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裙下臣: 36、第 36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太子裙下臣》 36、第 36 章(第1/2页)

    雅间的门被打开,青衣男子缓步而入。他身姿颀长如竹般挺立,面?容清雅淡然,浑身透着?君子之风。
    他微微躬身,礼节周到完美,没有丝毫不?妥:“微臣见过太子殿下。”
    宋晏储坐在一旁,笑意盈盈;萧淮神色淡定,上下打量着?他。唯有陈玉闭了闭眼,满脸不?忍。
    怎么就,这?个时候回?京了呢!
    “此在宫外?,小崔大人不?必如此多礼。”宋晏储微笑颔首,面?上平静:“陈玉,看座。”
    陈玉连忙递了一张板凳过去,崔景同翩翩有礼:“多谢殿下。”他轻撩衣袍,动作一丝不?苟,即使坐下也是身姿笔挺,没有丝毫松懈。
    宋晏储面?上含笑,实际上看到他那张脸就牙痒痒。
    偌大的京城,豪门世家子弟数不?胜数。可但若真?要数出个其中一二,费家费青渟、岑家岑蕴和孟开鸿嫡传弟子廖修齐也都是名在其中的。
    费家因是皇后娘家,众人对费青渟多有吹嘘追捧,勉强算是一位;岑家虽是武将之家,但其大郎君岑蕴和也是个翩翩君子,不?比那些世家郎君差多少;而廖修齐则是沾了孟大儒的光,才能在文人中如鱼得水。
    除却?这?些人,旁的世家大族,比如魏家、尚家、云家,也都有不?少出色子弟。
    ——可这?些,却?远远比不?上宋晏储面?前这?位丞相之子崔景同。
    或者说,这?两拨人,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
    这?些名门郎君虽是名声斐然,但终究是依附于自家家族,谈起他们?总是免不?了提及他们?的长辈。但崔景同不?一样。
    有多不?一样?大概就是,当年太子选伴读,朝中有年龄合适子弟都将自家子侄报了上去,唯有崔景同是个例外?。
    皇帝曾亲言,此子乃天纵之才,若是陪太子启蒙,岂不?可惜?
    崔景同比宋晏储大了四岁。彼时宋晏储刚刚启蒙,崔景同却?已?熟背三百千,通读四书五经,甚至在当年的鹿鸣宴上,以一民生问题难倒解元而闻名大晏。
    皇帝赞他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外?人见他容貌姿美,有殊于众,给?他冠上了一顶神童的帽子。
    而他也的确不?负世人所望,十四岁连中小三元,就在所有人以为他会接着?参加乡试的时候,他却?急流勇退,一人一马一行囊,开始在大晏四处游学,拜访名川大儒。直到十九岁那年回?京,参加当年乡试,一举夺魁,又在后来的会试殿试中一鸣惊人,连夺三元。
    大晏三元及第并非没有,可六元及第,古往今来,也首屈一指。
    科举结束之后大多学子都会费尽心思留在京城,不?愿被下放到什?么偏僻的地方?,可崔景同却?是主动请缨,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小县城连待三年,治理得当地欣欣向荣,百姓和乐。年年官员考绩的时候皇帝都得夸崔丞相一番。
    别家郎君还在靠家中长辈,崔景同年纪轻轻,却?已?能在皇帝面?前为父亲长脸,岂非云泥之别?
