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1992 矿场家属院》 60-65(第4/8页)
教练。
然而,陶乐迎很快就见识到了这位“不靠谱”教练的厉害。
这天他不知从哪儿搬来一箱空的塑料矿泉水瓶,然后拿出八个,分别放在底线、边线、网前、中场的位置。
布置好水瓶,翁教练满意地拍了拍手,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漫不经心地宣布规则:“你们轮流上场,发球击打中这些水瓶。每个人八次击球机会。”
他顿了顿,扫视了一圈表情各异的队员,慢悠悠地补充道:“有一个没打中,下课之后,自个儿留下加练一小时。”
一个五百毫升的矿泉水瓶,瓶底直径不过五厘米左右,比半个手掌心还小,又是随机摆放,要用匹克球精准地击中它们,需要对力量、角度和线路有着极其精妙的掌控。
队员们立刻炸开了锅,怨声四起。
“教练,这太难了吧!”
“根本打不中啊……”
“目标太小了!”
“就是啊,八次全中?这要求也太离谱了……”
翁教练斜着眼瞥了他们一眼:“难?觉得难就对了。比赛的时候,对手会给你摆好舒服的位置让你打吗?”
他指了指场地:“哪儿那么多废话,赶紧开始。”
队员们只得硬着头皮上阵。
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有人力道太大,球直接飞过水瓶,有人角度不对,球擦着瓶身飞过,有人又力量太小,球根本没到水瓶前就停了。
一轮下来,成绩最好的也就打中五六个,大部分人都只中了三四个,场边唉声叹气一片。
轮到陶乐迎,她深吸一口气,凝神屏息,仔细判断着每个瓶子的距离和角度,小心地控制着手腕的力量。
八球过后,她击中了四个,在这群队员里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但离全中依然遥不可及。
就在所有人都垂头丧气,认命地准备接受惩罚时,和陶乐迎同期进队的孙佳忍不住小声嘟囔:“教练,你这根本就是不想让我们下课吧?这种难度,怎么可能有人全打中?你就是想让我们加练!”
翁教练闻言,也不生气,反而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话。
他懒洋洋地站起身,随手抄起一支球拍和一个球,对着孙佳勾了勾手指:“不服气?那你来摆,随便摆,我打给你看。”
孙佳愣了一下,随即快步上场,像是要故意为难他一样,将八个水瓶放在了更加刁钻的位置。
翁教练走到场上瞥了一眼场内的水瓶分布。
“啪!”第一个球飞出,精准地击中了一个位于底角的瓶子。
他甚至没有停顿,几乎是信手拈来般地连续挥拍。
“啪!”“啪!”“啪!”
八声脆响过后,场内的八个水瓶应声而倒,无一遗漏!
整个训练场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依旧一副懒散模样的胖教练,似乎是第一次认识他一样。
翁教练打了个哈欠:“看到了?不是做不到,是你们练得还远远不够。这样,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换成匹克球,目标小了,要求也给你们降降。还是八次机会,能打中六个,就算你们过关,不用加练。”
然而,匹克球在体积上比矿泉水瓶小了好几圈,这意味着需要更高的精准度。队员们再次上场,结果依旧是哀鸿遍野,命中率惨不忍睹。
抱怨声还没起来,翁教练已经再次拿起球拍。
“啪!”“啪!”“啪!”……
又是一连串清脆而稳定的击球声,八个作为目标的匹克球无一例外地被精准击中。
翁教练摇摇头:“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这么说,大家可不服了,全体要求再战。
翁教练自然是答应的,他像变魔术一样,不知从哪儿摸出几个橙色的乒乓球,随手放在了场上。
当那直径仅四厘米的小球散落在场地上时,队员们彻底绝望了。
“教练!这绝对不可能!”
“这已经不是瞄准了,是凭感觉蒙吧?”
“这要是能打中,我以后训练绝不喊累!”
“我也是,我天天加练!”
翁教练也不废话,再次拿起球拍。
这一次,他的表情稍微认真了一点,眼神也变得专注起来。他仔细观察了一下乒乓球的的位置,调整了一下呼吸。
“啪!” 第一球完美命中。
“啪!” 第二球,又中!
……
第八球,依旧命中!
全场寂静。
翁教练环视一圈,依旧是懒洋洋的语气:“加练吧,孩子们。”
经此一役,队里再无人敢小觑这位看似吊儿郎当的翁教练。而他负责的“多球训练”课,也随之升级为所有队员公认的“地狱级别”。
只要翁教练往网前一站,他便会立刻化身为一台不知疲倦且精度恐怖的发球机器。
每三秒,必定有一个球从他手中抛出,随即以变幻莫测的线路、力道和旋转,飞向场地的每一个边边角角。底线深球、网前小球、大角度斜线、追身球……几乎没有重复的落点。
队员们被逼得精神高度集中,满场疯狂奔跑。
一堂课下来,人人都是口干舌燥,大汗淋漓,训练服都能拧出大半盆水,最后无一不是直接瘫倒在地,连一根手指头都懒得动弹,只剩下胸膛剧烈起伏的份儿。
高强度训练一周后,吴教练宣布进行摸底大考核。
二十名省队队员,不论年龄资历,全部打乱顺序,随机抽签进行单打对抗赛,目的是检验每个人的真实水平和技战术短板。
而陶乐迎虽然在同龄人中已是佼佼者,但在这里,面对那些比她年长、训练时间更长、技术更全面、经验更丰富的队友,她打得异常艰难。
她的进攻在对方严密的防守下显得绵软无力,原本犀利的扣杀被轻易化解。
她的防守在对手看来更是漏洞频频,她们总能精准地找到她的空档,打出让她鞭长莫及的球。
她的战术运用也显得稚嫩,往往被经验老道的对手牵着鼻子走,完全陷入对方的节奏。
陶乐迎引以为傲的“灵气”和“预判”,在绝对的实力和经验差距面前,被击得粉碎。
她依靠拼劲勉强赢下了一两场,但更多的则是溃败,而且输得很难看,比分悬殊。
考核结束后,陶乐迎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场边长椅上,看着那些年纪稍长的队员还在轻松写意地进行对拉,讨论着刚才比赛的细节,第一次如此清晰而残酷地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和短板。
高强度训练带来的身体疲惫,加上技不如人的焦虑,让陶乐迎快要崩溃了,也让她格外地想家,想亲人,想朋友。
每次跟爸爸妈妈打电话,她都想哭。可她也总是用力吸吸鼻子,强压下喉头的哽咽,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轻快昂扬:“我挺好的,刚训练完,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