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在70年代当乘务员》 170-180(第16/18页)
事都不想做。”
    合伙的买卖不好做,席于飞太明白这个道理了。
    田新和宁哥这种关系已经十分亲密默契,但是在管理上,永远都是田新作为主控方,宁哥只是查漏补缺而已。
    这俩人一内一外,自己平白的冒出来指点算什么?就算自己经验丰富,但多嘴多舌也不会让人开心。
    田新小心的收起设计图,又带着席于飞去库房。云穆清就在身后亦步亦趋的跟着,也不说话,像个影子。
    这是个小库房,盖的还挺精致的,用了大片的玻璃窗,阳光洒进来,房间里十分亮堂。
    “这里盖了就是打算用来给合作方展示新品的,不过现在也没有什么新品展示。这里的衣服鞋子还有乱七八糟的配饰都是我这些日子帮你挑的,你看看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挑完了定个数量,我去拿货帮你直接发去京城。”
    田新一直都是个很细心的人,货架上的衣服都是秋装,男女款都有,鞋子也是有各种小白鞋,球鞋和皮鞋,种类比京城多多了。
    还有袜子,棉袜丝袜高筒袜。墨镜,发卡,耳环,领带。扣子是一盒一盒用小盒子装的,光种类就有大几十种。拉链,松紧带,鞋带。各色的棉线,缝纫用的针,顶针……
    总之,市面上看得见的,老百姓又稀缺的货,他都挑到了。
    “老邹还说他们厂有不少布头,都给你留着呢,回头你过去看看,要的话就一起发过去了。你有那么多门市,怎么也能铺的开货。”
    “晚上跟我姨夫一起吃个饭,”席于飞兴致勃勃的挑,“都挺好看的,但颜色太艳丽和露的多的就不要了。京城那边可没有这边这么开放。”
    这才80年啊,羊城大街上就有人穿短裙丝袜亮片儿上衣了。头发也都烫的卷卷的,摸着深色的眼影。
    港剧进入中国市场,对老百姓的影响还是很深的。
    晚上跟老邹去他那个老朋友店里吃的饭。
    一桌的不止有老邹新哥宁哥他们,还有席于飞带来的陈红兵。
    新哥喝了两杯酒,突然感慨道:“我还记得几年前,大宝子裹的跟偷地雷的似的,跑去黑市溜达呢。那时候他才多大啊,这一转眼的工夫,都二十五了。”
    席于飞就笑,举起酒杯跟新哥喝了一个。
    这让陈红兵也想起他当年看见的席于飞,那时候席于飞就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儿,家里虽然娇惯,但也很有礼貌。长得白白净净唇红齿白的,身上的衣服一个补丁都没有。
    那时候陈红兵对席于飞也好,对云穆清也罢,都是嫉恨的。
    可谁知道兜兜转转十来年过去了,自己竟然来到这俩人手底下讨生活了。
    但想一下,如果没有席于飞,他现在要么已经被何玉声弄死了,要么就会在港城颠沛流离,能不能混出样子他不清楚,但最近看到一些从港城落魄回来的年轻人,说那边乱的很,不少过去的要么在底层给人卖命,要么……
    已经死了。
    虽然陈红兵坐了牢,但也因祸得福,能有个工作,还能把家里人从那个泥潭里拽出来换个地方生活,他已经十分感激了。
    想到这里,陈红兵突然站起身,他举着酒杯,“以前是我不懂事儿,席于飞你放心,以后我会踏踏实实工作。”
    说完,一仰脖,那一杯酒就进了肚子。
    酒桌上放的都是茅台,虽然老邹和新哥他们也能喝点儿,但毕竟是南方人。一杯二两的白酒能磨叽半天,按照北方话来说就是养鱼呢。
    可人家陈红兵,一斤白酒下了肚,看着脸通红,但一点儿事都没有。
    云穆清也能喝,早就在部队锻炼出来了。但这次他只是陪着席于飞,酒沾沾唇就放下了。
    席于飞大笑道:“当初我就是看上了陈哥仁义当头,心里也有些底线。想着拉上一把也算是能救个人。如今看来我也是没看错,陈哥,你在这里跟着新哥他们好好干,绝不会亏待你的。”
    不说别的,就这个酒量,在以后酒桌文化盛行的时候绝对好混。
    新哥老邹他们去谈生意,带着他,能干翻一桌子南方人。就算北方的,陈红兵也能有来有回,不会让自己吃亏。
    新哥也笑。
    他从沪市带来的人虽然关系很好,但怎么说呢,还是文了一些。
    跟这边本地土著有了冲突,两边一起吵架,简直鸡对鸭讲,谁都听不懂谁说话。就算动手也有些吃力,这边可都是一群渔民出身的,本就天不怕地不怕的。
    虽然他们没吃亏,但也没落到好。
    得亏有老邹这个地头蛇帮忙,否则这个厂能不能好好开起来,还不知道呢。
    因为这个事儿,他们厂里好几个女工都是那些本地人家里的媳妇儿姐妹,就是为了能有个互相牵制。
    有了陈红兵,宁哥算是可以松口气了。
    作者有话说:
    不知道看文的有没有八十年代羊城那边的大宝子。
    我看过那边的很多发展资料,感觉那边的八九十年代就是经济与混乱齐头并进。
    很多新式儿的东西,都成先引进到羊城,然后再往北慢慢过度的。
    如今的沪市很时髦,但在八九十年代,还真比不上羊城时髦。
    爆炸头喇叭裤大墨镜花衬衫之类的,就是从羊城开始流行的。
    至于京城……
    怎么说呢,北上广里面的北,是最土的。可能也跟京城是ZZ中心相关。
    我记得自己零几年的时候去过羊城,那时候城中村里有很多小作坊,好多妇女坐在家门口,用针线串珠子手工往衣服或者什么布料上面缝。
    不知道羊城现在还有没有那种小作坊,但在当时的我看来,还是很有趣的。
    第180章 准备营业
    老邹也想起当初席于飞上门自来熟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
    谁家好人进门就喊姨夫?自己当时也是懵了,再加上好烟好茶放在眼前,愣是不自觉的把这个亲戚给认了。
    谁承想小孩儿脑子那么灵活,如今有个什么重要的事儿,他都习惯跟席于飞商量一下了。
    老邹现在不止是有个印染厂,还有个小棉纺厂。又跟新哥他们合作的承包了个配件厂。
    这是个服装配件厂,跟席于飞商量过,以后就做塑料制品。什么扣子啊,塑料的耳环啊,塑料发卡啊。
    这种都好弄,几台压塑机就可以搞定。有了这个,他们可以研究往自己衣服上搭配的扣子以及各种配件,不用受制于人。
    现在配件厂也就是接散活儿,给别的大厂压点儿扣子之类的。可老邹看了席于飞给的设计图,忍不住啧了下舌。
    怎么说呢,人家这里衣服都从头到脚搭配好了。
    头上是那种带飘带的发卡,脖子上是鲜艳的大塑料珠项链。衣服后面是拉链,但前面用漂亮扣子做了点缀。还有巴掌宽的松紧带那种的腰带,说叫腰封,用的也是塑料卡扣。
    这其中一大部分配件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