,为了对付体内积攒的潮气,贺州人或多或少都爱吃点辣。

    杨芸娘虽在滨州生活了许多年,可从小是在贺州出生长大的,自然是地地道道的贺州口味,她不仅能吃辣,还非常爱吃辣,听辛月说这果子比茱萸还辣还好吃,她不禁被勾得嘴里涌起口水,咽了咽才说:“谢谢月娘妹妹惦记,那我可定要尝尝。”

    杨老夫人见两个女孩儿聊得亲热,在一边含笑看着,这时候才插嘴了一句:“那老身也要尝尝这比茱萸还辣还香的辣酱。”

    闲聊之后进入正题,辛月问:“先前听杨管家说杨家有意改田为桑?”

    杨老夫人点头,诚恳的说:“是,我们杨家今年把族中大半的土地都交给了朝廷,剩下的这些虽然够我们吃用,可家里都是过惯了好日子的,要维持原来的生活,少不了要动存银,存银再多也有消耗干净的一天,本来是想种点棉,弄个棉坊,不过你也知道,杨家从没做过生意的,家里还真淘不出什么善经商的人手来,正好这时候听到消息,你家竟然办了个商行,养起了蚕,织成了绸布,咱们两家本就是姻亲,我们也就舔着脸凑上来跟着吃点利了。”

    辛月忙笑着说:“您这话说的不对,杨家愿意种桑是帮了我们大忙了,还多亏了您的提醒,我们才醒过神来。”

    杨老夫人摆摆手说:“嗨,我也就是仗着年纪比你们大些,多活了些年,见的事多些

    ,商业上的事,我懂得不及你多。”

    第119章

    杨老夫人望着辛月眼神温柔,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慈爱的说:“我可没少听我儿子和孙女夸赞你,小小年纪把你娘亲的绣铺经营得红红火火,如今我们家都在你们锦绣阁做衣裳,听管事回来说,常常有那府城的大家小姐来光顾,本就觉得你很厉害了,没想到竟然还弄出个聚宝盆来。”

    杨老夫人自己便出身府城世家,嫁的也是潍县世家之首,杨怀恩如今起复为官,杨老夫人也是朝廷命妇,她这个身份却说话让人听着十分舒服,哪像江、韩两家不过是个管事的奴仆,就在人前牛气哄哄,真真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两家都是有意促成此事,自然没有谁故意提什么找茬的要求,辛月和杨老夫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谈好了合作,初步拟好了契书,约好明日由杨管家代替杨家去县衙和辛氏商行签订契书。

    如今已经是晚秋快入冬之时,正是一年最适合移植树木的时期,杨家可不怕什么打草惊蛇,用不着如辛氏族人当初那般小心翼翼,还要分散着四处零散的买桑树,买了还得趁着夜晚无人注意悄悄运回来。

    杨家在和辛氏商行签订好了契书后,直接派了管事奴仆聘了镖局相护,光明正大的去往江州购桑树。

    今年辛氏蚕所的第三批蚕都结茧完毕,本来考虑到规模限制,和蚕所的老师傅说好了要把大量蚕茧都制成丝茧,只留一定数额的蚕茧配种产卵。

    可是明年就要扩大规模了,这批蚕茧便大部分都留着等着蚕破茧成蛾后产卵,这第三批的丝茧最后只够织出几百匹绸布的。

    十二月下旬,丝坊库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