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贵妃失忆之后》 50-60(第12/24页)
了这口,想必外面机灵的黄门知道赶紧将贵妃寻回来,描补方才的不敬,他得再拖延一会儿……
然而元朔帝却笑了。
那一声极为轻缓,落在御前内侍的耳中,却格外令人心惊。
“朕说过的话,她从未放在心上。”
元朔帝抚着袖底的香囊,绣上去的软韧金线微乱,鸳鸯的毛发因为过多的摩挲而黯淡下来。
这些恩爱,原本就是假的。
他等了她一日,似乎也是白等。
第 56 章 第 56 章
太子骤然得病,又极快地痊愈,并未怎么耽搁行程,然而再度启程,也有许多人嗅到了些不同寻常的危险。
时刻不离圣驾左右的卫贵妃与天子似乎冷淡了许多,两人不再同乘一车,元朔帝这一二日间一反常态,即便是捷报频传,也不见多少欢愉神色。
君王的好恶就是整座宫殿的晴雨,但是与帝妃相反的是,太子经了这一遭后,与太子妃的情意反而深厚起来,两人同出同入,往日的嫌隙似乎烟消云散,但是旁的姬妾却没有这个福气了,依旧是得不到太子半点青眼。
或许是元朔帝这些时日心情不佳的缘故,即便儿子与儿媳夫妇相谐,也没露出半点欣慰赞许。
甚至特意教御前的内侍传旨,他大病初愈,这几日免了差事,教他安心在家中静养。
周遭的一切都透着极不寻常的怪异,即便是御前的内侍,也摸不着半点头脑,唯一能晓得的是,陛下之所以气恼,必然是因为贵妃。
是以当贵妃坚决返回瑶光殿后,陈容寿趁着下值再去劝时,沈幼宜不肯主动到瑶光殿去。
“又在动什么心思?”寒风呼啸,沈幼宜从浅眠中惊醒。
她在狱中一向入睡早,此刻似乎还未过戌时。
梦境杂乱无章,沈幼宜愣神一会儿,裹紧了身上棉衾。
借着月光,她拨了拨角落中的炭盆,让黑炭烧得更暖和些。
她一时再难入睡,脑中胡思乱想着,倘若当真判了流放,会动身去往何处。
无论去哪里,银钱总是要紧的。她计算着剩下的家私,想到自己低一成价折卖的铺子,又觉得可惜。
虽说那间店面生意越来越冷清,每年总还有些盈余。
沈幼宜思绪跳跃,一时想到铺子,一时想到宅邸,渐渐地又转到户部庶务。
鱼鳞图册是将将编纂完毕的,不知道这份功劳会落到谁头上。
可惜了她这两年的辛苦。
沈幼宜继而想起村郊天齐庙中,她向佛祖虔诚许下的心愿。
泼天的富贵不成,连从朝堂全身而退也没能遂愿。
纵是心底有些微词,沈幼宜也不敢对佛祖不敬,自己孤身坐着忧愁罢了。
刑部天牢中的夜晚总是格外漫长,月光又黯。
远处而来的脚步声打断了沈幼宜的出神。
像是有两三名官差,伴着腰间钥匙碰撞的响动,不知是不是深夜提人。
沈幼宜的牢房在靠里处,她听着那脚步愈来愈靠近,直至停在她的牢门外。
铁锁被解下,牢门打开,为首之人例行公事道:“沈大人请。”
沈幼宜抿唇,只能起身。
万幸去的不是刑室。沈幼宜跪在屋中,总觉得这里的地砖比牢房更冷硬些。
官差将她押解到此便退了出去,屋中只余她一人对着上首书案,几盏灯火将屋子照得通明。
周遭更加寂静,唯有风声点缀。
是以当门外的响动传来时,沈幼宜立时察觉回眸。
烛火摇曳间,来人的面沈渐渐清晰。
玉白锦袍不染俗尘,清隽高华。
沈幼宜有一瞬怔在了原处,似乎又回到太极殿外登基大典上,她跪于群臣中央,望那天命所归的君王一步步登至最高位。
元朔帝于书案后落座,大氅上刺绣的云龙纹隐隐闪着金光,似乎与此地格格不入。
沈幼宜垂眸,想到自己一身囚衣。好像每次遇见他,她都是这般狼狈。
案上摆着一份供状,尚未签字画押。
一应供词清楚明白,沈幼宜亲笔所书,皆是她可以认的罪。
她区区五品文臣,不明白今夜陛下何必纡尊降贵来此。
正思忖时,宫中总管秦让奉帝命送入了几张文书。
她粗粗一瞥,依稀是士子作的八股文章。
“自己看罢。”元朔帝淡淡开口。
“是。”日头偏西,通往王府书房的路沈幼宜倒是熟悉。
大约是孙总管事先交代过,守卫并没有阻拦她。
书房内不曾修葺,仍是旧时模样,只新添了些许摆件。
书案一角靠近多宝阁的地方摆了一只三彩贴花双鱼瓶,虽说工艺超俗,乃瓷中瑰宝,可它在屋中不显山不露水的华贵下并不如何惹眼。
但沈幼宜呈上图纸,回空位上落座前又忍不住向它投去了一瞥,勉力压制住眸中神色。
元朔帝翻开图纸,图上标注甚是细致,几处关键所在又着重批注,不难看出对面人花了不少心思。
虽说有皇兄举荐,但元乐探花郎出身,弱冠之年能做到六品工部主事,总也有几分本事在。
他阅完手中图抬眸,却发现对面人在出神。
元朔帝轻叩桌案,沈幼宜如梦初醒般寻回自己的思路。她先后以校场和花苑为主,求问昭王殿下之意。
扩修花苑仅仅是为了景致,元朔帝无可无不可:“且说说工部的意思。”
沈幼宜应“是”,已有大致的方案预备。
她看得出来,昭王殿下并不想修整昭王府,此事是陛下一心为之。
大约是愧疚不能让昭王入主东宫,所以陛下要重修昭王府,聊作乔迁新居,加以补偿。且陛下动用的是内库银两,不占国库支出,单是父亲疼爱儿子罢了,前朝大臣也不会出言劝谏。
沈幼宜条理分明,如实述了工部目前的打算。原有的亭台楼阁大致保留原貌,只拆去回廊一角,延伸入新苑。新扩修的部分与旧园子相呼应,衔接处一步一景。如此一来无需大动干戈,只需要在扩建处多费心思。
元朔帝颔首:“便如此办吧。”
沈幼宜一礼应下,这两日便可绘出草图。
未时光景昭王府备了茶点,元朔帝合上图纸,只道:“讲讲近两年朝中事罢。”
虽说已看过韦范所呈节略,但元朔帝还想听听东宫人眼中的朝局。
沈幼宜当然有所准备,毕竟昭王当初是以熟悉朝局的由头将她调来王府。
朝政芜杂,沈幼宜想了想:“那臣便从三省说起?”
“好。”
起草诏令的中书省沈幼宜说得较为简略,这些年中书令一直都是陛下最信任的裴牧裴大人,不曾变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