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 40-46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遥遥》 40-46(第4/12页)



    张若瑶翻了个白眼。她知道闻辽明白她想表达的,他就是故意嘴欠。

    “老实说,你这家咖啡店真的还盈利吗?”

    闻辽说看吧,该来的总是要来,就知道你要兴师问罪。

    他说:“我坦白讲,不赚钱,淡季时可能房租都出不来。一年下来,勉强收支平衡。”

    这已经不容易啦!

    “那你还干?”

    “等合同到期吧。我接过来的时候合同还剩四年,好在我投入不多,抽身容易。”

    闻辽说:“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你开始对我的事业感兴趣。”

    张若瑶难得说两句好听话,说,我不是对你正在做的事感兴趣,我是对你感兴趣。

    闻辽说天呐!张若瑶!你感动死我了!

    从大学期间开始连续创业的经历给他带来更完善的资源网络和更强大的风险承受能力,但闻辽觉得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相比之下,更强悍旺盛的韧性和恢复力是他所需要,也是他最希望保持的。

    他说起去年的这个时候,自己刚回到荣城,为什么只是简单做了几天行业调查就敢莽撞地闯入殡葬行业?其中百分之二十的原因就是,他还是挺相信自己的。

    那剩下的百分之八十呢?

    闻辽至今仍觉得是冥冥之中有指引,他在大马路边上远远见到张若瑶第一眼,第一个念头是,怎么会这么巧?第二个念头随之而来,他就知道他这趟回来,再走不了了。

    你别不信,真的神奇

    张若瑶和闻辽你一言我一语聊天,中间插几句七拐八扯的生意经,刘紫君把两块儿蛋糕全吃了,还给自己找理由,说要多补充糖分,这样才能抵御高原反应。

    张若瑶放下手机,忽然想起来,问刘紫君,诶,季桥考得怎么样?

    刘紫君说,不知道,他们没有联系,季桥仍然将自己完全封闭着。他可能会出国吧,她也不清楚。但她有预感,她和季桥的友情断掉了,他们永远也不能回到以前那样亲密了。

    “我为我丢失了一个好朋友而遗憾,也为我们没来得及上升的爱情缅怀。”

    刘紫君老神在在地揣起手来。

    张若瑶端杯子,跟她干杯,说:“大学里还有很有优秀的男孩子。你爸估计不支持你大学谈恋爱,没关系,老姐支持你。”

    刘紫君点点头。

    这一点她倒是不怀疑啦,优秀有趣的人到处都是。

    还记得她在泰山山顶上碰到的那个问她要不要拍照的男孩子吗?他们后来在下山路上又相遇了,聊了几句,还加了微信。男孩是大二在读,那天是陪同学爬泰山,在那之前他已经一个人打卡过十次登顶的成就。他那天其实看到刘紫君身上背着相机了,但他又实在找不到什么合适的、不刻意的话题。

    后来刘紫君高考结束的第二天早上,男孩给她发了一张日出照片,这是加上微信一个月以来他第一次给她发消息,很有分寸。恭喜她,开启人生新阶段。

    刘紫君放大那滚滚云海,金色的光均匀铺撒。她问,这是泰山?不太像啊。

    男孩回,不,这是黄山。我趁周末特种兵来了。

    刘紫君说哦,我还没去过黄山呢。

    男孩说,有机会一起。

    刘紫君没有把这些分享给张若瑶,她告诉张若瑶:“我希望季桥早点好起来,往前走。不管我们以后还会不会是朋友。”

    张若瑶点点头:“会的。”

    “前半句还是后半句?”

    张若瑶说:“都是,都会。”

    他会好起来。

    或许有那么一天,他会以新的姿态,突然出现在你眼前,对你笑笑,很多伤痛,就此不再被提起-

    张若瑶的高反在来到西藏的第三天逐渐消失。

    然后他们开始了提前计划好的行程。

    后来想想,如果要在这些行程里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印象最为深刻的,张若瑶会有两个答案。

    答案之一,是她去了布达拉宫对面的邮局。

    那已经是一处打卡地,因为海拔高,所以某种意义上说,这里离天堂最近。

    邮局里人满为患,更为壮观的是那几面贴满了明信片的墙。许多游客会不辞辛苦来到这里,只为在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寄出一封永远不会被开启的信。

    层层叠叠的信纸和明信片,密密麻麻的字,底下的没来得及褪色泛黄,便有新的贴上。思念在这里流动,汇聚。

    张若瑶找了支笔,坐在角落安安静静写。

    有两个学生模样的女孩恰好坐在她旁边,也在落笔,其中一个女孩一边写,眼泪一边不停地往纸上掉,开玩笑说:“有时候真想告诉自己,不要再搞这些形式主义了。”

    另外一个女孩回答她:“相信就会成真。”

    答案之二,是和刘紫君一起去了珠峰大本营,看星星。

    这是刘紫君提议的,她想看看地理书上出现过的风景,然后给静谧广阔的星空拍下照片,并配上那句怪俗气却无比应景的朋友圈文案:“世界这本书,我又翻了一页。”

    多么少年气。

    朋友圈之外,实际情况其实就艰苦很多了,毕竟海拔太高了,还是需要常备氧气,而且低温,住宿条件有限。

    但刘

    紫君太兴奋了,这简直就是她幻想中的毕业旅行!一模一样!和一群天南海北素不相识的人,围着火,唱着歌。为了照顾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大家唱的都是老歌,还有人挥着国旗,扯着嗓子唱《我爱你中国》,结果半首没唱完,就要躺回去吸氧。

    张若瑶不爱凑热闹,放刘紫君去玩,她在外围,抬起头,被闪烁繁星吸引,然后便挪不开眼。

    她在想,高原上的星星,和她在店里,透过二楼小窗看到的星星,是一样的吗?

    此时此刻的星星,和她十六岁时抬头望见的星星,是同一批吗?

    这些星星也让她想起了不久前,她负气骑车去公园,闻辽追过来,他们在花坛边坐着,看人跳广场舞健身操时的那番对话。

    她站在唯物主义和生物层面来解释死亡,说死亡就是结束。

    但闻辽反驳她。

    他说,如你所讲,人既然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人死后,便犹如落叶归根,成为这个世界新的养分。如此说来,生与死,本质就是一场物质转化。

    离开的人,终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亿万年前的星星,四季环游的季风,不断交汇的江河湖海这是科学的轮回观,这便是灵魂的重逢。

    风动经幡,猎猎作响。

    张若瑶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之上,仰头看浩瀚星辰,无边无际,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你好呀,老爸,老妈。

    我寄的明信片,收到了吗?哪一颗星星是你们呢?

    我真的,很想念你们

    满天繁星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