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270-280(第4/14页)
山一地写信要陈太守一事,他实不能自作主张,问过陈太守之后,得知太守自愿留在燕京,不愿去南方,这真是无可奈何矣……
潘邓看了信之后把那信纸摔在一边,又拿起师父来信,打开一看其中只有一张纸,上面正是师父笔迹。
陈文昭写得小楷,信中说到他初到雄州之时,已答应过董平辅佐他为燕山王,为他打理政务,他二人承诺在先,董平请封在后,如今董平既不愿让他回归,他也不好失信于人。听闻学生已将师母和狗儿接到南方,又有师叔陪护左右,他心中便已没有牵挂,望学生珍重自身,切记凡事三思而行,莫要急躁,须知事急从权,事缓而圆。
潘邓抬头问道:“你们可见到陈大人了?”
阮小五说道:“见了,在大人府上住了几日才回来的,我二人几次三番相邀,陈大人都犹豫不决,最终还是未和我两个回归,只派了军士将我二人送到陈留。”
潘邓不愿意相信真相,又把信纸翻过来看,把信封张开看里面,见确实没字了,这才把信放下,十分不痛快,“写这么少字,八成是那董平在一边看着,师父写不了。那董平既忘了昔日情分,也别怪我无情!”
徐师叔把那两封信拿来读了一遍,已知师兄心意,叹了口气说道:“未必如此,师兄既不愿意回来,就叫他在雄州待着吧。”
潘邓眉毛竖起,“师父怎么不愿意回来?定是那董平要挟!”说着又看向二人,“你两个瞧真切了没?那董平不是个好相与的,没准师父有苦难言,叫他拿捏了把柄。”
阮小五和武松二人对视半晌,武松说道:“我二人乃是悄悄潜进去的,当晚便问陈大人是否愿意和我两人回归,夜黑风高,保准万无一失!陈大人当日便想了许久……第二天一早和我两个说,说他不能回江南。”
阮小五也说道:“我见太守不是作伪,这几日里任我两人如何相劝,他只说南面有大人,他没什么不放心的。相比于江南,更放不下北疆百姓,怕董大王不知分寸,守不住燕山府和河北,这才决意留在雄州。”
潘邓听闻此话沉默良久,最终挥挥手,叫他两人下去了,自己看那信件怅然若失。
徐观开解他道:“师兄做事,自有其道理,你只看他在燕山辅佐董平,却不想那董平是何许人也,怎比得上你这亲弟子?”
潘邓说道:“莫说亲弟子,就是亲生子也不如那董平!”
徐观见他一门心思只顾着生气,只好把事剖明了说,“师兄说是为了百姓,我看他八成还是为了你这学生。”
潘邓看他,徐观说道:“董平自请封王之后在燕山府安静了一阵,之后近两个月来又开始向朝廷要兵要粮,意欲何为?”
潘邓想了想,“他在北地没粮,又要守燕山府,若是不管朝廷要,他那士兵吃不饱饭,闹将起来,哪个都得不了好;朝廷孱弱,却也舍不下燕京一地,自然由他予取予求……”
徐观直截了当说道:“为你日后封王做铺垫。”
潘邓十分惊讶,“封王?谁封我为王?”
“自然是朝廷。”
“可江南已造反了……我虽未声称,可实际已反,朝廷不派兵征讨便罢,怎还会封我为王?”
徐观轻笑了一声,而后说道:“你便是反了,也要许朝廷招安呢。”
潘邓就好像轱辘转的辘轳被卡住了,过了半晌说道,“这怎么可能……再说师父在燕山府做事,又与这有什么相干……”
徐观不置可否,此时又有人通报,明府尹请见。
明翰海行色匆匆,到了宣抚师府邸,一直进了主公屋内,上前说道:“大名府来信。”
潘邓赶紧将信接过来,从头读到尾。
此信乃是张叔夜所写,其中先是忆往昔岁月,新皇登基,万象更新,本应国泰民安,然奸佞之徒李邦彦,霍乱朝纲,蒙蔽主上,混淆视听,致使君王无查,错认燕山王之罪,死有余辜!此贼如今终被列为奸臣,谥号谬厉,子孙皆被流放,实乃罪有应得!此等行径,实为天下所不容,亦为朝廷所痛斥!
又提及北地燕山府,之前董都尉自请封王,朝廷念其忠勇,已下圣旨,封董平为燕山王,替大宋镇守北疆,自行任命官员,征兵伐寇。此乃朝廷赏功罚罪之明证,亦是用人唯贤之明断。
然后又将话题转到江南,“……数月未见,我闻潘大人在江南一地新开科考,此正是在国家危难之时,选取新人才之良策,可见大人真乃治世良才。大人宣抚一地,深得民心,今在江南为朝廷镇守南疆,朝廷亦愿如燕山府一样,封大人为东南王,自行任命官员,征兵伐寇,与大宋永结同心。望阁下深思熟虑,弃暗投明,归顺朝廷,共保大宋江山社稷。朝廷定当论功行赏,封官加爵,以张叔夜作保,此绝不食言!张叔夜顿首再拜,望阁下早作决断,早日来信,以慰天下苍生!”
潘邓挠挠脑袋,把此信交给徐观,“师叔料事如神也……”之后又叫人将林袁二位参军请来,共同议事。
林朔看过此信之后也十分惊讶,“主公已反,朝廷这是作甚?”该不会觉得写了封信他们就会答应吧!
他进而想道,“北面该不会已有讨伐江南之心?此番不过是先礼后兵?”
袁常棣说道:“那又何必如此麻烦,直接起兵便是,这事依我看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如今新皇登基,朝廷初定,他们八成是顾不上江南,想要求个安稳罢了。”
林朔一想也是这个理,脑筋转过来了之后笑道:“我等早在汴京城之时就知康王怯弱,如今一见果然如此,他既然送信过来,我等也得好好回给他才是。”
*
董平自割据一方,自然不想只占领这么小块地方,趁着金军南下,与大宋交战,他自顺势往东走,从燕京一路经香河、蓟县、玉田,之后便是营平滦三州,将这一片的地方都划到自己囊中,又顺势往南,过了白沟占领雄州,霸州,莫州,本还想一举攻下河间府,却被陈文昭制止。
“河间府往南就是永静军,再往南走百里就是大名府了,如今新皇登基,我等既不愿与朝廷扯上许多干系,还是莫要打搅,自在这一片地方安乐过活吧。”
陈太守相劝,董平自然听在心里,不过他所图谋不光这燕山一地,按照他所想,这地方太靠北了,荒凉得很,如果有机会还是要往南走一走才好,那大名府就十分不错。
正好听说朝廷有意南迁,等他们走了,他自拿下整个河北!
不过还没等他谋划夺取河北一事,营平滦三州却又出了动静。
金军自打南侵,已打定了主意要吞并山西河北,不光董平嫌燕京一地靠北,金人想要黄河以北,何尝不是此意?可如今两战未成,此二地没割到手不说,到此二地的门户却被人夺去了!
那营平滦三州被董平占领,他们从中京南下走哪条道?怎么就几个月的功夫,这路让人堵死了?这姓董的怎么如此做事!
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大怒,呵斥群臣。
粘罕在其中,顶着旁人似有似无看他的眼神,内心同样压抑着怒火。上回金军两路南下,攻打汴京城,虽此战大捷,夺回许多战利品,但他围城之后已向皇帝打了包票,必将赵氏灭族,以待大金此后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