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 第九十五章 艰难的决策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水浒新秩序》 第九十五章 艰难的决策(第2/2页)


    “燕京周边,这个时节可有下暴雨的记录?”
    “回社首,属下记忆中并没有,但属下还问过附近不少老者各时节的天气,可以确认的是四十六年前这个时间段,曾有过一场大暴雨,桑干河决堤,水淹良乡和玉河两县。”
    乌程本就是燕京人,熟悉本地情况。
    其人受命潜伏后,为了同舟社的北伐大业,更是做了不少功课,其中就包括收集燕京周边的气候信息。
    即便不打仗,这些天气情况,也能为同舟社治理燕京提供数据支撑。
    徐泽点点头,不置可否,又看向一旁的李忠。
    “李忠。”
    “属下在!”
    李忠一直在亲自督导浮桥搭建,最是清楚这其中自己的责任有多重。
    不待社首继续问话,其人就答道:
    “只要不是持续暴雨和长时间大雨,导致桑干河涨水超过三尺,浮桥就不会有问题。”
    李忠说这话自有底气。
    即便是后世,有现代化的手段,在没有充足的数据支撑的情况下,也很难准确预报陌生地域几天后的天气情况。
    但春日多雨,说下就下,总不能因为可能有雨就不搭浮桥了。
    而工程营搭建浮桥,最怕的就是下雨导致的河水暴涨,相应的课题攻关也最多。
    为了保证大军安全渡河,这次十几个工程营同时施工几天,并不是搭建一座浮桥,而是整整三座!
    “嗯!”
    以现在的天候情况看,今天要下雨的可能性极大,只是不知道要下多大,下多久。
    春季不仅多雨,还会细雨连绵,动辄数日,甚至十天半月都是常有的事。
    若是因为可能下雨,就放弃精心准备这么久的大战,下次要等到什么时候,万一又要下雨呢?
    但不管不顾也不行,古往今来,一场风,一阵雨、一次地震,甚至一颗流星等偶然因素使得必胜的大战最终输掉的例子枚不胜举。
    做大事要有大毅力,也更要尊重客观规律。
    不可为而强为之不是有魄力,同军虽然强悍,也没有强悍到逆天而为的地步。
    部下能提供的只能是参谋建议,审时度势临机决断的,只能是主帅。
    徐泽不再说话,转身登上指挥高台,抽出望远镜看向对岸。
    不多时,其人下定决心。
    “击鼓!进军!”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