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顺崽,不是顺治[清穿]: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是顺崽,不是顺治[清穿]》 50-60(第5/16页)



    西暖阁内,气氛略显紧绷。睿亲王多尔衮坐在上首左侧闭目养神。工部尚书图海和户部尚书巴哈纳垂手肃立,另外几位议政大臣相互交换着眼色,对于今日不寻常的午后召见,以及传言小皇帝昨日“登高望月”后突有“妙想”,皆心怀揣测。太后的几道急旨朱批他们也传阅了,要求明确严厉,透出不同寻常的决心。难道小皇帝……真有什么惊世高见?

    帘子打起,木苔牵着换好崭新常服的顺崽走了进来。顺崽努力板着小脸,试图展现帝王的威严,但眼神亮晶晶的,带着一丝压不住的兴奋和新奇。

    “臣等恭请皇上圣安,太后慈安!”众人连忙躬身行礼。

    “众卿平身吧。”顺崽清了清嗓子,努力让声音显得沉稳些,“今日召各位爱卿来,是为黄河防汛之事。朕近日思之良久,忧心如焚……”他顿了顿,在木苔鼓励的目光下,直接切入核心,“故朕决定,成立一个‘防汛抗旱救灾特别议事小组’,专责统筹此事!”

    “特……特议……组?”几位大臣面面相觑,这名字着实拗口又新鲜。但睿亲王缓缓睁开了眼,目光如炬地看向小皇帝和他身旁的木苔。

    “对!”顺崽挺起小胸脯,“朕任命工部、户部为特议组核心成员!睿亲王总领其事!”他先点了核心,然后把昨晚和皇额娘讨论(实则是他搜到的知识)的“妙法”一股脑倒了出来,依旧是那个充满童趣却直指关键的比喻:“……河水凶险处,用那草席土包,层层叠叠压实,像裹粽子一般!里面再填上密密的芦苇网子,水冲过来它就陷进去了!关键地方要用这种‘埽’,还得有经验的老河工领着,不能乱放……”

    虽然用词稚嫩,但核心意思清晰无比:材料(草席、土、密实芦苇网)、工艺(层层压实、内设缓冲网)、实施(重点险工、依靠老河工经验)。结合木苔上午的朱批内容(物料采购、民夫征集、技术支持、抚恤),瞬间填补了操作层面的细节。

    阁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工部尚书图海眼神越来越亮,他主理工部多年,河道工程也是本分,立刻敏锐捕捉到小皇帝这“粽子埽工配苇网”的点子虽然名字古怪,但其原理与加固河堤薄弱环节的传统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那“密网陷水”的比喻,暗合了加强结构韧性、分散水势冲击的关键!他越琢磨越心惊,忍不住脱口而出:“皇上此法……此法精妙!苇网固埽,可增其韧性与稳固!选险工施为,正是要害!”他激动地都忘了自称“臣”。

    户部尚书巴哈纳也反应过来了,钱粮是保障,立马跟上:“皇上英明!太后朱批已命户部筹措物料,只是这芦苇网子需大量密实上品芦苇,恐需专向产地大量采购,麻绳用量也将剧增……”

    多尔衮眼中精光一闪,缓缓点头:“皇上年幼,思虑却深远。此‘特议组’正合其宜!由臣等分头督办,方可令这草席土包的‘粽子’,裹得又快又好!”

    “正是此理!”顺崽见大家接受度良好,还夸他点子好,简直心花怒放,成就感爆棚,“特议组即刻开始议事!图海尚书,你让匠作司快点画大大的图来给朕看!还有,老河工的经验最宝贵,不可怠慢!巴哈纳尚书,钱粮要够!不够再想办法!”他终于体会到了“指挥若定”的感觉,小手一挥,发出了第一个真正具有实质意义、关乎国计民生的指令。

    一场围绕如何高效“裹防洪粽子”的务虚会谈,迅速变成了以材料、技术、资源调配为核心的实干会议。睿亲王掌控全局,协调各方;工部专攻工程细节,落实埽工与苇网结合的技术标准;户部全力保障钱粮物料到位;议政大臣们补充执行层面的协调与监督。