    皇帝当年放任崔景同离京也是存了磨练他的想法?,如今三年已?过,恰逢朝中人才空缺,崔景同回?京,是再?合适不?过了。
    崔丞相为大晏栋梁,肱股之臣;崔景同心怀百姓,亦是有其父之风。有这?么一个臣子,可谓是国家之幸。
    可宋晏储却?是素来同崔景同不?对付。
    这?么一个堪称君子的人物?,面?对宋晏储时举止有礼言行有度,可谓给?足了她储君的面?子;宋晏储也并非当真?是残暴不?堪,对待这?种于国有利的人才自然不?会刁难。
    可无奈,他们?二人理念不?合。
    崔景同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行事颇有孔圣人之风。他讲究以仁教化百姓,仁德宽和,想要的是一个如尧舜一般的仁君。然而太子更偏向法?家理念,行事狠辣,不?留余地,与他理想中的明君完全不?符。是以崔景同在见到宋晏储该有的礼节绝不?会忘,时刻都能清醒认识到君臣之别。可当二人起了分歧时,那真?是能……气死宋晏储。
    宋晏储每次见他都能气得咬牙切齿,可偏偏崔家一家都是一派忠心,宋晏储就是气,还真?不?能把他怎么样。
    好在崔景同还算知情识趣,哪怕与太子一向政见不?合,哪怕对太子的做法?并不?感冒,但却?并不?会玩阳奉阴违那一套。
    宋晏储道:“小崔大人离京多年,丞相和夫人想来也甚是想念,怎地不?先回?家。”
    崔景同声音温和,彬彬有礼:“有劳殿下关?心,家父早已?得到家书,不?会过多担心。”他看了眼下面?:“今日秋闱放榜,时机难得,便?来看看。”
    宋晏储回?眸看向下方?:“怕是难出如小崔大人这?般六元及第之才。”
    崔景同格外?谦逊:“天下学子何其之多,学识广博者不?在少数,微臣也不?过侥幸罢了。”
    宋晏储笑了笑,正要说什?么,却?听下面?一阵嘈杂,回?眸一看,原是桂榜已?经张了出来。
    二人对视一眼,注意力纷纷放到下面?,萧淮看着?他们?二人那格外?默契的行为,握着?杯盏的手不?由紧了紧。
    下面?热闹非凡,先有挤进去的学子看着?红榜,一一扬声报名:
    “刘怀远——有!有!”
    “吴文翰——中啦!中啦!”
    “甘鸿朗……”
    “泰和兄中啦!”
    “蒯建义……”
    那学子被夹在中间,挤得不?成样子,每念出一个名字,就伴随着?一道欢呼声;有的没中的人闻言不?信,拼命想挤进去亲眼看看。学子们?苦读十数载,成绩就全在这?一张红榜上面?了。
    宋晏储瞧着?,不?由慨叹。
    “赵兄!赵兄!魁首是赵兄!”忽地一声大吼让周围所有人都静了片刻,而后一楼一直强壮淡定的男子闻言猛地一拍桌子,面?上是遏制不?住的狂喜。
    “恭喜赵兄喜得魁首!”
    “赵兄……”
    楼下瞬间响起接连不?断的恭喜声,赵钧原本还想装出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可随着?恭贺的人越来越多,他面?上那洋洋得意之色也是遮掩不?住。
    “同喜同喜!”他嘴上说着?谦逊的话?,但那高昂着?头和那得意的笑容确实暴露了他的真?实心情。
    外?面?下间嘈杂一片,那赵钧如众星捧月一般居于众人之间,享受着?溢美之词,仿佛中的不?是解元,而是状元。
    他扬手一挥,朗声说道:“今日大喜之事,在下便?赋诗一首,祝各位同年金榜题名!”
    周围之人立刻上前应好,赵钧双手负于身后,昂首挺胸,轻咳一声,便?背了首试出来,周围之人
    立刻叫好,一时之间,状元楼内嘈杂不?已?。
    楼上的崔景同也不?由皱了皱眉。宋晏储却?是想得更多,她问陈玉:“赵钧……这?位解元,莫不?是赵家之人?”
    陈玉想了想:“奴才记得,这?届科举,赵家好像的确有一小辈参加。”
    宋晏储轻嗤一声,目光落到崔景同身上:“小崔大人觉得这?届学子如何?”
    崔景同薄唇微抿,沉默良
    久,硬生生地扔出了一句:“太过浮躁,非一心向学之人该有品质。”
    崔景同素来是君子,不?在背后轻议他人是非,此刻能说出这?些话?,可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