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换亲后的发家日常[七零]》 110-120(第7/20页)
回到座位,王英给组员们每个人分了一块。
“这么香,比我们厂的豆腐干香多了。”罗文书说。
“要么怎么是五香豆腐干呢。”王英笑着说,“它是在豆腐干的基础上二次加工过的。”
“王主任,你们吃的什么这么香啊?”离他们近的同事,想要不好意思开口,就这么问了一句。
王英索性把袋子里还有几块给坐得近的同事们分了。
“谢谢王主任啊,这个还挺好吃的,咱们厂以后也生产这个?”
“还不知道呢。”王英笑着说,“这是沪市的,咱们厂现在还没这个条件呢。”
“有嚼头,越嚼越香,还下饭,我觉得我们厂也该生产。”
王英在食堂分了一包豆干,有豆制品车间的人想法就活络了,去找了他们的车间主任,说了这事。现在厂里糕点车间和酱园都有新产品,他们豆制品车间,也该有新产品了吧?他们的豆腐虽然不愁卖,但北崇还有几家豆腐坊,他们没有绝对的竞争力啊。最主要的是,别的车间有新产品了,他们也想要!
主管豆制品车间主任肖主任,下午找到王英,问起这事。肖主任平时和王英虽然没什么接触,但对她还是很了解的,而且相信她的能力。
王英一见肖主任就猜到他为什么来了,但是她不说,笑着说:“肖主任您怎么来了,快请坐。”
肖主任和项主任打了个招呼,坐在王英办公桌前的会客椅上。
“王副主任,现在还兼任厂里的研发组组长吧?”肖主任说。
“是的。”王英说。
“我记得,王组长,不单是糕点车间的开发,是整个厂的研发组组长?”肖主任说。
“对,不过别的车间都比较稳定,暂时没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王英说。
“话不能这么说啊,王组长,我看以前,糕点车间也挺稳定的。现在新产品一个接一个,肯定还是王组长的工作重心放在这一块了。”肖主任说,“王组长作为厂子的研发小组组长,不能只研发糕点啊。”
一旁的项怀民听肖主任在这拐弯抹角的,忍不住瞥了他一眼。
“肖主任有什么想法吗?”王英问。
“我也不饶圈子了,今天王组长带到食堂吃的豆腐干,我觉得我们车间也可以做。”肖主任说。
王英笑笑,其实他们厂生产的豆制品和袋装的五香豆腐干不属于同一类产品。他们生产的豆制品都是用来做菜的,五香豆腐干属于小零嘴。
王英把早上给钱厂长的报告草稿,翻出来给肖主任看,说:“主任您看这个。”
肖主任看完后,也心潮澎湃起来,激动地说:“王主任,这个报告,你快写啊,写好了,交给厂长!”
“上午已经交了,这是草稿。”王英笑着说,“肖主任要是有什么想法,可以先找厂长沟通,然后再吩咐我就行了。”
“什么吩咐……”肖厂长直摆手,“我们车间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脑子不活络,这也是我来找王组长的原因。我去找厂长问问,后面研发还要王组长帮忙。”
“应该的,应该的。本来就是我的工作么。”王英连忙说。
项主任有点不太开心,怎么回事,王英要被肖主任抢过去了?
“那我先去找厂长。”肖主任站起身,王英站起来送他。
肖主任走走,王英又开始哼小曲儿,今天真是好事连连。有了肖主任的主攻,钱厂长那边已经稳稳拿下。
“啧啧,嘴脸!”项主任奚落王英。
王英哈哈笑:“主任,咱们一起去沪市呀!”
“不一定要我去吧?”项主任是厂里知名咸鱼,钱厂长怎么可能让他去。
“您是高材生啊!那机器什么的,旁人肯定没你懂!”王英说。
“你也不管专业对不对口!”项怀民白了她一眼。
“那也比旁人懂。”王英说,“就怕您不想去,您要是想去,肯定能去。”
项怀民倒是有点心动,现在这个年代,没有介绍信,哪儿都去不了,他想去沪市见见同窗。
“我再考虑考虑。”项怀民故作矜持,心里已经想着该怎么争取这次机会了,“厂里也未必会派你去吧?”
“不可能,钱厂长肯定会派我去的。”王英说,“我打的报告,我最先的提议,他好意思不让我去?他就不怕我跟他闹?”
项怀民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而且还有赵主任在厂里呢。念叨了这么久,还真的要被她念叨上了。
项怀民看着王英说:“你有这个毅力和执行力,还有这个活络的头脑,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主任你太会夸人了,我们一起成功啊,成功的路上不可能只有一个人。”王英笑眯眯地说。
项怀民觉得王英想拉他上贼船,就是不知道这条船,要开往哪里,他这条咸鱼又能起什么作用。
第114章 着火王英心说,前世好像没有这事……
肖主任从王英那离开后,直接去找了钱厂长。
钱厂长已经听人说了王英在食堂分豆腐干“动摇人心”的事,这会儿肖主任一到,他心里就对他的来意有了猜测。
肖主任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厂长,我从王副主任那过来的。”
钱同生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
“我看到她写的一个报告的草稿,她说成稿已经交给厂长了,能不能给我看看?”肖主任说。
钱厂长不太想给肖主任看,怕肖主任看完太激动。但对着肖主任那坚毅的眼神,钱厂长还是从抽屉里拿出了牛皮纸档案袋,递给肖主任。
肖主任本来看了草稿已经热血澎湃,看完成稿后,他直接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写得太好了!”
钱同生心说,我还不知道写得好?王英肯定的他们厂写报告的第一人,说不定还是北崇第一人呢。
“厂长,这份报告您一定要交到领导手上啊!”肖主任激动地说。
“让她写了就是要交的。”钱同生说,“等下次开会我就会交上去。”
“哎呀,王英同志虽然年轻,但是看问题的角度真是叫我们自愧不如,太有远见了,还这么有条理。”肖主任说,“要是真的能实现她在报告里说的那些,我们副食品厂肯定能成为北崇工厂的排头兵!”
钱同生一直对当排头兵没什么野心,北崇的棉纺、服装产业才是排头兵,生产任务也是最重。
他们副食品厂本来就是几个厂整合的,有酱园这个老字号,还有罐头车间,他们厂就不怕完不成生产任务。就是另外的豆制品车间和糕点车间也都很稳定。时局动荡,钱厂长一心求稳,想着小打小闹,偶尔有些小小的创新就很足够了,真要跨大步,他是一百个不情愿。
但是看着朝气蓬勃,干劲十足的王英,钱同生也会想,他真的就要这么一直躺在老厂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早上看过王英的报告后,钱同生心里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他已经把王英的报告看了不下十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