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掀翻大宋: 280-2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280-290(第10/13页)



    第288章 休养生息

    潘邓刚一封王,便接连征战,北上大军与胡人缠斗了半年之久,将金军打到了颖昌以北。

    与此同时,洪州太守眼见着潘公封王,江州又归入东南王治下,他之地虽不再江东,却和江州不远,是以送信刑大人,表明归顺之心。

    刑名扬又去信苏州,潘邓眼见洪州一地北接鄱阳湖,若是能得洪州,则赣江平原收入囊中,此正是粮食高产地。便果断派张清领大军接应,入主洪州。

    不打仗不知道,大军一旦动起来,这银钱粮食就像长江水一样哗啦啦地流。江南乃是鱼米之乡,水稻能种两季,又经潘大人驻守,百姓安居乐业,如此这般才有满满的粮仓以供大战。

    可绕是这样,半年之后潘邓依旧半夜惊醒。

    徐观起身点了蜡烛,回来将人揽起来叹道:“又梦到你那任掌柜了?”

    他认得小师侄之时,这小孩才十七的光景,也不知从前小小年纪做得什么营生这般艰难,竟然叫他发不出工钱来,一直到现在还耿耿于怀。

    问也不说,真叫人白心疼。

    潘邓从梦中醒来,解脱般的叹了口气,擦擦额头上的汗。

    徐观靠着床头说道:“江南富庶,如今账目眼看着有余,哪里就会到了你想那般?”

    潘邓躺在师叔肚子上,一边摇头一边嘀咕说道:“不能再征战了,江南得歇一歇,穷兵黩武之举不可行,劳民伤财矣。”

    徐观听他连打六个月的仗就怕穷兵黩武,不知是该叹他思虑过重伤及己身,还是该庆幸乱世有此节制之人。

    第二日一早群臣于殿中商议江东要事,潘邓说起如今形势,“战事太耗钱财,我江东虽有大志,但长此以往,恐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如暂且休生养息,诸位以为如何?”

    众臣便明白了主公所想,袁常棣说道:“现大军对阵金军六月有余,刚刚回归,军士疲乏,是该歇息一阵,再图其他。”

    林朔也说道:“如今洪州已取,江东沃土颇多,有此稳定后方,我江东早已成进可攻退可守之势,不必急于发兵,休养一阵未尝不可。”

    君臣达成一致,此事就这样决定了。是以在其他各方蠢蠢欲动之时,江南却稳定了下来,不再发兵,反而专注于治理内政。

    *

    信州府永丰县,周臣早早就起身,带了两个衙役,往县下各乡看父老收稻。

    如今在江南做县官,可与他从前随父亲一同在任时大不相同,他这做县令的不光要坐镇县城,上面有政策下来,他这县令还要把治下各个乡镇都走遍,眼见着执行了才行。

    丰溪村村民自然也早早起了,眼见秋高气爽,稻子成熟,该到割稻的时候了,各家都三三两两拿了镰刀到自家地头,天刚蒙蒙亮,稻子就割了三四堆。

    稻禾插在地上,刘二小拿了身边茶壶,把上头茶碗一掀,倒上满满一碗,咕噜咕噜几口下肚,又把壶放地上,抱稻禾去打谷。

    此时却见村中保正走过来,身后还有人推了两个不知是什么的大木箱子,马保正吆喝道:“打谷伯来了,咱们村里新买的,没打谷的先别打,用咱们这新家伙!”

    地头里一阵哄笑,不少人上前去围着保正,看他拿的两个笨家伙。

    “这是什么?给咱用的?”

    “这是干啥的?打谷的?咱有好几个贯桶呢,大家伙轮流来,也够用了!”

    他们打谷之时,就是把收割来的稻禾聚成一股,由人两手抓着,把那稻子穗在一个大四方的贯桶里面摔打,让谷粒脱落,最终再把稻粒收起来,拿回家里面晒。

    今日却不想保正拿来了两个新贯桶,看着还怪模怪样的,似两个大箱子,箱子里面还有个像辘轳一样的圆筒,这个圆筒可不得了,细看上面竟然钉满了铁钩。

    “这是什么?”刘二小上前拨愣一下,见这圆筒果然像轱辘一样会转。

    马保正叫一干人等都离得远些,众人都以为他要用这怪家伙打谷了,却没想保正一转身,叫村里乡书手上前。

    众人又笑,“马保正,你要说是你来,咱大伙信,咱侯官人会干这个吗?”

    侯乡书却没理这些人,转而从身侧帆布袋中抽出一本刊物来,正是《江南风尚》建炎二年五月刊。

    只见他把刊物翻到其中一页,上有《我爱发明》栏目,五月刊的《我爱发明》所介绍的人物乃是苏州府徐家村中人徐代英,而他的发明,正是这‘打谷伯’。

    侯乡书又把打谷的过程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之后把刊物塞回帆布袋里,将袋子甩到身后,挽挽袖子,从‘打谷伯’肚里掏出竹竿麻布来,把“打谷伯”外圈围住,再从刘二小手里拿过稻禾,站到“打谷伯”之前。

    围着一圈的乡亲见侯乡书用布把这大家伙给围住了,纷纷到另一边来看,挨挨挤挤地都凑到乡书手身后。

    侯乡书又低头在那“打谷伯”上不知弄了什么机关,而后只见他脚踩踏板,这打谷伯中间的轱辘竟然转了起来。

    侯乡书又踩几下,中间那嵌满了铁钩的大圆筒转得飞快,而后侯乡书把手中稻禾往前伸,那稻穗碰到飞速旋转的铁钩,稻粒哗啦哗啦飞溅到了支起来的麻布上,然后都滑到“打谷伯”的大箱中。

    一把稻禾经侯乡书手里翻腾着,把每面儿都叫这老伯啃啃,一转眼的功夫,竟都被这老伯啃光了,全吃到了敞口的大肚里!

    再看他手中稻禾,哪里还有稻穗?

    这也太快了!

    刘二小目瞪口呆,这要是依着他们的老贯桶,他这几亩地,少说也要打上三四天,可若用了这新贯桶,岂不是一日就能打完?

    不,现在可不叫贯桶了,叫打谷老伯!

    他又看着那老伯的一圈儿铜牙铁齿,这大家伙牙口可真硬!

    侯乡书又脱了几捧稻禾,不知怎么的感觉身上痒起来,他挠挠衣领子,刘二小就上去接替他打谷。

    一来二去经了侯乡书教导,这跟前的庄稼人都学会了用这打谷伯,刘二小笑道:“保正,这真给咱们用?”

    马保正说道:“那还有假?咱们这第一批买的便宜哩,上头叫咱买来给大家伙用的。我本想多买两个,没舍得花银钱,这两个咱村里先用着,不够用再说!”

    说着把这个打谷伯就放在这里,而后推着另一个到村西边地头去。

    他们丰溪村是个小村,两个也够用了,听县尊大人说,那杭州府下面的大村落,还有一次买十个的!

    马保正叹道:“如今咱们日子也是好起来了,村里面竟然有余钱了。”

    这要是放到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一年接着一年的赋税往上交,村里只有交不上钱和紧紧巴巴能把钱交上的时候,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富足过!

    候乡书说道:“此都赖潘公洪恩。”

    一行人皆深以为然。

    马保正说道:“可惜潘公不再征战了,我早已想好,若是咱江东再打胡人,咱们丰溪也不能落下,必叫咱乡人也集结一队,往前线送粮!”

    此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