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掀翻大宋: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120-130(第7/14页)

东平府的大户都是和善人,时不时的就来送米送面,有几户按月给送,月月不落;那纺织坊的冯掌柜,每季都送布料;还有的商户,送些笔纸,用具;赶上个上元中秋,都有大户人家来接济银钱,您说还有什么要咱们院里自己花钱的?就前两年给他们打桌椅,花了一笔钱,咱们一年到头也花不了几个钱。”

    潘邓点头,“我看着屋里就十几个,那些去哪儿了?”

    平娘子说道:“那些有的想学手艺的,都叫他们出去学了,等晚上回来住。”

    潘邓闻言又去在学堂后听了会儿讲课,见如今所学的都是些千字文,教小孩写字,又觉得一个老师太少了些,吩咐道:“给他们课程时间都改一改,我再请些夫子来,除了识字,也要会算术。”

    再叫卫三郎时不时来这里教授一些自然物理知识,从小就要打下基础,日后才有创新精神。

    彭婶子与平娘子二人连连称是,小阿朔听了这话则如遭雷击,他现在每天要上好多课,有些还听不懂,好困好累,如今又要上新的课了!

    潘邓见这个小孩睁大眼睛,张着嘴的样子颇有些可爱,摸摸他的头毛问道:“小阿朔以后要做什么?是和院里的兄弟一起读书,还是要出去学手艺?”

    小阿朔本来想再过两年就出去学手艺的,听说外面可好了,不像在院子里读书,每天都要看大字。而且学了手艺还能赚钱,到时候他就能自己养活自己了,还能养活别人。

    可是他看着面前的大人,不知道怎么的,脱口而出的是:“阿朔要读书。”

    潘邓点点头,“也好,读书明理,是该多读书。”

    郑婶子和平娘子也都低头微笑地看着他。

    *

    当天晚上,潘邓回到府衙后院,在屋中闲坐,拿了师叔的信反复观看,又想起那一院的小孩子来。

    他并非那般心思大条的人,体查不出别人的情绪来,师叔给他寄的几次信来,都若有若无的有些伤感似的,他本想是二人许久未见,师叔定是想念他,思劳成疾。

    可是上一封信里师兄又提到孩童之事,莫不是师叔想要小孩?

    哼,潘邓撇撇嘴,师叔已经二十大几岁,若是想要孩子,早便有了,既然迟迟没个小孩,可见是要等他一起养呢。

    便摊开笺纸,笔尖蘸墨,写了近日见闻。到了后面话锋一转,写道:“今日去慈幼局,见小莱菔头个个可爱,心中想起初见师叔之时,一眼终生,当天回家便想与师叔日后孩儿姓名为何,苦思一晚,不知姓徐姓潘,思绪飘摇,又想到不知潘公与徐公孰美?”

    “待又见师叔,心中才有答案,定是徐公美甚。往事历历在目,恍惚之间,已有三载,今日我与师叔已心意相通,不免感叹,若当日寒地定情,如今孩儿已抱在怀中,何来空待这些岁月?师叔狠心。”

    第126章 江南之乱

    两浙路湖州梅溪镇。

    清晨,阳光透过薄雾,穿过竹林,点点洒落在金顶寺上。晨钟悠扬,寺庙大门缓缓开启,金顶寺外也由沉寂变得热闹起来。

    金顶寺香火旺盛,周边的小摊小贩吆喝着叫卖,香客络绎不绝,周兰心提着一篮子供品,身后跟着女使乔娘子,两人在路上买好了香烛,缓缓走入大殿。

    周兰心两个月前祈愿自家兄长肺疾痊愈,兄长彼时恰得了一良方,一天三顿的汤药灌下去,又处处小心,只待在屋里,并不受凉,如今已不似以往那般整日咳嗽,身体康健许多,面色也红润,看样子是病好了。她欣喜之余便赶紧来还愿,还带了香油钱。

    跪拜还愿完毕,周兰心正想走出大殿,忽有一男子拦住他,她定睛一看,是那张家长子张润。

    周兰心轻蹙眉毛,想要远离,张润说道:“兰心阿妹竟如此爱我,见我一面都要心痛,不忍相看吗?”

    周兰心:“?”

    乔娘子:“?”

    乔娘子眉毛一竖,“哪来的泼皮?竟敢言语不敬我家娘子!”

    张润不理乔娘子,只对着周兰心的背影说道:“我心一如既往,只恨身不由己!兰心阿妹若是恨我、怨我、你便将我打杀了也由你,只愿与娘子再续前缘……”

    周兰心终于忍不住了:“我二人早已解除婚约,你哪儿得的失心疯?莫在此胡乱攀咬!”

    那张润被她吼的一愣,伸手去抓她衣袖,“我知兰心娘子怨我他娶,可我也是身不由己,你我两小无猜十数载,如今为何如此决绝?”

    周兰心甩开他的手,“胡说些什么!不过是小时见过一面,你若再诽谤,休怪我不客气!”

    张润面色转红,“你……你儿时还送我枇杷,如何是我错意?只你家如今家业甚大,看不上我们张家罢了!”说着羞忿万分,甩袖离去。

    留下周兰心与乔娘子二人面面相觑。

    张润回到家中,心中郁郁,他早年与周娘子定下婚约,可不知怎么的,两家交恶,父亲又与王家交好,解除了曾经的婚约,又将王家女儿许配给他。

    张徒见自家大哥一脸不快地进门,问了小厮今日去了何处,得知张润去见了周兰心,心中大怒,不由分说将张润痛骂一通,“用你上赶着去贴他们周家?你还晓不晓得你已经同王家小娘子成亲了!再让我听到你做这种事,我把你脚骨打断!”

    骂完儿子,张徒又去了偏院,他的亲家公王希正坐在屋中等他。

    张家与王家、周家都是这梅溪镇的乡绅,三家都有果园,且都靠卖枇杷为生。

    天气湿冷,两人热了好酒,吃些饭菜,王希说道:“今年又有北边的果商来此,刚一到镇上,就点名要‘周寿枇杷’,开出一亩的承包,价格已经超出这个数了。”他比划了一下手势。

    张徒看了,顿时放下了筷子,没心情吃饭了,“有他们周家在镇上,哪还有咱们张王两家的活路?”

    那周家如今的家主是周寿,三家之中最为富庶,世世代代在在此侍弄果园种枇杷,每到冬日就有外地商人提前到此收购明年的鲜果,承包地皮,生意做得十分红火,只因他们有种植枇杷的秘籍。

    王希说道:“他家确实有过人之处,你看这江南枇杷,哪个似他周家一样打出这么响的名堂来?我这几年也始终不得其解,他家那‘初接则核小,再接则核无’到底是何意?咱们怎么就参不透其中玄机?”

    张徒手中汤勺往碗里一搁,面上十分的不耐烦,“你怎么还记着这句话?我都说了,这就是那吴三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他当日还不上你的钱,随口说句话出来诓你,你还真当是他周家秘诀了。”

    王希一口饮尽杯中酒,喟叹一声,“你只笑我,难不成你不想要他家枇杷树?若我二人能有周家园里那样的枇杷树,凭借咱们两家千亩果园,在这梅溪镇中,还有何敌手?”

    “只无奈种不出那样的枇杷,只能让周家一直在我俩家头上压着……”王希感慨,又想起什么问道:“腊月已快过了,可再有果商找到贤兄?若是价格变动,你我二家可要通气。”

    张徒听了更是满面愁容,连酒杯也放下了,倒是有果商来找他家谈承包的事,只是一来价格比起周家差远了,二来如今的果商越来越挑剔,从前只是破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