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280-290(第12/13页)
我多年未见,何以刚一见面便如此生分?快请就坐,有什么天大的事,你我慢慢说来也就是了。”
余深和潘公坐到一块,喝了上好的西湖龙井,而后叹了口气说道:“上回喝这龙井茶,还是殿下从前从杭州回到汴京,拿到陈大人府上的。陈大人好客,我也分得几杯,如今想来,数载已过,日月蹉跎……”
潘邓说道:“大人要喝龙井还不容易?杭州到惠州也不远。”
余深拱手说道:“路途千里,下官从南到北,这两府一比,简直云泥之别!”
自从钦宗临朝,李邦彦任太师之后,皇帝便对他们陈党大肆清洗,他在在流放路上被一贬再贬,最终直接被贬到岭南,此地何其荒凉,他常年在京畿,从没见过这么穷,这么落后的地方!
若不是苏学士曾在这做过太守,推广了秧马、水磨等一些个农具,这地方连像样的农具都没有!百姓贫苦,朝廷却还要他们官府多收税,何其不易!
好容易今年朝廷管不上他们了,本以为老百姓会有些松快日子过,可不想农户辛苦了半年有了收成,紧接着飓风就来了!田里的禾苗全毁了!
余深说着说着眼泪都出来了,“……之后就是一连着五天的暴雨!可怜那百姓家里被黑风吹走的房盖都没盖回去,就下这么大的雨,雨后又有洪灾,死得死,伤得伤,粮食全没了,大家伙守在河边上饿肚子,还没水喝,我,我不配为一府之尹……”
潘邓见这余大人将近知天命之年了,在这里垂泪,于心不忍,劝慰道:“此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可向朝廷要救济了?”
余深说道:“朝廷哪里管我们!下官只向周边各府借钱借粮,得了好心帮扶,这才度过此劫……”
他把眼泪擦擦,之后恳切说道:“朝廷已不管我们了,今年下半年就迟迟没来催收,我等上书遭灾一事,朝廷只叫我等自行处理,这非是一家之事,这是一府一地的事!下官怎么做?没钱也没粮,这回侥幸过关,若有下回便叫百姓饿死吗?下官无法,故来投奔东南王,岂江东收留我等!”
潘邓说道:“广东路近年如何?”
余深细细说了近年的事,而后说道:“不光我惠州一地,广州、梅州、潮州皆愿归顺,潘公既图大业,何妨收容广东?”
潘邓看向一边的林朔,林朔心中踌躇,主要是因为此地太过荒凉,且总是有天灾,身为流放之地,他江东收容这样的地方,确实没有太大利处,反而要他们花心思治理。如今主公正是预备要征战天下之时,财力人力有限,这广南东路……
余深见这年轻人竟然不说话,急忙对他说道:“这可是苏学士所待之地!”
林朔说道:“……倒也未尝不可,主公意下如何?”
潘邓说道:“广南东路之地百姓亦是我等同胞,岂能见死不救?更有余大人亲自不远千里前来,我岂能薄待此番厚意?”
他说着对余深说道:“……大人之心意我皆晓得,如今江南初创,便请大人替我回广南东路,陈明我意,我再派大军带救济随大人一同前往,助百姓度过此劫。”
余深心里十分动容,“潘公深情厚谊,我等都晓得,待我回归岭南,必对同僚百姓陈明利害,那朝廷不给我们救济粮,江南给了,自此我广南四州便归入潘公麾下,由潘公驱使!”
潘邓又多留了余深几日,眼瞧着老大人身子骨歇过来了,才派人送他回归。
此番变动忙坏了林朔,他还没理顺多加的四府的诸多事宜,又有人来通报,“周大人求见,说有要事告知。”
第290章 福广来投
林朔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哪个周大人?”
他家人说道:“便是工曹大人,之前老爷送信来推荐的那个周元敬。”
林朔便叫人请见。
周元敬进到屋中,先与林中尉见礼,之后说道:“南剑州有人送信来,称福建路两府有归顺之意。”
福建路州府也要归顺?林朔立即问道:“是谁送信来的?”
周元敬答道:“乃是南剑州沙县一乡绅,姓陆,他家从前三代乃是官宦之家,之后子孙未入仕途,而是守宗祠田地,在南剑州隐居。此人乐善好施,又广建学堂,于福建几州都有较好的门生故旧,在此地颇有名望。这次的事,乃是福建路各地乡绅大户,联合南剑州和建州,共同商议。正好下官早年间与陆老丈有几面之缘,此人便找到我府上来了。”
林朔问道:“这陆官人可到苏州府了?”
周元敬答道:“他只写信给我,想要探听些苏州府消息,我见此事关系重大,便来告知中尉。”
林朔点点头,“恰好岭南四府归顺,周大人便把此事告知吧,顺便问问福建路形势。
周元敬这便明白了林中尉之意,回去自送信了。
*
一月过后,南剑州和建州府尹来到苏州府拜见东南王,以表归顺之心。
潘邓设宴款待,宴席之上陆官人也在宾客之列。陆老丈此时已过耳顺之年,慈眉善目,一边吃着席上松仁糖,胡须轻颤,一边说道:“小老儿许久没来江东了,上次到此地来还是七八年前,当时受老父母所托,欲仿照东平府致富之法,去那睦洲清溪县看些好漆园,取他技艺,留我州府百姓傍身之用……”
潘邓没想这老丈还有如此经历,问道:“你那时南剑州老父母是谁?”
陆官人说道:“那时老父母姓袁,单名一个羽字。”
众人皆没听过,想来不是什么官宦人家子弟。
陆老丈叹了口气说道:“……袁大尹在任之时,乃是前朝苛捐杂税最重的时候,那时大尹总想做些什么实事来,叫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没成想我受府尹所托,最终却没帮上什么忙。”
林朔问道:“这是为何?你不是到江东来寻技艺了?”
陆老丈呵呵笑道:“正赶上方腊作乱,便没了后来了。”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是那时候的事……”
一番酒酣耳热过后,武松送了几人回到住所,林朔留下来与主公共喝莼菜汤醒酒,“现东有建州与南剑州归顺,紧邻我江东;西有岭南四府,主公待趁势而为,取福建路其他州府吗?”
潘邓吹吹汤碗,喝了两口热汤,“不必着急,这两路远离朝廷,朝廷一日势微,这两路便不通畅,时日久了,自便做打算了。我大军此时不必轻动,叫将士们休整着吧。”
林朔听令告退,回到议事阁之中又遇明府尹前来理市舶司琐事,两人几日没见,又兼今日宴请福建路前来投奔之人,便各自互通有无,明翰海说道:“可惜这事晚了些,若是早能拿得此两路,叫大船于福州港和广州港出海更好。”
林朔一想也确实是此道理,“咱大船何时出发?”
明翰海说道:“已定了十月十五。”
林朔感慨道:“早几年便听主公念叨此事,没想到真等到宝船队出海了。”
明翰海也笑道:“主公做事,自有其章程。”
林朔感叹道:“港口开发任重道远,想我从前还与主公劝谏,苏州府工厂颇多,长此以往,必物贱伤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