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女强: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豪商·女强》 140-150(第15/19页)

殆,此事非同小可,需得先查清楚了方能对症下药,以求一击即中。

    “日子长?她才多大,日子比咱更长!”高盛带些烦躁地说,“瞧瞧她如鱼得水的样子吧,保不齐来年咱们连口汤都喝不上!”

    万事开头难,一顺则百顺,她江明月如今势头正盛,若不出手阻拦,来年会更上一层,就更不是对手了。

    冯欢最容易被人三言两语带跑偏,一时被高盛说出火气,本想习惯性接话,可余光瞥见自家姐夫黑着的脸,话到嘴边又憋了回去。

    他挠挠头,憋得浑身发痒,没奈何,抓过茶杯来就灌。

    “空发牢骚没用,”唐当家对高盛道,见他似有不服,当即又补了句要命的话,“不然你去啊。”

    又没人拦着,你若真那么忍不得,只管冲出去杀人好了,岸边有的是船,划到明园才几个钱儿?

    总这么义愤填膺的,自己却屁股都不动一下,不就是想挑拨冯欢那没脑子的冲锋陷阵么!

    高盛张了张嘴,把自己憋得通红,最终还是愤愤地哼了声。

    把姓江的弄死,我也跟着伏诛?那图什么!还不如什么都不做呢!

    不行,我走到今天不容易,一定要想个万全之策……

    高盛等人如何烦恼暂且不提,如今明月真是春风得意,她从没感觉这么好过。

    跟官府做买卖当真省心省力,上面有人罩着,不用担心收不回本钱来,也不必再费心费力的找买家,货一交,立刻就散出去,没有后顾之忧……顺利得像极了人坐在家里,银子乖乖的飞到了她的荷包里。

    因与官府做买卖的名声,所有人都开始对她笑脸相迎,出门在外谁不客客气气称呼一声江老板,到哪里不是座上宾?

    就连一直对她若即若离的卖茶的钱太太,这段时间也时常登门,想邀请她入股茶园呢。

    但明月不懂茶叶,生怕给人坑了,便婉拒了。

    至于什么人手短缺,就更不用担心了。

    人的名,树的影,名头打出去之后,多有人争相来投,就连最头疼的护院人选亦人满为患。明月让梁鱼等人挑人品和武艺都过硬的选二十个,仔细操练一番后,分配到各处,以老带新,连明园内外也加了四个。

    织坊、染坊、农庄那边更是接连不断,日日有人前来询问能不能也到这里来做工。

    大家都早听说了,这边的东家要求虽然严格些,但为人厚道,从不玩虚的,月钱从不随意克扣不说,干的好了额外有奖励,逢年过节还给发东西,真是打着灯笼都难寻的好活计。

    若问真假,那还用问吗?看看那些胖了一圈的工匠们就知道了!

    原本城外织坊就往大了建,额外空出几间以备不时之需,保守估计可供给六七百人同时开工,几个月下来,竟也快要填满了。

    日间开工时,咔嚓嚓机杼声不绝于耳,真真儿的声势浩大。

    至于房产,明月也在张六郎的张罗下陆陆续续购入了若干住宅和商铺。有的预备仔细修整后自住,有的则转手租出去。有这些固定产业打底,纵然她来日金盆洗手退出江湖,每个月也稳稳当当有租子可收,不怕坐吃山空。

    跟着明月干了几年,七娘和春枝等人手中亦颇有余钱,她们无有家眷,更无甚烧银子的爱好,也不知该如何打理私产,便都埋头挨着明月的产业也买了一些。

    这些年风风雨雨一起闯过来,早就习惯了聚在一处,还是挨着安心。

    一年下来,明月几乎掌握了杭州近四成的丝绸吞吐量,又包了若干山,吸引了各行各业许多人来。如今以老染坊为中心,四周渐渐兴建起许多食肆、茶馆,乃至车马行、客栈、药店等,时时有大小商队停靠,常住人口直逼一千五百人,俨然似座小小城镇。

    短短几年工夫,明月的商业版图便疯狂扩张,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称明半t城。

    眼下她自然没有半城之资,但她还这样年轻,只要能保持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来日“半城”定然名副其实!

    如此种种,年底进京时,明月加重了给武阳郡主的礼。

    她借武阳郡主之势发家一事并未大肆宣扬,京师远在天边,按道理说,武阳郡主不会知晓。但明月谨慎惯了,觉得对方既然会找自己做事,未必没有其他眼线,倘或此事辗转传入武阳郡主耳中……只怕会横生枝节,倒不如自己主动进献。

    几年节礼送下来,明月几无可送,数次绞尽脑汁未果,索性在去年的基础上多加了三万两银票。

    武阳郡主身份尊贵,又备受皇恩,想必什么好东西都看腻了,还是直接给银子吧!

    银票轻薄,外人看不出,但明月自己不放心,就在进京的随行人员名单中加上了吴冰夫妻。

    今年各处人手充足,吴冰夫妻年中就被调到明园了。

    苏小郎和二碗都是正直人,固然可以为明月不顾性命,但……明月偶尔也需要几个可以不分青红皂白随时出手的狠辣人物。

    吴冰夫妻正合适。

    进京后,常夫人和童琪英都夸她容光焕发、神采飞扬,就连武阳郡主也多瞧两眼,可见是红气养人。

    好消息接连不断,因上供及时,用料也实在,明月很顺利地拿下了次年的“官员俸禄”,以及驿站的布匹买卖。

    此事多因娄旭促成,明月也算投桃报李,私下里与他分润,杜斯民亦有好处不提。

    世人因利而聚,更要有长长久久的利益交叉才能一直是友非敌,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那套是行不通的。

    几家欢喜几家愁,明月在京城风光无限的腊月间,唐当家却面沉如水。

    早在十一月时,他久久没能等到批文便已有了不祥的预感,月中去找杜斯民探口风,对方却含糊其词,让他继续等待,当时唐当家心中便是咯噔一声。

    转眼进到腊月,依旧没有消息,唐当家便知落空了。

    他转头找人一打听,果然又落到了明记手中。

    “明记,明记,”猜测成真,唐当家咬牙切齿,“江明月,又是她!”

    自己吃肉,旁人连口汤也喝不上吗?

    饶是唐当家素有忍功,也忍不住携带厚礼再次找到杜斯民,以请教的名义打探内幕。

    以往杜斯民没少拿他的好处,此刻不好一言不发,便开始打官腔,“哎,唐当家,生意场上的事么,便如那天气变幻无常,尘埃落定之前,谁敢说一定包给谁家呢?朝廷自有朝廷的考量,岂是我等可以轻易置喙的?左不过风水轮流转,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到东风,你也是此间老人了,岂不知这个不能连着做,任凭是谁,最多就是这一年罢了,来年花落谁家尚未可知,急什么呢?”

    唐当家还想再说什么,杜斯民却已隐隐有些不耐,他只好作罢,心中却犹如火烧:

    真是翻脸不认账,喂不熟的白眼狼,人还没走呢,茶就凉了!

    狗屁的不能轻易置喙,往年你不还翻云覆雨,玩弄好似自家产业么?

    如今又扯什么不许连着做,打量我是三岁孩童好糊弄么?口口声声不许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