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20-30(第14/15页)

副官。

    这么说吧,造反的草台班子都比这形制整齐。]

    李世民:长见识了。

    这个皇帝真行。

    [官员,尤其是重要的官职,不是随随便便中了进士就能当的,要大浪淘沙的经过历练才能培养出来。结果万历不补官,直接造成大明人才梯队的断代,后面想出两个天降猛男都困难--猛男也需要表现机会才能腾空成龙。

    而且按明朝的制度,吏部需要根据巡按、巡抚对各地文官进行考察,都察院也需要去巡视,写出评语或弹劾。吏部才能根据这些进行对官员进行升迁,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这些完全都没有。

    所以官绅阶级直接放飞自我了。]

    [万历自己不干活,也不让别人干活。

    所以整个万历朝后期,朝廷基本就是半瘫痪的状态。各种隐患全部集中爆发了出来。

    别的不说,就说建奴。

    一开始不过藓疥之患,如果在当时就立马解决,而不是坐视辽东军镇养寇自重,或许后面就没有大清了。]

    朱元璋:我悟了。

    所以前面说的那个鞑子不是蒙古,而是辽东那边的建奴对吧?

    这群狗东西也能切居中原膏腴之地?还坐了江山?

    简直离大谱。

    他看向徐达:“老徐,北伐还得继续,还得加大范围!”

    朱棣也明白了过来,他心里默默盘算着自己的计划表。

    现在才是永乐元年,他还要稳定朝廷呢。

    四年……哦不三年,三年后他就去亲征!

    [但,万历没有批复,没有反应,而是把摆烂贯彻到底。]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4-1023:55:04~2023-04-1123:48: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枕水~、为安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30明末农民起义7

    ◎这投胎的运气,我属实羡慕◎

    [围绕在万历皇帝身上的,出了常年不上朝,还有两件大事,一个是万历三大征,一个是国本之争,这两件事基本能牵扯出明朝几个大政策的变化,也更能解释明朝如何演变成最后的溃败。]

    朱元璋和朱棣不约而同的坐直了身子,要仔细听一听,打算防患于未然。

    [万历三大征,是指发生在万历年间,先后在西北、西南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是鞑靼叛变的宁夏之役、日本入侵朝鲜的朝鲜之役,以及苗疆土司叛乱的播州之役。]

    朱元璋:好嘛,合着没一个省心的。

    他想起天幕的私信回复,里面批评了他设定“不征之国”的外交政策,原来这些弹丸小国后世这么不老实?

    倒是西北的蒙古和西南的土司,一个是老冤家对头,一个就从来没安分过。

    看来这个鳖孙虽然不上朝,但正事还是干了点?

    [咱们凭良心说,虽然万历从十四年开始就陆续开始不上朝,但是一开始倒也没很过分,刚刚说过的朝廷半瘫痪状态都是万历三十年之后的事情了。而这三场战争,恰巧就是发生在万历二十年到二十八年之间。

    那时候万历遇到这种军国大事的奏折还是回复的比较及时的。]

    朱元璋:……夸早了,二十年不理政还是很过分。

    [先说哱拜的叛乱,虽然蒙古是大明的死敌,但这件事我觉得文官也有责任。

    哱拜是蒙古鞑靼部人,在嘉靖中期的时候,因为触犯本族首领,所以逃出部落,投靠了到了明朝,一直在宁夏守备的麾下效力。

    就像永乐大帝征服了朵颜三卫为其卖命一样。朱元璋在消灭了北元之后,蒙古部落也分成了两部分,东边的叫鞑靼,西面的叫瓦剌--就是朱祁镇去留学的地方。

    只不过瓦剌在也先死后继续分裂,让鞑靼的地盘扩展到西面来了,这不,嘉靖年间已经跑到宁夏来了。

    明朝和瓦剌、鞑靼的斗争贯穿了整个帝国的历史,互相之间有投降或叛乱的将领很正常,有的蒙古人甚至归化的太久,比官绅更忠心。

    比如明末武将满桂,就是蒙古人,最后为大明战死沙场了,节操不知道比京城勋贵和江南士大夫高到哪里去了。]

    李善长有点不自在,虽然他老家是浙东的,但是离江南挺近的,大家都是南人,都是官绅阶级。让天幕这么一说,他脸也涨红了。

    [咳咳,扯远了。哱拜投靠明朝后,打仗凶猛,多次立下战功,累官至都指挥使,最后是以副总兵的身份致仕的,他儿子承袭了这个官职。

    按说这辈子挺圆满的。

    但是在万历十八年的时候,鞑靼部落来寇边,在西北边疆大肆劫掠,朝廷就点了哱拜的儿子、义子,以及一个叫土文秀的指挥去打退鞑靼。

    但是当时的宁夏巡抚党馨,只下令土文秀率领一千骑兵去西边援救。哱拜打了一辈子仗,一看就知道这个文官在乱搞。所以他就带了三千家丁和自己的儿子去了军营--明朝中后期卫所制崩溃,各个武将都有几百几千的家丁,就像是唐末藩镇的义子一般,是他们打仗的精锐。

    哱拜是直接越过党馨这个巡抚向更高一级的经略请求出兵协助的。经略欣然同意。但是党馨不乐意,他不仅看不上哱拜是个武将,更是个蒙古投降来的武将,而且对他无视自己,直接找上司经略去自荐的做法很不满。于是不给他装备和马匹,就这么让他跟着出征去了。]

    朱棣一掌拍在桌子上:“胡闹!军国大事,岂可为一点子私心就从中作梗?这个党鑫,该杀!”

    [因为卫所制的崩坏,所以那时候的明朝已经开始吃空饷了,打仗基本全靠自己的家丁精锐,哱拜也不例外,也有这个恶习。所以党馨就要在这个问题上做做文章。]

    朱元璋叹气:这么好的制度,咋就能崩坏呢?

    虽然他已经知道了,府兵制也是因为土地兼并溃败的,但是他以为大明能坚持的久一点呢?

    不然还能用什么方法?

    像宋朝一样让一堆的流放发配或者犯事的人来当兵?那也没啥战斗力啊!

    何况大明的财政也支撑不了募兵制。

    难搞。

    [哱拜觉得,这是当时的常态,一般巡抚睁一眼闭一眼就过去了,党馨这么做肯定是因为自己没有表态,没有投靠他。

    于是在党馨找哱拜索要树瓜种子的时候,哱拜立马就找人送去了,结果党馨却直接将送种子的人给仗杀了。

    哱拜无奈,毕竟是巡抚,毕竟是文官。毕竟咱们前面说过,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就开始变得愈发强势,压制武人。

    所以哱拜让自己的儿子带上金银财宝去给党馨送礼去了。

    结果党馨把哱拜的儿子打了一顿给关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