    木苔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嘴角挂着欣慰的笑意。小皇帝顺崽站在椅子边上,努力踮着脚听臣子们讨论那些他听不太懂又觉得好像很重要的细节(比如苇网经纬密度多少合适、柳条桩的排距……),小脸上一会儿好奇一会儿茫然,但那份专注和“这事很重要”的认真劲儿却清晰可见。

    第一份由他这只误入深宫、自带搜索金手指的熊猫小皇帝主导的“基建工程”,终于在一个午后,于慈宁宫西暖阁,像一颗小小的种子,被稚嫩却充满希望的声音种了下去。接下来,就看它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长成怎样一副足以抵挡洪水的坚韧模样了。

    第54章

    慈宁宫西暖阁关于“裹防洪粽子”的议事,在睿亲王多尔衮雷厉风行的掌控下迅速推进。

    “……工部匠作司会同河工老把式,十日内必须核定标准:苇网编织密实度、草席尺寸规格、土料配比及压实工序!”多尔衮的声音沉稳有力,不容置疑,目光扫过工部尚书图海,“图海大人,此为根基,不容半分差池!延误一日,提头来见!”图海浑身一凛,躬身道:“臣领旨!必当全力以赴!”

    多尔衮转向户部尚书巴哈纳:“巴哈纳大人,山东济宁州、河南开封府两处大型芦苇荡,务必派得力干吏持本王手令坐镇督办,价格公允,严防奸商囤积、哄抬!麻绳、秫秸、柳条,五日内至少凑齐预计总量的三分之一!后续源源不断!钱不够?”他冷哼一声,“查!本王倒要看看,赈灾的银子都烂在哪个仓库底了!该动就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巴哈纳额头冒汗,连声应是,心里盘算着该拿哪个撞枪口的皇商“祭旗”以迅速筹措第一批银两。

    关键在人选。

    多尔衮的指尖重重敲在铺开的《黄河河道总图》上,目光锐利如鹰隼:“河道总督杨方兴,老成持重,于河南河道情势了然,坐镇开封统筹全局,居中调度粮秣物料、民夫分配!”他点了河南总领人选。

    他的手指挪向山东段一个醒目的标记点——曹县决口旧址。“此处,前年虽经抢堵,根基未稳!今春水势已显异动!此是重中之重!”多尔衮的眼神扫过几位面有豫色的议政大臣,“必须派一个既能做事,又足够狠,敢得罪人的人去!且此人必须懂河工,至少懂几分!”现场一时沉默,这差事,做好了是本分,做不好极可能就是替罪羊,尤其汛期将近,压力山大。

    “臣……臣或可……”一位吏部侍郎试探着想毛遂自荐点稳妥之处。

    “本王举荐一人!”多尔衮的声音斩断犹豫,目光直接投向角落一个一直沉默肃立的年轻官员——翰林院编修刘藻。此人清瘦,目光却沉稳内敛,因一篇治理河患的策论深得当朝几位大儒赏识,虽品阶不高,却是有名的不畏权贵、较真务实。“刘藻!”

    刘藻猝然被点名,急忙出列:“王爷。”

    “你的那篇《论河患疏浚并重说》,本王看过,切中时弊!纸上谈兵终是虚妄。你可敢去那曹县险工,做这第一线的‘督河御史’?给你临机专断之权,三品以下河道文武官吏,若有懈怠推诿、中饱私囊者,你可先斩后奏!但,”多尔衮语气陡然凌厉,“若因你延误、轻慢、不懂装懂而误了工程,本王亲自送你九族上路!”

    这任命,风险与权力都大得惊人!连木苔在帘后都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小顺崽虽然听不懂“先斩后奏”后面的狠话,但感觉气氛骤然紧张,小手不自觉抓住了木苔的衣袖。

    刘藻面色白了白,随即涌上一股决然。他深吸一口气,撩袍跪地,声音因激动而微颤,却字字清晰:“臣,刘藻,领旨!必不负皇上、太后、王爷重托!以曹县大堤为家,以河工之命为重!堤在人在,堤溃人亡!”这不仅是承诺,更是立下了军令状!一个七品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