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能扛鼎(科举): 28-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28-30(第2/5页)

    祖洪才闻言便是眉头一皱,等到三年以后已经开始打仗了,下一届的殿试他记得是取消了。

    要等很久之后,燕王统一了天下才,新开了一次恩科,自己要在太学里蹉跎好几年了。”

    关书达看见祖洪才皱眉,还以为他年轻气盛,见自己不同意他去做县令,以为自己不赞同他的观点,不想推行坎儿井的政策。”

    于是他便赶紧说道:“祖洪才,你别担心,我会上书燕王大人,让他选取几个县试点你写的这个坎儿井方案。

    并不一定要你去做县令才能发挥出坎儿井的效用。

    相反,在几个县一同实践的情况下,你在燕京太学里面念书,还方便各县汇总问题。

    到时候,你也可以远程指导他们,更有利于坎儿井在燕地的推行。”

    祖洪才闻言叹了口气,看来关大人是铁了的心要将自己放到太学去念书了。

    算了,就在太学里多学习一两年吧。

    等战事将起的时候,自己肯定要跳起来支持燕王起兵的,到时候说不得就能去做县令了。

    他很羡慕那些能够去做县令的人,这些人就可以比自己多两年的做官经验,日后若是要升迁起来也有政绩。

    张逸晨的年纪还很轻,虽然成绩不算太好,但是蔡怀远大人也愿意推荐他去府学念书。

    但是张逸晨却婉拒了这个推荐。

    一来他深信自己岳父周川墨大人的判断,觉得自己不是中进士的那块料,勉强再读几年书也考不上进士,还不如早点儿做官,多积累经验。

    二来就是这次府试让他累坏了。听说殿试更难考,还要从燕地千里迢迢跑到南京那边去考试,路上都把人折腾死了。

    所以他彻底放弃了继续读书这条路,反而想要向蔡怀远府君大人谋取一个官职。

    蔡怀远看了张逸晨,这届所有考上举人的人,他都了解过背景情况。

    他知道张逸晨有着一个县令的岳父,有着一个有钱的父亲,若是为官,虽然年轻些,但应该还是能做得来的。

    于是他便答应了张逸晨的请求,口头上说他会向吏部推荐张逸晨做官,但他也留了个心眼,说了不保证能成功。

    张逸晨以为自己得偿所愿了,开心万分,对蔡蔡怀远府君谢了又谢。

    回去的路上,张逸晨便迫不及待地和祖洪才说了他马上要做县官的事。

    祖洪才也和张逸晨说了自己不能做县令的遗憾。

    张逸晨闻言之后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对祖洪才说道:“祖贤弟,别担心,等我做官之后,我的县里一定会好好实践你那个什么坎儿井的计划,你让我怎么挖我就怎么挖。”

    祖洪才闻言松了口气,他相信,只要有人愿意去实践,让大家看到坎儿井的效果,之后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自发纷纷效仿的。

    但难就难在这个走出第一步的人,要不怎么说“万事开头难”呢?

    祖洪才郑重地谢过了张逸晨。张逸晨嘿嘿一笑,说祖洪才不必道谢,不必生分了,都是兄弟情谊。

    回家之后,二人将这件事情分别告诉了祖大寿和张老爷。

    张老爷开心不已,也非常的知情识趣,他知道蔡怀远府君说的“不保证成功”是什么意思。

    第二天,张老爷让人准备了非常多的礼品,到了蔡大人的府邸,对蔡府君进行感谢。

    张老爷还拍着胸脯对蔡大人说,到时候若是要打点关系,该出多少钱张老爷一定会出,绝不让蔡大人损失分豪。

    清河府君蔡怀远蔡大人本来只有一两分愿意帮张逸晨推荐一个县令之位。

    此刻收了张老爷这么多的孝敬,他想出的力气便达到了十分,话头也变成了“保证帮令郎谋取到一个县令之位”。

    小鹿鸣宴过后,大家便回了北山县城等着通知。

    没过多长时间,二人便收到了好消息。

    祖洪才确定被太学录取了,马上就要到燕京城的太学里去求学。

    张逸晨则是谋求到了一个县令的位置,还是个中等的县,不算太差,立马就可以去赴任了。

    第29章 小英想法小英越来越独立,有自己的想……

    第二十九章

    收到开学的入学通知书之后,祖洪才一家人便开始准备了起来。

    祖洪才的意思是,他们全家人都到燕京城里租个房子居住。

    这样的话,平日里他在太学里上学,每逢十休沐的时候,他就可以见到自己父母和妻子于小英。

    但没想到,这个意见却被自己的父亲祖大寿和母亲祖刘氏否绝了。

    祖大寿说到:“才哥,我们家在北山县城的糕点铺开得正红火,我和你娘等闲不想换地方。

    而且清河府城里就有那么多糕点铺子,我们争不赢,更别说燕京城那种大地方了。

    我和你娘去到以后又能做什么呢?若是赚不到钱,我们家岂不是坐吃山空了?

    虽然才哥你念太学的钱燕王爷全包了,不用花家里的银子。

    但我和你娘还有小英三口人的嚼用花销也不是小事,若是不开店,如何能供应得上?

    再说了,现在还有洪顺在北山县城的县学里念书呢,北山县学又不允许他这么小的蒙童住宿。

    我们这个铺子若是不开,他每天晚上住在哪里?难不成要让洪顺中断他的学业吗?

    才哥,你可别说什么带着洪顺一起到燕京中求学的话。

    咱们家和你三叔家顶多就能让洪顺在北山县城的县学里念书,要是供他到燕京城里去念书,那我们可供不起。”

    祖刘氏点点头,她的想法和祖大寿是一样的。

    她说道:“我和你爹还有小英就留在北山县城里赚钱吧。

    你可以和洪顺一样,把每逢十日的休沐日攒下来,每个月就有三日的休沐。

    到时候我们约好时间,可以在海子屯村的家里见面。

    那里反而是离燕京城最近的地方,只要半日的路程就可到,也是我们的家,你回家以后休息得也好。”

    祖洪才叹了口气,他重活一世,真的是觉得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大的幸福。

    但是无奈,现在他虽然中了举人,但并没有为官,没有俸禄,只不过是一个还需要继续花钱念书的太学生。

    手里没钱,说话就不硬气了。再加上自己爹娘说得也是有道理的,现在家中缺钱,他没有办法反驳,只是心中仍然忍不住感觉到很沮丧。

    没有想到于小英这个时候却忽然说话了。

    她学了这么久的武功,和师父苗谷香相处了这么久,心思早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之前那个凡事都只能听从别人安排,自己一点儿主见都没有的女孩子了。

    关于祖洪才将要到太学去念书这件事情,在小鹿鸣宴之后,祖洪才就对大家说过,因此于小英早有预料。

    在这么多天里,于小英对于未来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