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古代生活日常》 70-80(第8/13页)
的错吗?不是公爹非要和罪臣捆在一起拖累全家?我父兄也是为了保全翟家才不和我联系,若是当年公爹也和齐大人撇清关系,他的官也不会丢,你也不会缩在这小小的潍县一事无成。”
“天地君亲师,此乃天理人伦,爹护着自己恩师才是应当的!”杨继学看着翟氏的眼神愈发陌生,不可置信的说:“多年受恩师庇佑,一旦恩师出事了就撇清关系,那若是出事的是你翟家,我杨家是不是也该撇清关系不闻不问?”
翟氏好似自己有自己的一番道理,依然争论道:“那如何能一样?那是我的亲生父兄。”
杨继学有些心冷,对眼前这个共度了近二十年的妻子,今日好似才第一次认识到她的本质,先前提和离是气愤居多,就算看在两个孩子的份上,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能真的和翟氏和离,让儿女的名声受损,将来受人挑拣。
可现在,杨继学是认真的觉得应该和翟氏和离了,冷笑一声道:“是啊,那是你的父兄,不是我的父兄。”
翟氏隐约感觉到一点不对,追问道:“你说这话是何意?”
杨继学心里已下定了决心,语气坚定的说:“我与你和离了,你父兄自然就只是你父兄,看在十几年的情分上,我不计较你这些年搬去翟家的银子,咱们房里剩下的银子给芸娘和泽哥儿二人分了,芸娘有这份银子加上将来家里还要再出一份嫁妆,尽够了,你自己的嫁妆你可尽数带走,不用留给孩子。”
翟氏这会才发现夫君竟然是在认真的计划和离之事,她一下子愣住了,没有说话。
杨继学也不关心她还要说什么,甚至不想听她还能说出什么自己无法理解的话,径直离开去寻爹娘告知自己要与翟氏和离的打算。
这夫妻二人闹到不可调和,辛盛只不过是个引子,辛盛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曾险些和杨芸娘扯上瓜葛。
今日辛家众人都是心情愉快得很,辛盛和辛月从杨家回来后,辛长平才拿出了鞭炮在院外点响。
青松巷不算大,住的都是多年的老邻居,听到鞭炮声,但凡在家的都出了门来瞧情况,他们也知道辛家的儿子这几日去了府城考科举,上回辛盛考中了县试案首,各家也曾上门贺喜过。
但上回辛盛考上县试案首,辛长平都不曾放鞭炮呢,见状大家纷纷围了上来好奇的问:“盛哥儿可是考中了?名次如何?”
辛长平难掩骄傲的说:“我儿侥幸得中府试头名,备了些糖果点心,与各位邻里分享喜气。”
第77章
一时之间辛家院外的恭贺之声不绝于耳。
辛长平忙着与众人拱手回礼,宋氏与辛姑母举着糖果点心给大家分,连家里的三只小猫都被这股子热闹劲吸引了过来,趴在院墙之上望着众人“喵喵”叫。
这巷子里的长辈们,各个都可说一声自己是看着辛盛长大的,眼见着小童子长大成少年,如今又这般有出息,他们作为邻里竟也起了股与有荣焉之感。
大家纷纷抓了辛家的糖果点心,拿回了家分给自己的孩子,嘴上还说:“多吃些,沾沾辛家大哥哥的文气,日后也做
个聪明的孩子。”
之后又翻箱倒柜的找出自家能拿出手的好东西,拿去辛家说要送给辛盛做贺礼。
辛长平连连摆手说:“我们又不设宴,怎能收大家的贺礼。”
邻里们不理辛长平的推拒,把贺礼硬塞到他怀里,有那些婶子、婆婆当家的,就往宋氏、辛姑母、甚至辛月一个小女童怀里塞,嘴里说着:“这等大喜事,便是不办宴席,我们也得表示一二,你们家虽然将要搬离咱们青松巷,可日后我们若是有事相求,难道就不认我们这些老邻居了?”
辛长平叹息一声,本就是不欲收礼,才不办宴席,只买些糖果点心待客,谁知还是收了这么些东西,但大家都是情真意切的相送,辛长平也无法再拒绝,便都收下了,说道:“自我们家搬来县城便住在青松巷,一晃都五年多了,这些年多受大家的关照,这番情谊如何能因为搬家就断了?连枝巷离此也不远,日后大家还是要常来常往。”
“那就好,那就好。”邻里们送出去了礼,比收礼的人还高兴。
其实他们不一定真要求着辛家帮忙什么事,但是对小人物来说,只要认识些厉害的人物,能说上话,就是出门在外的底气。
这巷子里住着一户铺头、一户书吏,青松巷的人在外面就不怕别人欺负,如今辛盛科举考得这样好,将来定是比他爹还厉害的人物,他们自然不愿和辛家断了联系,这大概就是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吧。
因着快端午了,书院也要放假,辛盛就没回书院,准备等过完端午之后去了先生家赴宴后,再回书院上课。
宋惜娘刚去府城染坊,也不能才几日就接她回来。
宋光耀抽空跑来辛家一趟说自己刚去商行上工,需要学许多东西,端午便主动申请留下值班。
宋光耀刚进商行,还没拿过月钱,但听说辛盛考上童生,也拿出打点剩下的银子,买了几刀好纸送给辛盛,说:“本想给你买书,可实在不知道买哪本,纸总是日日用的,消耗得也快,便给你买了纸了。”
自家亲表哥送的东西没什么可推拒的,辛盛直接收下了,宋光耀更高兴,笑着说:“等日后我挣了银子,纸用完了我还给你买。”
宋光耀心思单纯,并不是觉得辛盛有出息了要巴结他,而是感念姑姑、姑父的照顾,给银钱姑姑、姑父定是不收的,便想着给表弟、表妹买些能用的东西。
这回他不仅给辛盛买了好纸,还带来了几朵头花,因为辛姑母每回都要给他塞许多肉吃,他连郭玉娘都念着,对辛月说:“这是商行里新来的货,说是京城的姑娘们都戴的头花,表妹和玉娘妹妹分一分。”
郭玉娘跟着辛盛和辛月一般喊宋光耀,甜甜的谢道:“谢谢宋家表哥。”
到了端午那日,便是辛长平一家五口,带着辛姑母和郭玉娘一起七个人回长河村。
虽然辛长平租的是车马行里最大的一辆骡车,不过因为带的东西不少,坐起来还是有些挤,辛长平便去了车厢外和车夫坐在一处。
车厢里辛年靠在宋氏怀里,新奇的四处张望,满眼都是兴奋。
因着小猫们长大了不少,该送去村里和它们母亲学捕猎的本事,这回便也带上了它们。
它们在家里闹熟了的,哪里它们都敢去,只一处从不主动去,那便是辛年待的屋子。
辛年人小不懂事,也不会控制力气,每每见着小猫们都是高兴又兴奋,别人亲近猫猫都是轻轻抚摸,但他下手可没轻重,都是一抓几根毛,还尤其对猫猫们灵活的尾巴感兴趣。
如今和辛年一块儿挤在小小的车厢里,猫猫们全离开了装着它们的竹篮,纷纷跳到堆起的礼品高处,尽量远离这个人类幼崽。
辛年都四个月大了,早就不似刚出生时皱巴巴的模样,如今完全长开了,圆溜溜的大眼睛瞧着就机灵,皮肤白,喂得好又不曾生过病,长得肉乎乎的,一身的小奶膘可爱极了。
他性格又外向,非常爱招人和他玩,一逗他就“咯咯”笑个不停。
家里的哥哥、姐姐,他和郭玉娘是最熟悉的,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