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20-30(第11/15页)
致使百姓卖儿卖女,还随意打杀百姓,简直作恶多端。
他心里不忿,不想娶一个蒙古败将的妹妹,所以从来不拿正眼瞧自己的王妃。后来,朱元璋大抵是为了补偿他,又让他娶了开国六公爵之一的卫国公邓愈的女儿为次妃。邓氏和他臭味相投,两个人一起大兴土木,折磨宫人取乐,还囚禁了正妃观音奴。
后来秦王闹得太过分了,朱元璋多次下旨斥责,但到底没忍心杀自己亲生儿子,而是把邓氏给赐死了。再后来,朱樉可能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吧,被人给毒死了,然后朱元璋下令王妃观音奴殉葬。]
李世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晦气,跟他一样的秦王封号,妻子名字里还都有观音二字,结果一件人事儿都不干。
[咱就是说,朱八八这个脑回路我真的不太懂,这对夫妻是一辈子的怨偶,而且是观音奴单方面受欺负,为啥还要赐死让人家下去陪你儿子?当寡妇对观音奴来说是一种解脱好么?
可能朱八八不在乎吧,可能在他心里马秀英才是唯一值得顾惜的女人。
当然啦,元朝虽然有殉葬,但是皇后不殉,因此有元一代,包括前面的蒙古帝国,有多位皇后、太后操弄政权,淫.乱后宫,之前讲过的权臣燕帖木儿、伯颜都和当时的太后、甚至太皇太后勾勾搭搭的。
所以朱元璋防止外戚和后族干政可以理解,但不能否认他这种农民出身,把“婆娘”当附属物的思想局限。
要不是朱元璋这种视妇女如草芥玩物般的态度,大兴殉葬之弊政,他的帝王排名说不定还能靠前一点。]
朱元璋现在觉得自己脸涨的通红,当然,这么多年的上位者气质早已尽量不显示情绪,只是他自己觉得而已。
因为之前天幕对他大多是褒奖之语,那私信的回复也没有这么严厉,现在不仅骂了他儿子,还对他冷嘲热讽。
他不开心。
这天幕讲解之人是个女娃,对女子多些怜惜之意也是应该。可要是说后世有公认的帝王排名……那岂不是说,后世之人都觉得殉葬是个大问题?
难道后世女子有这么大的话语权么?
殉葬嘛……既然天幕提了,他取消了就是……
[而朱祁镇呢,就是在他死前留了遗诏,取消了殉葬制度。但是各位要注意,并不是朱祁镇他注重妇女权益--根据咱们前面说的事迹,大家也了解他是个什么为人,为别人着想是不可能,他不坑别人就不错了。
朱祁镇可是在景泰帝死后,强行殉葬了他的全部后妃,除了一个废后,殉的干干净净,一个没留。
他只是有最后那么一点点良心,回报给钱皇后和陪他一起在南宫那几个可怜的女人罢了。]
[当然,后世帝王的妃嫔还是承明英宗这个人情的,毕竟她们不用死了。]
朱棣有些不解,怎么殉葬还殉到皇后头上了呢?不应该啊,元朝也没这个规定。
要是有,自己肯定就取消了,他肯定不会让徐皇后下去陪他的。
难道徐后去的比他还早?
得让太医好好给看看。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4-0823:00:24~2023-04-0923:45: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Idealist10瓶;苏格拉面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28明末农民起义5
◎全都没有好下场◎
[讲完明英宗对大明灭亡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接下来讲讲另一位贡献最大的人,那就是明朝的倒数第四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也是年少登基,当皇帝的时候还不到九周岁。他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然而因为他的不作为,导致明朝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在中晚期该有的弊病,一样不落的全部爆发出来,而且愈演愈烈,从而恶化到后面神仙难救的局面。
毕竟在他死后二十四年,大明就亡了。
我说的亡了,是指天子守国门,崇祯吊死在煤山的歪脖树上。]
朱元璋气哼哼,但还是护短的说了一句:“还算有骨气。”
可朱棣不这么想,他在心里大骂:“朕打算迁都北京之后,依旧保留应天府作为陪都,就是想让南北两京有个互相帮衬。将来事有不谐,最起码能保留半壁江山。这个崇祯,完全没理会到朕这个老祖宗的意图!”
崇祯要是听到了,估计会大喊冤枉。他不是不想走,实在是没想到李自成来的那么快,导致他没走成。
毕竟他连船都在天津准备好了。
都怪那些文官扯皮误了他!这些文官都该杀!
[另外好心提示一句,哪位宝宝要是有低血压,建议读读《南明史》,保证药到病除,可以一览江南士大夫阶级的所有坏毛病。]
朱棣:……错怪后世子孙了,还是有明白人的。
不过看上去没啥用。
[提起万历皇帝,好像最出名的就是他二十年不上朝。
但其实,他年轻的时候也是奋进过的。
刚登基时,由于年少,他爹给他留了三个辅政大臣,分别是高拱、张居正、高仪,内廷又有他娘李太后和大总管一样的司礼监太监冯保。所以小万历算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然后因为高拱和冯保不和,所以内阁发生了一些小小的争斗,不过问题不大,总之高拱失败、高仪呕血而亡。冯保成功当上了司礼监秉笔、掌印太监,张居正成了内阁首辅。
两个人巅峰会晤,成了实际上的内相与外相。]
朱元璋心里十分不痛快:咱就说,立马就得立个“宦官不得干政”的大铁牌子,回头让标儿在北京也立一个!
干政就算了,听这意思还成了定制,难道这些鳖孙都忘了晚唐的教训了么!
[张居正大权独揽,是代理皇帝,因此网友开玩笑称张居正是“明摄宗”,非常形象了。
但大家也都知道,张居正是在历史上都排的上号的能臣干吏。
而小万历也非常崇敬自己的首辅,管他叫张先生,他们师徒两个一起推行了万历新政,针对大明两百年的沉疴进行改革,是一段君臣相得的蜜月期。
不好意思,我想到了小铁锅和脱脱。
我有罪,我忏悔,哈哈哈。]
秦始皇听的津津有味,因为后世对他来说是非常新鲜的,有许多他没听说过的政治制度与官职设置,虽然不一定适用于他的大秦,但也算是一种思路。
比如他就在想怎么杜绝宦官干政,不再出现赵高那种情况。
他对随侍在自己身边学习治国的扶苏道:“后世之事虽相隔千年之久,然有些人性是不变的。国君年少,依赖丞相,但有朝一日国君长大了呢?必是一番你死我活的争斗。”
扶苏乖乖称是,心想着:父皇和吕不韦不就是这样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