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当乘务员: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在70年代当乘务员》 100-110(第6/18页)

在这棵大树上的我们,平安喜乐。

    都说有福之人生在大邦之地,我们能在中国,能成为中国人,那绝对都是天大的福气。

    每次我躺在床上用手机刷国外那些报道,战争,火灾,洪涝,台风,甚至鸡蛋都吃不上的国家。

    就越发的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自豪。

    我们可以每天睁眼就发愁吃什么外卖,发愁孩子教育,发愁房价贷款,发愁老板傻逼,同事傻逼,公司没我得倒闭。

    但我们永远不会发愁,今天睡着,明天饿肚子,后天就有炮弹掉在头顶。

    我们生病了,可以立刻去医院治疗,不用预约等好几个月,也不用担心加急要掏好多的钱。

    我们到了岁数就可以去上学,不用担心交不起学费,也不用担心毕业上班好多年,贷款学费越还越多。

    我们不用担心吃不起鸡蛋,吃不起猪肉,吃不起蔬菜。

    我们也不用担心晚上在外面溜达会遇到坏人(特殊情况除外),但要提防自己会因为吃太多而发胖。

    我们乘坐的公交地铁飞机,是世界上安全系数最高的。

    我们有着全世界纪律性最高给人无比安全感的人民子弟兵。

    我们有着无数的前辈,在各个领域给我们铺出一条金光大道。

    如果说修仙飞升后是为了过好日子的话,那么很多外国人拿到咱们国家的身份证,跟飞升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吧?

    这样的一个国家!!

    怎么能不爱!!

    我真的是太喜欢絮叨这些了,每天在小区里看见满小区跑的孩子,树荫下面下棋的老人,匆匆忙忙上班的年轻人,外面摆摊的小贩,大家不管认不认识,面对面都会打个招呼。

    我院子里收了菜,哪怕是个陌生人路过都会送给他尝尝。

    他们有了剩粮食,压根不认识我,也会丢到我的小院子里让我喂鸡。

    我在想,为什么我特别喜欢写种田文年代文,真的,从这些家长里短里面,我吸收了太多能量。

    我不懂什么大道理,学不会精致生活,看不懂评弹音乐剧。

    只需要一些人间香火气,就会让我高兴每一天!

    希望你们也是这样,平淡且快乐,幸福且满足。

    第104章 震惊

    何玉声跟崔树刚的情况,哪怕守着两个调查局的人,席于飞也不会主动问。

    这种时候,这种案子,少打听最好。多说多错,反正他只要知道结果就可以了。

    再说他又不是警察,知道多了还操心,有那个工夫不如找机会多捞点儿好处。身上光环多点儿,身边朋友多点儿,以后的路才会好走。

    席于飞都怀疑云家这么牛批的存在,还能被诬陷的求告无门,就是因为一家子理科生,没有人际交往的概念。这导致朋友稀少,都是面子情,一个愿意出来说话的都没有。

    备不住还认为云家清高,所以落井下石的多呢。

    席于飞他们明天就要上班了,连续五天不在家。一想到五天能做多少事,他就心疼。

    还好李援朝是个会察言观色的,“等明天你们去上班,我们就去突击郭大炮老家的事情。明面的我们会出手,私底下的……还得让你们兄弟几个多帮忙。”

    “哎呀好说好说,”席于飞嘿的一声就笑了,“嗨,我们兄弟几个也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害群之马太多了,搜刮老百姓的民脂民膏,这谁能忍?放心放心,我们虽然身体不在京城,但心一定在京城的!”

    李援朝被他逗笑了,“好好好,少年强则国强,看见你们这样的精神面貌,党和国家都十分欣慰啊!”

    他顿了顿,又道:“对了,青岛那边传过来一则报道,明天应该能登在人民日报上。里面有句话说的非常好!”

    李援朝掏了掏兜,掏出一张叠成豆腐块大小的报纸,展开来递给席于飞,“你们也都看看,上面写‘我们的脊梁是钢浇铁铸,是永远压不垮的’,这句话真的太好了。”

    席于飞:???

    这句话,怎么听着那么耳熟啊?

    等他展开报纸,发现这是一份青岛日报。最醒目的地方有一篇报道,标题叫做《我的名字叫人民》。

    噫……

    好尴尬!!

    云穆清拿过报纸仔细的看起来,这片报道写的就是他们在西餐厅发生过的事情,因为没有照片,下面还有一张钢笔画,神形兼备的画出当时的情景。

    四名穿着军大衣的少年人一个站着三个坐着,坐着的三个人表情愤怒,站着的抬起右手臂正在说着什么。

    他对面站着个羞愧的西装男,西装男背后是一名哭泣的女子。背景画面则是几名老外,以及正在鼓掌的几位穿西装的客人。

    “这是一篇好文章。”云穆清从心里发自内心道:“写得太好了,当时那些话,基本一字不差的都写出来了。”

    席于飞用力搓了搓脸,他也没想到隔着几百里,尴尬都能追上门。

    李援朝挑起眉。

    他看看云穆清,再看看席于飞,“这四个人,不会就是你们兄弟几个吧?那个大黑个不在?”

    “什么?不是,没有,怎么可能!”席于飞拒绝三连。他拿起报纸大声道:“这样优秀的年轻人,是我辈楷模,我们只有学习的份,望其项背难以企及!”

    他说完,就把报纸塞回李援朝手里,“多学学,啊,好好学!”

    李援朝啧了声,“青岛……你们这趟车就是去青岛吧?四个年轻人,都穿着同款棉大衣……青岛的西餐厅有几个离海边不远。你们第一次去那边,都去看海了吗?”

    席于飞盯着李援朝看,半晌后问道:“李哥,你有对象吗?”

    李援朝一愣,“没有啊。”

    “那你知道你为什么找不到对象吗?”席于飞甩了甩手,“人要懂得收敛锋芒,太聪明的人大多都是单身,懂?”

    李援朝满脸茫然,他不明白为什么太聪明就得单身。

    “好好琢磨琢磨吧,走了玉玉,睡觉去了!”

    席于飞哼的一声站起身,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叫做对手。

    当晚钱进回来,听李援朝说青岛名言基本确定是席于飞说的,整个人目瞪口呆,“这小子,真是个人物。”

    “确定,你说咱们把他弄来调查局怎么样?”李援朝问。

    能团结人,有领导像,张嘴就是激励人心的话语。

    这可是人才,人才,哪里都需要。

    “那你问问呗,”钱进想到孙科长对席于飞的评价,点点头道:“我也觉得合适,这小子有点意思。”

    “对了,他还说太聪明的人找不到对象,是什么意思?”李援朝总觉得这句话不得劲儿,先问问小伙伴。

    钱进一梗,他抬眼看了看李援朝,“你,你应该没有这个顾虑吧?”

    就是太喜欢刨根问底而已,算不上什么聪明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