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30-40(第4/14页)
大人哄得开开心心的,觉得张逸晨此人大方识趣,又肯干事情,是个靠得住的年轻人。
就这样,时间慢慢过去了三个月,夏季过完进入了秋季,快到农忙的时候了。
不过张逸晨在羊沟县的坎儿井工程也基本上修建完成了,到了要看见成效的时候了,倒也不需要之前那么多的民力了。
因此他放了很多民夫回家去侍弄自己的地,还指导坎儿井沿途居民如何利用竖井,如何利用蓄水池取水用水,让沿途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第33章 一个机会苏木栖带来了消息,于小英面……
第三十三章
整个夏天里,张逸晨都在指挥民夫们好好的修建羊沟县的坎儿井。
他经常写信与祖洪才探讨一些修建工程方式或者管理方式的问题。
从羊沟县到燕京城的距离不算很近,但他前小厮骑快马的话,两天也能跑到了,一点儿都不耽误两人交流。
祖洪才一边欣喜地看着信中张逸晨说的工程进度,一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之前所有经验告诉张逸晨。
他很为张逸晨这边的工程进度感到欣喜,觉得自己这个朋友真给力,自己以前真是小看了他,没有想到张逸晨执行能力这么强,办事情这么靠谱。
不过也能想到,他出身商人世家,从小就看着他爹爹做生意,非常懂得时间转瞬即逝,一定要早决策、早新行动,雷厉风行的道理。
若是一个商人不果断,没有冒险精神,或者眼光不行的话,一定难以赚到钱的。
幸而张逸晨在政治上还算是段位比较浅的人,他只觉得坎儿井这个工程的设计是祖洪才提供的,那么自己在工程施工当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问祖洪才。
却完全没有考虑过,好多纸上谈兵的人只会设计,哪里能指导工程修建?
祖洪才这般明确地指导他实践,其实已经算是“智多而近妖”了。
或者能称得上他一句“生而知之者”的赞赏。
幸好张逸晨对这些完全没有概念,只觉得都是寻常事,也让之前因为这些回答而提心吊胆的祖洪才松了口气。
苏木栖这边也收到了好多叔伯拒绝的回信,感觉头上像是被泼了一盆又一盆的凉水。
最后他终于收到了小叔苏玉成给他的回信,准备在大名府推广坎儿井工程,才让他精神一振。
虽然小叔高玉韬这边因为前期没有把控好,进度比羊沟县的张逸晨这边慢,但好在也*已经有一个县在开始干活了。
苏玉成因为不认识祖洪才,在遇到工程难题的时候没法直接问他。
但没关系,他们遇到的所有事情,苏木栖都可以写信问自己的侄子苏木栖。
苏木栖会帮他问室友祖洪才的,祖洪才也愿意很好的解答他的疑惑。
有时候,祖洪才还亲自提笔回信给苏玉成,将信装在苏木栖给苏玉成的回信当中寄过去。
慢慢的,祖洪才和苏玉成也成了笔友。
对于苏玉成这边,祖洪才便很好解释了,他为什么能知道这么多工程实践当中的操作?
当然是因为这些问题提前施工的张逸晨已经遇到过了,在他们两人的实验之下已经解决了这个难题啦!
苏玉成非常接受这个理由,一点儿都没有怀疑。
在祖洪才和于小英刚刚到燕京城里的时候,也就是这个夏季刚开始的时候,祖大寿和祖刘氏非常的想念祖洪才和于小英。
所以他们前两个月的时候,每月等到祖洪才放假的那一天前,总要早早准备起来。
要提前挑一天做好铺子里购卖三、五天的糕点,然后提前三天出发,提前一天晚上确保能到达苗师傅家中,来看看祖洪才和于小英。
他们来的时候会赶着自家的牛车,慢悠悠的走两天,牛车上拉满了粮食、糕点、土特产等等一车东西,都是送给苗师傅的。
二老生怕礼物送少了,自家人占了苗师傅太多的便宜,生怕苗师傅这边心里会有些不乐意。
在第一次祖大寿送于小英和祖洪才到苗师傅家中的时候,就想给苗师傅塞银子,充当于小英的住宿费和伙食费了。
只可惜苗师傅人特别好,坚决不肯收银子,祖大寿没办法,只能把银子又带回家去了。
现在他和妻子祖刘氏再次过来,便直接拉了一车东西过来。
苗师傅只能收了,毕竟总不可能让他们把这一车东西千里迢迢又拉回去,浪费人家的一片心意吧。
到了京城之后,苗师傅家很宽敞,房屋很多,祖家老两口都不用再额外花钱去住客栈,都可以借住在苗师傅家中。
苗师傅也会用他们拉来的土特产赶紧做一些好吃菜肴,好好地招待祖家老两口,尽一尽地主之谊。
祖家一家四口在苗师傅这里又团聚了,不得不说还是很开心的。
祖洪才每次见面的时候都不让二老在苗师傅家里闲着,主动带着他们和于小英到燕京城里和城郊的各个景点去玩一玩,到小吃铺里面去看一看、吃点东西之类的。
祖家二老心中很高兴,看着自己的儿子祖洪才在太学里适应的很好。
每次出门游玩的时候,二老和祖洪才、于小英偶尔也会遇到一些祖洪才的同学和家眷。
祖洪才的这些同学和同学的家眷对他们都挺好的,不仅和祖洪才聊得看心,那些女眷们和于小英也很熟悉,都有话聊。
他们对于祖洪才的父母也有礼貌地打招呼,没有任何看不起的感觉。
于是祖大寿和祖刘氏便放心了,知道儿子和儿媳妇儿没有骗自己。
证明祖洪才在太学真的没有受人欺负,于小英也确实是过得很不错。
于是来了两次之后,他们也不再像之前那么频繁的到燕京城里来了。
毕竟二人要到燕京城一趟要提前几天把卖的糕点全部做出来,一来一回的路上还要浪费几天的时间。
路上奔波劳累不说,花销还很大,还耽误他们多赚钱,毕竟赚不到就是亏钱嘛。
之前有那么多的动力和闲心,完全是因为二老担心自家儿子、儿媳妇儿过得不好。
现在既然放心了,两口子便不想再那么频繁的跑了。
于是到了第三个月,祖大寿和祖刘氏已经不想再跑燕京一趟了。
他们只是托即将去燕京城里送货的朋友顺便帮自家送了一些土特产到燕京城的苗师傅家。
反正礼多人不怪嘛。
他们二老心中都非常善良,总觉得自己把东西送出去了才安心。
在刚刚入秋的时候,祖洪才便收到了张逸晨的信。
信中说道一个好消息:羊沟县内的坎儿井基本上已经完工了,最后不知道成效会怎么样。
张逸晨还是有些担心的,今年的粮食收成会不会增长?秋收之后能不能真的多出千亩良田来?
祖洪才心里也没底,不知道羊沟县具体的情况会怎么样?产量能比之前好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