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司她盯上我了: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祭司她盯上我了》 140-150(第2/16页)

眼,简单的检查后,就惊奇地发现,明明心脏已经受了致命伤,竟然还保持着些微的气息。

    “这老东西经年服食些奇珍丹药,没你想的那么好杀。我是来找你讨他的身体想做些研究,等我研究完了要做什么都随你,治好,或者千刀万剐,都可以。”这样的样本可是千载难逢,游南洲在这方面没什么道德枷锁,只想赶紧把他的身体讨要来研究。

    “”片刻的权衡后,叶晨晚点头,“你拿去吧。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别让他死得轻松。”

    留这老东西一命,或许日后还有用处。

    、

    近日皇城西市的刑场很是热闹,无数曾不可一世的王侯贵胄都被压上了刑场,人头落地。

    至于他们的罪名,也无人在意,就像他们当初作威作福地鱼肉百姓时,也没有在意过他人的死活。

    无数人奔走相告,来到刑场观看行刑,明明是血光飞溅人头落地的残忍景象,也不见半分胆怯。

    在刑场下攒动的人头中,有人长身而立,一袭青衫点缀山茶花开,头戴一顶轻纱制的帷帽,被风一吹,层层轻纱浮动,衣袂亦漾开青碧与浅红,正如江碧逾白,山青花燃。

    她如此在人群中,正如白鹤立鸡群,自有一番缱绻风姿,在杂乱纷扰的刑场中不染凡浊血污。

    慕容锦冷眼在人群里看着刽子手行刑,手起刀落,人头落地,尚还死不瞑目地瞪着眼睛,却只被嫌恶地一脚踹走。

    如此的情形,她已经瞧过千百次,每一次王朝兴衰起落,都伴随着这样的无数颗头颅叮咚坠地。或高尚或恶浊,可惜在铡刀下并无差别。

    在前几日墨临城破时,一切正如她之前的预料,先前宣王的反叛只是一个导火索,日后会有更乱的时日。

    墨临城破时,正是出逃此地的最好时机。元诩早已收拾好了行囊准备往北方逃离,临行前欲带她一同离开,却被自己拒绝。

    “你还在犹豫什么,慕容锦,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我又不像你。我想走什么时候都可以,现在在京城还有些事要处理,等到时机成熟自然会来找你的。”

    她还要在此地,瞧一瞧这幕后始作俑者的结局。况且魏地那种偏远苦寒的北方,也不知道有什么去的必要,她在墨临待了些年头,还是这座江南水乡更宜居一些。

    她自然能感应到皇宫地底阵法的崩塌,龙气的四散,玄朝至今不过只剩一个苟延残喘的空壳。

    昔年玄靳在此地君临天下时是何等意气风发,现在繁华谢幕退场时也是狼狈不堪。

    慕容锦安静地品味着这其中的兴衰,从袖口摸出了一个色泽青翠的李子,一边看着刑场上行刑,一边咬下一口。

    果子清脆,汁水甘甜,可惜现在的她也只能品出一点极其浅淡的甜味,久而久之最后只剩下嚼蜡般的无味。

    而刑场上的血腥味太重,她倒是仍然感受得清晰,几近要遮盖住桃李的清甜。

    慕容锦索然无味地吃了半个李子后,也觉得刑场上的场景已经看腻,随手一抛,就将剩下的半个李子扔入了堆积尸首的血污之中,转身离开。

    这样粗暴血腥的场景只能偶尔看看,看久了也属实是腻味。

    事到如今,她该去瞧一瞧她当初埋下的棋子了。

    玄朝的棋盘即将腐朽坠落成一盘散沙,新的人将要坐上对弈两端。

    【作者有话说】

    章节名乌鹭,黑白二色,代指围棋。

    题外话,怎么和我同期签约的还有比我晚签约的都完结了还完结几本了我还在和这篇文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额。】

    按道理来说第一本书应该先写简单点的东西积累一下读者群体的,不过脑容量有限没精力随便就完结那么一两本。这本书能写到这个进度我都觉得天呐竟然写这么多了。

    再一点题外话,叶照临这个名字的灵感来源于“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是北魏孝文帝元宏意兴所致的感慨。

    这句诗的感慨其实与叶照临的命运很相似,日光照耀天下,独独未曾照到江南一隅,叶照临曾离一统天下也不过就差位于江南的梁国一隅。

    【本文无任何影射历史之意,纯粹讲一讲灵感来源】

    前面提过照雪庭光的名字灵感是《淮南子说山》中:“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牖照北壁。”后衍生为魏源《默觚》中“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牖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给剑取的名字真的很奇怪啊救】

    其实从叶照临到叶晨晚,两个人身上的元素基本都是日光,光照天下。

    但叶晨晚像叶照临吗,其实不好说,不是很像,不过叶晨晚没有叶照临性格中的一些缺陷倒是真的。

    叶照临最后的遗憾,亦有她性格的缺陷造成。

    142局中子

    ◎他本以为岁月会永远如此平静又庸碌地浑浑噩噩而过。◎

    天上会掉馅饼吗?

    当然会。只是掉下来的馅饼谁也不知道夹着怎样的馅料。深宫坎坷多年,莫贪莫求,一直是母妃教给他的生存法则。

    庶出的二皇子,母妃背景平平,顶头是皇后嫡出的太子玄昳,后头是如日中天的五皇子宣王玄旸,而他自己,都数不清已经有多少日子没再见过自己的父皇。

    玄昭从不对自己的命运抱有过多期望,他唯一的愿望就是与母妃平安终老。在这宫中忐忑熬到及冠之年,一纸诏书将他分封至遥远的封地,所有人都感叹可怜二皇子着实不受宠,只有他长呼出一口气,请求将自己多病的母亲一同带回封地颐养天年。

    想当马车摇摇晃晃驶出京都时,众人都在惋叹这位皇子要前往荒蛮南疆,而他却想,百越之地虽瘴气深重,但总好过这吃人的皇城。

    其实连这件事也如一颗小小的石子投入墨临城的深海,在泛起了星点涟漪之后就再无声息。

    没有人会对一个毫无背景前程无望的皇子多倾注精力。

    日子流水般逝去,他在岭南做他的闲散陈王,偶尔听见京城传来的消息,五弟玄旸夺嫡之心愈盛,整个京都暗潮汹涌,许多朝臣都在暗暗压下自己的赌注。而他逗着笼中的金丝雀,只把这些消息当做笑谈——说到底干他何事。

    他以为岁月就会永远如此平静又庸碌浑浑噩噩而过,谁知承佑十六年月,探子传来消息,说玄帝已崩,五皇子起兵逼宫。

    他想,父皇这场意外来得突然,五弟终究是沉不住气了。这京都又是一场血雨腥风,不知谁才是胜者。

    谁知几日后又传来消息,说陛下只是昏睡了几日,现已经苏醒,拿下了叛贼玄旸,平定叛乱。

    前几日还贵为皇子,离储君之位不过几步之遥,今天就已经是天牢重犯,反贼玄旸。乾坤颠覆就在这转瞬之间。

    不过他也并未给予这位弟弟多少同情,说到底也不过是咎由自取。如今太子重新坐稳储君之位,朝廷也算少大半风浪。

    这些事,都与他无关。他以为这不过是一点波澜,日子很快就会归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