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掀翻大宋: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70-80(第4/14页)

二百五十贯,还不够小的进货钱,今年龙涎香少,您就是问哪也没有这个价。”

    这边潘邓已经走到门口了,“三百贯,不能再多了,你若想卖我就买下。”

    那掌柜的一脸肉疼,“客官您莫消遣小店了,这块香饼乃是上品,非同一般。香气幽远,经久不散,实乃香中极品!小老儿说句夸口的话,就是宫中的香饼,但未必有此香饼这般天然纯粹。”

    李安澜也凑过去看,看得出是块好香饼,只是不知道潘东家何时有这种嗜好,说道:“掌柜的,三百贯已不少了,天然纯粹固然难得,但市集上也有不少珍奇香料,价格也比这公道,给你银子,你可愿意?”

    那掌柜的见此,只能答应了,心道哪有三百贯不给银子给铜钱的,没听说过。

    约了掌柜的送货上门,几个人又去买琉璃,远远见“琉璃”二字,走近只在摊子上看到了琉璃簪,那小伙计见有客来悉心召唤,三人便走近细观。

    琉璃簪子一个个摆在摊上,以潘邓的眼光来看,造型比较现代化——可能是因为古代琉璃工艺不太成熟,因此工艺品做不得太“繁”,而只能“简”。有些已经不是“简”了,因为技艺的不成熟,造型看起来有些“卡通”。

    基本都是比筷子稍微粗的直筒的簪子、簪钗。有些簪头上做些简单变形,在颜色上也有区分,有涂色,有绘制花纹的,总之和大宋朝的风雅不太沾边,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其中有一个蓝色簪子,簪头有个一指来长的小花瓶,造型十分别致,那小伙计见客人看中这个,连忙说道:“客官真是好眼光,这簪子在咱们这儿卖的最好,您看这头有个花瓶,是空心的,到时候簪在头上,里面可以插几朵花,美得很!”

    潘邓拿起来观看,这样的空心簪,说明现在的琉璃吹制工艺已经很成熟了,不光能吹器具大件,也能吹小件工艺品,他在伙计满脸期待的目光中放下了,又拿了另外一个钉子一样的簪子。

    拿起来看却发现并不是“钉子”,而是在簪头有一朵简单的的五瓣花,像这种直棍形状的琉璃簪最多,看起来也最雅致,是时下风气。

    李安澜见此倒是很喜欢,精挑细选地选了一个蓝色没什么装饰的琉璃钗,问伙计多少钱。

    潘邓却把手中琉璃钗放下了,走到店铺里面,却见琉璃器只摆了一排。

    掌柜的一见是大主顾,笑脸相迎,潘邓问他,“不知道掌柜的琉璃器是从何处进的货?我这里有一个东西,想要定制,劳烦掌柜的引荐。”

    掌柜颇有些为难,“不瞒小官人,你看见我们的店面,我这哪有稳定的货源?只是得一批货卖一批货罢了……不过最近这批货好得很,大件都摆在后头呢,客官随我来。”

    他带着潘邓往院里面仓房走,“……您看这餐盘,茶杯,碗碟,都是上好的成色,全都是从西海过来的商队运过来的番货!我们进货也花费颇多,这民间哪有这等手艺?”

    说着又拿了钥匙把那小库房打开,掌柜着重介绍了一番,“小官人看这琉璃宝莲,好生庄严……”

    掌柜的把那宝莲放在潘邓手里,“……都是西海的手艺,小老儿不敢诳语,这西海的琉璃手艺,那是天下一绝,无有出其右者,这批货来的不容易,错过这村就没这个店了。”

    潘邓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没听到心里去,掌柜说的话他一点都不信,什么西海琉璃,西海是什么地方?谁说的清楚?不过是个噱头。

    后世的马来西亚大钻石,意大利百年工艺莫桑石,不都是中国产的,商家的把戏罢了。东京汴梁是大宋国都,同时也是全国的经济以及技术中心,如果连东京都没有琉璃作坊,很可能全国也不会有,这个掌柜的如此语焉不详,其中定有隐情。

    潘邓把这库房里的琉璃器都看了一遍,果然比起之前摊上的要精美许多,他拿起一个琉璃盏,语出惊人,“这个盏……我在皇宫见过,你这只不过是底部有些瑕疵,该不会是从大内偷过来的吧?”

    掌柜的如遭雷劈,满脸冒汗,“这这这这客官话不能乱说,我们这个小店的俗物怎么怎么能和皇宫里的相提并论?官人……官人莫不是看错了。”

    潘邓见他慌乱,心中已知一二,耍起官威来,“信不信我们封了你的店,抓你去见官?”

    那店家先前还很慌,听到潘邓要抓他们去见官,却支愣起来了,见官不就是去开封府?有何可惧?他挺直腰板说:“你可知道我们主人是谁?”

    潘邓又见他反应,心中已知七八成,就等他说主人呢。

    那掌柜的说道:“我们主人可是杨太傅!”

    潘邓呵呵,“我还当是谁,不就是杨戬?”

    知不知道水浒世界谁的大名才是硬通货?潘邓轻蔑一笑:“你可知道我是谁?我爹是高俅!”

    说完也没别的想问了,转身大摇大摆走了,只留下店家扭曲的面庞。

    *

    “他真这么说?”高俅一脸不可置信。

    掌柜的点点头。

    高俅简直笑了,“呵呵。”

    过了一会儿他又问到:“那小子真说他是我儿子?”

    掌柜的擦擦额头的汗,“他原话说的是,‘我爹是高俅’。”

    “呵呵……”高俅怒极反笑,好小子,你倒来惹我。

    这个小贼,欺人太甚,当初他带了那风云社来踢球,升职了几个禁军,叫史进在皇宫中当值,搞得他高俅已经许久不见传召。

    高俅捋捋胡须,我如今是殿帅府太尉,便是那开封府知府也要见我面色行事,他个开封知府的学生,我还不放在眼里……不过这偷卖皇宫废品琉璃器的事,要是告诉皇上可闹大了……

    所谓先告状吃香,后告状遭殃,有着多年争宠经验的高太尉果断披上衣服就入了宫。

    *

    宠臣来告状,赵佶怎么能不管,只好让张宝去叫潘邓过来问话,等到那小黄门走了,他又忍不住问向那掌柜的,“潘朝奉怎么说来的?”

    掌柜的额头冒汗,支支吾吾地说道:“他说……他说……‘我爹是高俅’。”

    “哈哈哈哈哈……”赵佶又大笑起来。

    潘邓又被召见,以为是皇帝又想问他那杂志之事,却听张宝说:“咱们高太尉已经到了。”

    嗯?

    难不成是白日里琉璃摊子的事?可怎么会是高俅去告状,不该是杨戬吗?

    张宝见他不解,小声说道:“那家店是高太尉家人的。”

    潘邓脑袋转了个弯儿就明白了,原来是他狐假虎威到正主上了。这高太尉好生小气,这么点儿事竟也告状!

    潘邓哪里想到,高俅这是对史进等人积怨已久,今日揪住了他这个没权没势小子的小辫子,怎能不借题发挥?

    潘邓脑子里回想白天时的情景,没想到什么错处,就一路跟着张宝进了宫。

    殿内赵佶坐在主位,杨戬侍立一旁,中间还有一个缩成一团的胖男人,细看是白日里看见的那掌柜,只是不知为何鼻青脸肿,高俅正在那假装抹眼泪呢。

    潘邓进殿,高俅看见他便骂,“潘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