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能扛鼎(科举):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40-50(第15/16页)

与燕军对战。

    此时,燕王便落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一来他还没有将何腊瘦将军大军之中的有生力量消灭,几十万大军可不是说着玩的。

    二来他急着挥师北上,去解燕京之围。

    但是,事情有个先来后到的顺序。只有先在这边江河浪兽将军的大军打败,使得他们无力再战,才能挥师北上去解燕京之围。

    否则的话,若他现在便拔营回燕京,何腊瘦等大军再跟上,他就会腹背受敌,落入下风,到那时情势危矣。

    现在,战局已经往江南的方向推进,何腊瘦将军补充粮草比较容易,燕王殿下补充粮草比较难,每多拖一天,燕王殿下就多损失一天。

    所以在现在双方闭门不出等战局之中,占优势地位的是何腊瘦将军。

    燕王殿下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迅速招来谋臣武将们商量对策。

    谋臣们提供了两个思路,一是使出一个“反间计”,就像之前秦国人忽悠赵国人一般。

    他们可以派探子到南京应天府去散步消息,说老将何腊瘦未战先怯,明明有着优势的兵力,却闭门不出,不敢与燕王对战。

    这都是因为何腊瘦将军垂垂老矣,比较惜命,已经再没有年轻人的勇气去战场上厮杀*了。

    何腊瘦老将军的所作所为正中燕王下怀,才使得燕王军队如今气焰如此嚣张,甚至威逼南京应天府。

    而年轻的将领李景龙将军则是人中龙凤,燕王殿下都惧怕他,若是能将他换下何腊瘦老将军,朝廷大军肯定早就获得胜利了。

    若是心新皇能像之前的赵王一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了廉颇老将军,那么燕王的军队就可以旗开得胜了。

    另一个计谋则是“围魏救赵”。

    既然朝廷的军队可以趁燕京城里兵力空虚而围攻燕京,那么燕王殿下的军队为什么不能趁南京应天府兵力空虚而围攻南京呢?

    说句实话,随着燕王殿下与朝廷军队战线一步步焦灼,此时燕王殿下的军队已经逼近南京了。

    说起来,大军趁南京应天府兵力空虚奇袭南京所走的路程,还比班师回援燕京所走的路程要近一些呢。

    燕王殿下听了这两个计策之后,觉得这两个计策都挺好的,于是便双管齐下,两个计策一同发动。

    不到半个月,“反间计”便在南京应天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皇确实不满何腊瘦将军龟缩不前的表现,他将年轻的李景龙将军招来问了问对策。

    李将军给的策略是很激进的,听他的语气,如果他执掌三军,定会主动出击,将燕王殿下的军队打回燕地去。

    在他的口中,燕王殿下的军队不过是土鸡瓦狗,一点战斗力都没有,而他自己的则是当代军神,只要一出击,马上就能取得大胜。

    他的谋略与新皇不谋而合,于是新皇便临阵换将,派去了年富力强的李景龙将军,换下了龟缩不出的何腊瘦老将军。

    何腊瘦老将军在军营之中接到圣旨之后,忍不住长叹,觉得朝廷岌岌可危。

    但他却不敢言语,赶紧将兵符交给了新来的李景龙将军。同时在回到南京应天府之后,立马向新皇请罪。

    新皇只是不满他龟缩不前,倒也没有觉得他有什么值得惩罚的地方,于是便想让他继续回军营。

    可是何腊瘦老将军涕泪满面,向新皇诉说他年纪太大了,不适合再掌兵,请求解甲归田。

    新皇不疑有他,也恩准了这个请求。在他眼里,何腊瘦老将军龟缩不前、毫无斗志,确实不适合再掌兵了,此时便顺坡下驴,给了他一些赏赐。

    何腊瘦老将军拿了赏赐之后,快速收拾行李,带领家人们急匆匆地离开了南京应天府。

    他已经预感到南京应天府岌岌可危,现在这个朝廷不再安全了,还是赶紧躲到乡下比较安全。

    其他人没有这个敏锐性,还在南京应天府里歌舞升平,他们甚至觉得何腊瘦老将军匆匆离开南京应天府,乃是因为吃了败仗面子上挂不住,完全没有深想。

    朝廷大军换成了李景龙将军指挥之后,果然主动出击,与燕王殿下的军队硬碰硬。

    燕王殿下求之不得,把李景龙将军所带的几十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并一路追击,往南京应天府而去。

    朝廷军队大败的信息传来,南京应天府中顿时乱作一团。

    便是新皇此时也不再自信,反而是有一些慌乱了。

    正在这个时候,有人向新皇举报,徐大将军的两个儿子与燕王过从甚密,疑似要背叛朝廷。

    新皇很愤怒,马上派兵将徐家两位小将军捉拿下狱。

    徐家两位小将军觉得冤得很,他们虽然是有这个心思,但还在左右摇摆之中,更是万万没有具体的行动啊。

    之前燕王殿下离开南京应天府的时候,他们兄弟二人确实帮过小小的一点忙。

    但那并不代表他们更看好燕王,而不效忠新皇。

    虽然他们的父亲是被先皇赏赐了一只卤鹅之后,不愿吃药而活生生病死的,使得他们徐家与先皇有了嫌隙。

    但他们父亲徐大将军临死之前对他们兄弟二人耳提面命,让他们兄弟二人一定要效忠皇上、效忠朝廷,绝不能堕了徐家的威名,绝不能让徐家变成奸佞之家。

    之前帮助燕王逃脱,只是为了救自家妹夫的性命,不代表他们的政治取向。

    此番燕王殿下派了好多探子来,其中不乏一些游说他们兄弟二人反叛的说客,可是他们兄弟二人还没拿定主意答应呢,怎么新皇就捉拿他们下狱了?

    目前为止,他们徐家兄弟二人自问对新皇还是忠心耿耿的呀。

    在狱中的徐家兄弟二人一直喊冤,求见新皇,可是新皇一想到他们兄弟二人与燕王妃乃是嫡亲的兄妹,便不肯再信他们。

    他们兄弟二人在狱中虽然过得辛苦,但也对现在的朝廷死了心。

    徐家小弟愤愤不平的说道:“大哥,早知如此,我们早就该接受燕王殿下的好意,直接反了。

    结果弄成现在这样,帮不了燕王殿下,还被新皇怀疑,两边都不讨好。”

    徐家大哥却老神在在,对自己弟弟说道:“没关系,我们家用了很多银钱打点狱中小吏,足以让我们两兄弟吃喝不愁。

    其实关在狱中也不是一件坏事,等到燕王爷打下南京城,咱们兄弟二人日子就好过了。

    况且现在我们兄弟二人并未真的反叛,乃是皇上识人不清,别忘了我们兄弟二人。

    日后等记在历史书上,也不会把我们徐家记成那种主动反叛的人家,保住了徐家家的一世清名,何乐而不为呢?”

    徐小弟此时有点回过味来了,他说道:“大哥,你为什么这么说?难不成我们兄弟二人这次下狱,竟有燕王殿下的手笔在其中?”

    徐家大哥瞪了他一眼,说道:“别瞎猜,更别瞎说。”

    徐家小弟好似明白了,又好似没有明白,只能长叹一口气,继续过他的狱中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