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70-80(第1/11页)
第71章 迁都燕京大家又返回燕京城了
第七十一章迁都燕京
(大家又返回燕京城了)
祖洪才回到翰林院之后,嘴很紧,没有与别人说他御前奏对的内容。
可是,经过此次皇帝亲自点名而非掌院大人安排的御前奏对之后,掌院大人对祖洪才的态度仿佛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他再也不暗戳戳的把祖洪才安放在一个阴暗无人的角落,也不给他排御前经延、御前奏对的活路。
而是立即给他换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对外说状元郎祖洪才经过这么久的沉淀学习,已经足以应对翰林院的各种事务,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翰林院的人里,脑子聪明、喜欢跟着掌院大人捧高踩低的那些人便慌了,赶紧又过来烧祖洪才这个冷灶,希望和他缓和关系。
但是祖洪才早已经看透了这些人,他只与之前刚直不阿、没有跟着掌院大人一起欺负自己的那些人交好。
其他同事现在就算再凑过来,也只是面上过得去而已,私下从不与他们深交。
祖洪才明白,若是他现在接纳了这些人,那么就会失去之前刚直的那些朋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当然是选熊掌而不要这些油滑的小鱼。
在家中,祖洪才也在于小英不忙的时候与她悄悄说了可能会迁都这件事。
二人都还是挺高兴的,他们离开父母已经好几个月了,此时都很想他们。
而且,他们两个人工作都非常忙,对于家里便不太能看顾得到。
现在他们中午各自在上班的地方搞定午饭,晚饭是请了一个厨娘来帮做饭,做完饭之后便离开。
还请了一个小厮、一个侍女照料起居生活,但他们也只是偶尔过来洒扫、帮忙一翻,并不是每日在家中常住。
但即便是这样,花费也不便宜,关键是房子太小,四个人住着太挤了。
南京城里的物价可真是比燕京城贵多了。
祖洪才和于小英都很怀念之前住在家中,或者是住在苗师傅家中那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倒不是他们二人懒,而是他们有值得信赖的人包揽了生活中柴米油盐各种杂事,让他们不必花费心思在这些事情上,便可以一心一意的工作了。
祖洪才心中还有一个不足以为人道的小想法,那便是——他和于小英都已经满十八岁了,按道理来说已经可以圆房了。
但是现在,他们在远离家人的南京城中,没有长辈为他们操持圆房的典礼,祖洪才一直没有办法和于小英圆房,做真正的夫妻啊!
皇上的性格自然是说干就要干,在迁都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扎根以后,他的行动是很迅速的。
首先,找了信得过的官员上了个折子,提出迁都这件事。而这个值得被他信任的人,就是关书达学政大人。
关书达大人的奏折在朝堂上过了明路之后,真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来自燕京的官员自然是很支持迁都,毕竟他们的根基就在燕地,他在南京城这边的官员则都反对迁都,理由也是一样的,他们的全副身家都在南京城里呢。
皇上放任朝臣们吵了几天,最后拍板,一锤定音:“燕京城和南京城都是都城,只不过燕京城是首都,朕会带着皇后、太子等人到燕京城去。
南京城这边作为陪都,也需要人留守,需要一部分官员们留在这儿。
那就这样好了,愿意迁都去燕京城的官员们都跟着我一起去燕京,不愿意迁都的人都留在南京城里,这样两全其美,岂不是更好?”
所有的朝臣们在听到皇上这番话之后都沉默了。
他们发觉了皇上心意已决,迁都这件事情已成定局,若是他们再坚持反对意见,留给他们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被皇上抛弃在南京。
皇上这个主意一说出来之后,立马就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皇上于是心情愉快的点齐人马,准备回燕京城了。
皇上和皇后都不是奢靡的人,此番回燕京城也没有想着要大兴土木、大修宫殿。
现在国家经过战乱以后百废待兴,他们也不想太过于加重百姓的负担,能省则省了。
正好徐皇后之前很多大件东西都没有搬过来,现在也不用搬来搬去的,轻松了很多。
文官可以都跟着皇上走,但是必须得有一二个镇得住的人留在这儿,免得这边有人反弹,武官更是这样的。
幸好,于小英和她新拜的师傅张兆兴将军都在回燕京城的军队序列里,她还是能够继续好好的学习剑法,一点儿也不耽误。
而那让祖洪才气得牙痒痒的谢寻文将军不幸也在北归的军队序列里,于小英本人没觉得有什么,倒是让祖洪才气得个够呛。
而太学山长王长风也终于赢得了胜利,被封为国家太学的山长,跟着皇上一起北归燕京,继续在他的老地方教课。
而与他斗争失败的人,则被留在了南京的太学,眼见得是前途无望了。
没过多久,大家便浩浩荡荡的启程了,经过几个月的跋涉,回到了燕京城里。
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满是回家的期待和喜悦。
祖洪才更开心的是,终于可以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句:“爹、娘,快给我和小英办圆房的典礼吧,我们都已经年纪大了。”
于小英闻言之后自然是羞红了脸,祖大寿和祖刘氏闻言之后却是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他们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儿媳早日成婚,好给他们抱大孙子。
分开这么久,大家自然有很多话要好好聊一聊,祖三通、祖三婶、周浦义、李素梅与他们的孩子这样也不会错过这种盛事。
一群人围在祖洪才和于小英离开前买的新宅里,却一点儿都不显得拥挤。
大家边嗑瓜子边听故事,待得听闻于小英力战几大高手,得了将军的位置,他们自然兴奋不已。
又得听到祖洪才考中了状元,被皇上封为了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之后,祖家老两口在那儿谢天谢地。
真是祖宗保佑、祖宗显灵啊,他家才哥儿终于有了份工作,不再是那个吃软饭的人了。
听起来,似乎也能配得上自家的好儿媳于小英了呢。
之后便是祖洪才和于小英听听燕京城这边的事情了。
祖三通和祖三婶二人又怀了一胎,前些日子刚生,是个女儿。
周浦义和李素梅二人也有了第二个孩子,现如今正揣在李素梅的肚子里,还不知道是儿是女。
周浦义因为在与外族的战争中获得战功,现在功勋累计起来以后,已经升了一个校尉的职务了,现在,周浦义他们家的日子也好过起来了。
祖洪顺的练武天赋被全面的激发出来了,这段时间里,苗师傅经常教他练武功,看似也有收他做徒弟的想法。
但是因为祖洪顺读书也很厉害,所以还没下定决心,到底是让他走文官这条路,还是武官这条路。
问了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