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40-50(第12/16页)
可是那年,徐大将军病了,先皇却赏赐了他一只卤鹅,什么意思自然是昭然若揭!
徐大将军见状,便不再吃医生开给的药,硬生生给病死了。
这件事情碍着先皇的颜面并未大范围流传,百姓们只知他们敬爱的开国功臣徐大将军病逝了,却不知中间还有卤鹅这台事情。
然而这种事情,徐家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便是远在燕地的徐王妃都收到了家中哥哥的来信。
信中自然是不敢写什么的,怕被先皇清算整个徐家。但信使在见面的时候却哭着把卤鹅的事情向徐王妃说了个一清二楚,让徐王妃为自己父亲的死悲愤异常,也产生了对先皇的恨意。
燕王爷相信,他的大小两个舅子,也像燕王妃一般,对新皇憋着一股气呢。
此番他在南京应天府中,还是冥冥之中感觉到在受着一些势力的照顾,他知道其中有徐家的人。
在他摆脱追兵的时候,徐家小舅子虽然蒙了面,但还是和他打了个照面,也算是摆明车马支持他了。
因此他心中熨帖,知道燕王妃的娘家徐家与他们燕地是一条心的。
徐王妃也心中熨帖,觉得娘家没有抛弃自己,日后徐家和燕王也不会双方打起来,让她左右为难。
燕王殿下回来之后,便想论功行赏。
可是徐王妃却觉得祖洪才是他们的一张底牌,不能轻易暴露在南京应天府的探子们的眼皮底下,如若不然,他们针对祖洪才的家人出些什么幺蛾子,可怎么办?
祖家毕竟是平民百姓出身,家中没有家丁、护卫,完全不能保障他们的安全。
徐王妃说道:“现下我让祖洪才跟着他的妻子于小英做些军营里的活计,于小英也是我的心腹,我时常召见他们夫妻二人,也不算太过于引人注目。
不若就先这样吧,等燕王殿下您夺取天下之后,自然是要开恩科取士的,到时候给祖洪才一个好的名次,不就行了吗?日后王爷您也有可以提携他的理由了。”
燕王爷点了点头,觉得徐王妃这个主意很不错,于是便继续这么做下去。
于是之后燕王殿下和徐王妃时不时的借着于小英做事很合他们心意的名义,赏赐了于小英好多东西,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燕王爷回来燕地的第二天,他便竖起了“清君侧”的大旗,说自己这个才登基的新皇侄儿,被小人蒙蔽,做出了好多使生灵涂炭的决定,他这个叔叔决定要带兵铲除他身边那些坏人,“清君侧”。
一时之间,燕地里全都是一片叫好的声音,他们燕地的百姓对燕王百分之百的信任,燕王爷做什么他们都大力支持。
南京应天府这边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很难受了。
新皇心中是有些恼怒的,自己这个燕王叔叔不是疯了吗?怎么又要跳出来清君侧了?
于是他将当初那两个去探病的钦差大臣处罚了一番,又点齐兵马,准备派个大将到燕地去平乱。
可是这么算一算,就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来的武将。
之前跟着先皇所向披靡,建立新朝的武将们现在都不在了。
排名第一的常大将军也是自己母亲、先太子妃的外家,现在早已过世,并没有留下一个儿子,自己的母亲当时能做太子妃,也就是因为常家没有儿子,掌不了兵权叛乱,选常家做外家,没有外戚做大的烦恼。
可劣势也显现出来了,常家现在也没有能拿得出来打仗的男丁啊!
再看排名第二的徐大将军,按理说年纪也不算太大,但前几年生病的时候,硬生生被先皇给用一盘卤鹅吓得他不敢吃药,给逼死了。
现在徐家倒是有两个厉害的武将,可一来先皇和徐大将军有着那样的隔阂,两位小徐将军不知道会不会怀恨在心,自己怎么敢用他们呢?
二来徐大将军的爱女嫁给了叔叔燕王,此时在北地做王妃呢,怎么看都觉得他们二人和燕王叔更亲,自己又怎么敢用他们呢?
再往下历数,厉害点的开国武将基本上都被先皇给弄死了,他们的后人要么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要么就是即便有能力,也与先皇有着些生死的隔阂,自己现在不敢用啊。
想来想去,新皇便只能矮子里面拔将军,挑选了一名参加过开国之战,但战功并不显赫,没有被先皇列入清算名单当中的老将军何腊瘦。
何腊瘦老将军也算老成持重,最好的是与先皇和自己没仇没怨,这一点在整个武将圈里都非常难得。
何腊瘦老将军也不负重托,在新皇希望他带兵出征之后,便立即答应了下来,表示他万死不辞。
新皇见此心中很高兴,给他调齐了五十万兵马和粮草,比起北地藩王燕王叔拉出的十万人马来说,完全是碾压的态势。
新皇觉得,这次北伐一定稳赢!
再看一看他爷爷造的孽,致使现在南京城里,就连像样点的武将都难以扒拉出来一些,新皇顿时摇头,觉得他爷爷也就是先皇的杀孽也太重了。
他从小就读圣贤书,觉得自己应当不能靠杀戮,而是要靠以德服人,要走出和自家爷爷完全不同的一条路来。
于是在出征前,新皇还单独对何腊瘦老将军叮嘱了一番,说道:“那燕王毕竟是我的叔叔,与我有着亲属血缘关系。
何老将军北伐的时候将燕王叔他们打败就行了,万万不能伤了王叔的性命。
打完仗后,可以将王叔一家都押送来南京城里,圈禁起来让他们度过余生便是。”
何腊瘦老将军听了这个命令之后觉得有些为难,但他毕竟不是一等一的武将,也不知道这样的命令会带来什么后果,于是便领命出征了,并没有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
第49章 搬入燕京祖家全部搬入燕京城之中生活……
第四十九章搬入燕京
(祖家全部搬入燕京城之中生活。)
燕王殿下“清君侧”的大旗竖起来之后,便安排徐王妃带着自己的大儿子,也就是燕王世子,镇守燕京。
自己则带着自己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一同去打仗了。
虽然老二和老三年纪比较小,但是燕王觉得自己的儿子不能不知兵,不能成为如今新皇一样的废物,所以对两个儿子管得很严厉。
为了避免燕地受到战火的波及,燕王和徐王妃下令,所有燕地的百姓暂时汇入到周边的大城市之中,避免被兵灾所伤到。
祖大寿和祖刘氏他们所在的北山县只是一个小县城,没有高墙,挡不住兵锋,所以得关了铺子,转移到别的大城市里去。
他们老两口此时也不得不带着祖洪顺先回了海子屯村,然后和村里的百姓们一同迁徙到燕京城内。
没错,因为海子屯村离燕京城特别近,所以他们这一波百姓是可以迁徙进燕京城里的。
进入燕京之后,普通的百姓们只能住在空地上临时搭建的简易棚子里。
但是祖大寿、祖三通、周浦义他们三家人不一样,他们有投靠的地方。
倒不是说他们会一股脑的全都住进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