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掀翻大宋: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30-40(第2/14页)

师兄来信与我说,叫我写篇汴京人蹴鞠,备了一版四页空白与我,我这正愁不知写什么好呢……”

    他拿了案几上几篇废稿,“我写文素来不爱长篇大论,写了几篇都不太长,他这报里的小字又很小,我算了算,凑不够版面。”

    “这有何难!”米有仁脱口而出,意识到自己说话声音过高,又放低了音量,“贤弟有所不知,你看这几页……”

    他翻开册子给徐贤弟看,“这个,这个,这都写了画师名字,这位叫凌文远的,我曾听过,是那琅琊画派的画家。”

    “我们书画院也正好有一位琅琊画派的,也善作市井图,叫张择端,上个月我还见他画蹴鞠图呢,愚兄这便取来,叫他给你这好文配图,也教各路看看咱们京东的画师。”

    徐观自然无不可,“那便多谢贤兄,只是师兄府里赶着印板,我这信件明早就要寄过去了……”

    米友仁打包票,“贤弟放心,今晚便交到你手。”

    *

    东平府

    书坊内一片忙忙碌碌,板已经全部刻好,所有的工匠们都在加班加点地印书,连朋见单色的板印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便去隔壁房里看着他们印彩板。

    房掌柜在偏房里和潘邓说这几天的印书进度。

    他拿着手帕擦擦额头上的细汗,“东家,咱们这刊物真能运到汴京去卖?要是再加印那么多本,恐怕得再招几个人了。”

    潘邓正低着头看账本,“招人的事,你自作主。你这账本写的清楚,是个好处,以后也照这样写。”

    房掌柜笑着点点头,“多谢东家看重,此事不消您吩咐,小人做掌柜的这么多年,不敢不尽心竭力!”

    “……只是咱们前门店面一直关着,院里却热火朝天的,旁边两家总打听,东家,咱这店还开吗?”

    潘邓想了想,“这门市也是个好门市,就这样关着,有些浪费,重新开张吧。以前的店名便不要了,叫木匠重新打个好牌匾,刷上好漆,改名叫‘鹦鹉洲书坊’,专门卖咱们期刊。”

    房掌柜点头应下,心里却有点想不明白,这‘鹦鹉洲’为何意?

    第32章 中秋佳节

    月姐一家是东平府的半个城郭户,月娘的爹胡大在别人家做活,娘秀娘主持家事,接些浆洗衣裳的活计,一家三口在城边租的小院里生活,家贫但也和美。

    月姐一大清早就起床了,把她昨天备好的红枣干,桂圆干,莲子和藕粉都拿出来,秀娘见女儿起得早,自己也便起来了,“大姐,不再睡会儿?”

    “娘,咱们早点去吧,我怕卖不完。”

    秀娘就依着女儿,两个人推着小推车,把东西都放上去,又拿了烧水的炉子,母女俩从城西边走到城东边,到了东七街。

    时日虽早,街上却也一派热闹,店铺开张晚,早点棚子却已都开了,母女两个走走停停,看见有一个空地。

    “咱们就在这停下吧。”

    旁边有人叫住她们,“唉,你们。”

    两个男子走了过来,“谁叫你们在这儿摆摊的,租了摊位了吗?”

    秀娘领着月姐,心里十分忐忑,生怕这两位官差来找他们母女的麻烦,“见过二位官爷,我,我们听说这条街许挎篮卖物,不管的。”

    “是不管挎篮卖物,你这是篮吗?推个推车,连烧水灶都有,这叫摊。”

    另一位问道:“你们是第一次来吗?卖什么的?”

    月姐攥着母亲的裙摆,心里也很后悔。出来摆摊卖羹是她要求,家里父母都纵容她,许她出来卖,母亲也陪她出来,没想到竟惹了麻烦。

    月姐颤抖着嗓音答道:“我们是第一天来,卖的玩月羹。”

    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刚才还有两个来卖玩月羹的呢,给他们安排到哪儿了?”

    “在街南头一个,中间一个,今天怎么成群来卖,这是赶上中秋要卖一笔?”

    “给她俩在北头找一个小摊儿,看有没有让合租的,安排了吧。”

    两个人领着秀娘和月姐走到了北边儿,母女二人忐忑地跟着走了。

    那人见有摊位小的,说和了一通把她俩安插了进去,安置好了之后,又领月姐去街口处登记,又领着小人回来。

    那个高的官差向对面开了张的软羊烧卖喊了一嗓子,那里面忙忙乱乱的,有个小伙计走出来了,“官差,什么吩咐?”

    “这新来一个卖饮子的,现下那饮子行首没来,带他来了知会一声,这两个第一次来支摊,叫你们行首多关照些。”

    “不必您吩咐,我们自关照了。”那小伙计扬声答到,又问秀娘母子,“你两个卖的什么饮子?”

    秀娘说道:“小兄弟,我们卖的是玩月羹。”

    “不怪官爷说你两个第一次支摊,怎卖这么稠的饮子,带了几个碗来?待会儿要是水不够了,来我店里接,就是隔壁那家王婆茶馆,那也是我家的店。若是碗用没了,也来我家店里洗便是了,我家后院有井,水尽够的。”

    母女俩这才想到这个问题,不由得心生感激,忙不迭的应了,“多谢小兄弟。”

    月娘也说,“多谢哥哥。”

    店里又探出一个脑袋来,“待会儿行首来了,我带你们去见他,你两个在街上摆摊,遇见什么事儿,什么缺了什么少了,尽管找他便是,叫他给你们支应,都管的。”

    母女两个这才算没了忐忑,喜笑颜开,和两位伙计道了谢,安心在街上支起摊来。

    街上的小童背着书箱,边走边叫卖,“期刊期刊!”

    店里有人叫住他,“拿两本!”

    小童听了麻溜的从背后掏出两本来,送进店中顾客的手里,“承恵六十文。”

    那客人伸手掏了钱给他,小童数了铜板,够数便走了。

    店中一角,两位客人见了,其中一位撇撇嘴,小声说道:“这期刊早十天就发了,竟今天才看……吴兄,怎吃这么快。”

    吴乐游一口一个羊肉烧卖,“那期刊上写了我们无声诗社,自从发行,最近写生画接单颇多,今日又是中秋,东平湖那边怕是忙不过来,我得早点吃完,赶去那边看看。”

    那友人也赞同,“这期刊真是厉害,你没看这家软羊烧卖,不知道他们东家走的是什么路子,在那期刊上刊了一篇文,近几天天天这么满,生意好到不行。”

    吴乐游喝了一口热乎粥,并未说话。

    “……话说回来,吴兄,你若是着急,叫人送到家吃不就行了,何必还要到他店里来吃。”

    吴乐游摇摇头,“你没看那‘松风隐士’所写,这羊肉烧麦就是在笼屉刚揭开的那一刻,热气刚散,端上桌来,蘸上他家的山西醋,送入口中,才是绝妙。叫人送到家里,不是那时十成的好味了。”

    友人想想,也深以为然,“那‘松风隐士’真是厉害,我见他必定是个如苏学士一般的好食天下美食的名家,文笔清新,见识广博,你没见他写炙肉,竟能和淄州烙饼想在一起。说两者同食必定美味,那秦风炙肉的掌柜天天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